• 2

二式戰 Ki-44 鍾馗

二式戰 Ki-44 鍾馗

應該說,這架飛機看起來很另類,但是他的飛行特性卻意外地好,帶著有點前掠的翼型,頭大得不像話,再加上尾巴細細的,實在很像大頭魚~
二式戰 Ki-44 鍾馗

這裡不說這架飛機的歷史,因為有神人在可以補充,就單以製作的角度來介紹好了~

一樣,基本構型先出來
二式戰 Ki-44 鍾馗

二式戰 Ki-44 鍾馗

其中為了要做尾收倫,特別製作了個裝置,作主收輪連動,有動到腦筋到~
二式戰 Ki-44 鍾馗

再來就是珍珠板蒙皮了...
二式戰 Ki-44 鍾馗

二式戰 Ki-44 鍾馗

當然! 特別的蝶形襟翼也要做出來,因為這是特色,只是沒想到,在天上一開襟翼馬上就lift,實在靈敏的很~
二式戰 Ki-44 鍾馗

二式戰 Ki-44 鍾馗

塗裝上,因為這架飛機其實算出名,所以很多動漫都有他的影子,基本上,就選一架稍微有特色但又有點個性的來塗裝好了,選來選去就選到這個,紫電改裡的鍾馗,矢島風子座機~
二式戰 Ki-44 鍾馗

二式戰 Ki-44 鍾馗

再來就是去飛了,有請人幫拍,還好沒掉漆都順順的~


歷史部分再有請版上神人介紹了,要準備去做下一台機子先~


o_0~~~
2018-05-07 11:3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44
我跪了,好厲害,自己做遙控飛機
神...
光這樣也做得出來

雖然已經看過很多這種了


樓主的功力

真是嘆為觀止

只能說是驚奇+驚艷


二式「鍾馗」是我除了「零戰」

最喜歡的二戰日本飛行機

當時 日本歸類為「重型戰鬥機」

深受歐美專家的認同


至於我所知的

戰功除了撞擊B-29之外

就甚少知悉了



要等日後「傑作機」上市後

再來拜讀R大的分享了



也第一次見到

所謂的「空戰蝶翼」

十分感謝



LJS777 wrote:
我跪了,好厲害,自...(恕刪)


千萬別跪! 承擔不起~
就興趣+手工藝= 自己喜歡飛而已


nocar wrote:
神...
光這樣也做...(恕刪)


版上神人很多,真的!


b28599 wrote:
樓主的功力
真是嘆為...(恕刪)


那這樣你應該也喜歡雷電才是!



的確,這架似乎戰功不多的樣子,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除了1941年12月試驗飛行47中隊部署在越南的西貢之外,並沒有太多的作戰機會。在1942年,這種很具潛力的截擊機也只生產了131架,加上1940-1941年的產量一共140架,跟沒有基本上沒啥區別。到了美軍開始空襲當時處於所謂「滿洲國」境內的鞍山鋼鐵廠時,Ki-44才得到一點表現機會。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6n5og4l.html

至於空戰蝶翼,可以參考這段:

o_0~~~
Scott-pan wrote:
版上神人很多,真的!


我小時候就有在看搖控世界雜誌
無中生有來說
比起車啊船的我比較佩服做飛機的
我知道重心平衡可以算
然後搖控飛機製作上的容錯率也比較高(動力重量比通常夠)


就現在比較不瞭的是想請教樓主
以仿真機來說
這種手工做出來萬一跟原機偏差的話是不是會飛不起來?

而且有些現代戰機是追求滾動性而主觀會朝不穩定設計處理,主要靠電腦去控制平衡
那這樣模型機不也跟著不穩定嗎?(像F-22)
還是製作時會考慮做的比較符合穩定性的空力取向?(好比機翼大一點攻角小一點這種0

nocar wrote:
我小時候就有在看搖...(恕刪)


您的問題很深入也很具探討性,可以看得出您有鑽研過~
基本上,有一句俗話,可以解釋的比較粗俗,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是遙控界常講的,尤其在自製機的圈子裡常在說: 動力夠,連門板都能飛~

您所說: 重心平衡可以算
然後搖控飛機製作上的容錯率也比較高(動力重量比通常夠)

或許可以用上面的解釋來說,不過就要單論空中飛行的特性來說,綜的有推力線布局/馬達偏角/主翼攻角/翼型/水平舵翼型&角度等等...

這些在在影響飛行的特性,就我而言,維持50%~95%的線性飛行軌跡,這樣其他的就是這架飛機所具備的"特性"了。

您所論: 手工做出來萬一跟原機偏差的話是不是會飛不起來?
其實任何一架手工製作的飛機,都絕對跟原機不一樣,也絕對存在偏差。

個人的機子都是直接使用網路上抓的三視圖進行畫板裁切以及製作,翼行會放大/縮小多少? 機身截面積/漸縮角度跟弧度與實機有多少變化? 說真的,幾乎不可考,只能自己憑經驗跟參考比對其他既有的實機進行設計製作。
會不會有變動跟自己修改讓他更好飛的動機跟製作,沒錯,這是存在的,因為沒人想要做一架機子一起飛就變成三秒俱樂部(起飛三秒內墬落)。

但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重量這一項。

至於有些現代機的設計做法以及特性取向,是以空中靈活度為主要考量,但也還是要具備基本可以滯空的條件,不然就是跟火箭沒兩樣了。
現代戰機再輔以電腦的輔助飛行,穩定飛行自不在話下,這是以前的飛機所沒法比擬的。

我有一架MIG-21,這架就完完全全照比例縮小製作,但有對攻角/翼型以及推力線進行調整,這架也挺好飛的,不過這個使用機的國家已經沒了~



o_0~~~

Scott-pan wrote:
這是遙控界常講的,尤其在自製機的圈子裡常在說: 動力夠,連門板都能飛~



經樓主這麼一講
我好像也聽過這句話

國外有很多怪機
像巫婆機,老鷹機
還有星際迷航裡頭的企業號掛個導風善都能飛我看了真的笑了


Scott-pan wrote:
有對攻角/翼型以及推力線進行調整,這架也挺好飛的,


我大概小四小五就懂這一類飛機製作原理,但當時玩四驅就差不多了玩不起搖控類
只玩過像皮動力系統飛機,最大台是翼展60公分的P51保麗龍機
無敵輕,那飛的真是有夠穩的
第一次知道什麼叫攻角和攻角失速是做F8模型的時後

後來才比較知道翼型的問題
也才曉得為什麼很多像真機好像翅膀都胖了點腫了些
其實回想起來應該也是對應改模型後還要好飛這方面的處理

對於能造船與飛行器的模人 還是覺得很欽佩呀~

畢竟這種手工的工藝還是相當技術難度的
Scott-pan wrote: 我有一架MIG-21,這架就完完全全照比例縮小製作,但有對攻角/翼型以及推力線進行調整,這架也挺好飛的,不過這個使用機的國家已經沒了~...(恕刪)

東德,被統一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