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二次大戰傑作機[18]: Grumman F4F-3 Wildcat

第十八彈:Grumman F4F-3 Wildcat。本機應是美國陸戰隊第224戰鬥機中隊(VMF-224)於1942年十月中旬由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瓜達康納爾(Guadalcanal)島韓德森機場(Henderson Field)結束部署返回美國本土之後,以後方基地待報廢機體重新塗裝配合其中隊長,榮譽勳章得主Robert Edward Galer少校宣傳之用,並非其座機,亦非當時美軍現役款式。


自1942年八月下旬至1943年中為Vought F4U-1 Corsair取代為止,在瓜島部署的美國陸戰隊與海軍戰鬥機中隊皆已使用F4F-4。除此之外,當時美國陸戰隊機群已經遵循1942年4月29日美國海軍航空署(Beureau of Aeronautics,簡稱BuAer)制定的塗裝規範,取消既有「中隊號-機種代號-本機流水號」編碼之中的中隊號及機種代號以免資敵,只以流水號作為識別。因此代表陸戰隊戰鬥機中隊的「MF」在當時已不存在。

F4F-3與F4F-4差異在於前者兩主翼裝備共四挺12.7 mm Browning M2空用機槍且主翼無法折疊;後者則提升至共六挺12.7 mm機槍且主翼可折疊以增加艦載數量。首批六架F4F-4於1942年三月裝備部署於USS Enterprise (CV-6)航空母艦的VF-6。同年4月18日杜立德空襲(Doolittle Raid)發動時,VF-6已具廿二架F4F-4以及五架F4F-3、部署於USS Hornet (CV-8)航空母艦的VF-8則已具卅架F4F-4。1942年六月中途島海戰時,F4F-3已全數為F4F-4所取代,僅駐防於中途島的VMF-221還持續使用,以部份取代該中隊更舊型的Brewster F2A-3 Buffalo艦載戰鬥機。

日軍在1942年五月間佔領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東端的瓜島、圖拉吉(Tulagi)島以及佛羅里達(Florida)群島,威脅盟軍經由南太平洋與紐西蘭、澳洲間的補給聯繫。然而五月的珊瑚海海戰接續六月的中途島海戰使日本帝國海軍嚴重受挫,也開啟了盟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反攻契機。七月間日軍開始在瓜島建構機場,藉以強化位於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島拉包爾(Rabaul)基地的防衛。1942年8月7日,盟軍首波反攻以美國陸戰隊第一師登陸瓜島及圖拉吉島為嗃矢,佔領日軍在瓜島建構中的機場改稱韓德森機場,以紀念太平洋戰爭美國陸戰隊首名陣亡的飛行員Lofton Russell Henderson少校。Henderson少校為美國陸戰隊第241偵察轟炸中隊(VMSB-241)中隊長,1942年6月4日於中途島海戰中,率領Douglas SBD-2 Dauntless偵察/俯衝轟炸機群攻擊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時,為防空砲火擊中後自撞敵航艦陣亡。
二次大戰傑作機[18]: Grumman F4F-3 Wildcat

在美國陸戰隊第一師登陸瓜島後,1942年8月20日首批機群由USS Long Island (CVE-1)護衛航空母艦運載而至,由航艦起飛進駐韓德森機場。此首波機群為John Lucian Smith少校(生涯戰績19架、榮譽勳章得主)率領的美國陸戰隊第223戰鬥機中隊(VMF-223)十四架F4F-4以及美國陸戰隊第232偵察轟炸中隊(VMSB-232)十二架SBD-3。同屬第23陸戰隊航空大隊(Marines Aircraft Group 23,簡稱MAG-23)的VMF-224及VMSB-231則搭載於USS Kitty Hawk (APV-1)與USS Hammondsport (APV-2)兩艘飛機運輸艦,尚在前往瓜島途中。自此至1943年二月初日軍撤離瓜島為止,駐防於瓜島韓德森機場的美國陸戰隊、陸軍、海軍、紐西蘭皇家空軍的機群即統稱為「仙人掌航空隊」(Cactus Air Force),而Cactus為盟軍對瓜島的代號。

1942年8月21日,即VMF-223進駐韓德森機場的翌日,中隊長Smith少校擊落一架三菱A6M零式艦上戰鬥機,為個人及該中隊首架戰果,但當日兩架F4F-4亦遭擊損後回場迫降損失。8月22日裝備Bell P-400 Airacobra的美國陸軍第十三航空軍第347戰鬥機大隊第67戰鬥機中隊由Dale Brannon上尉率領,進駐韓德森機場。P-400為P-39的外銷款(本由英國皇家空軍採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移轉予美軍),將發動機軸心配置的37 mm Browning M4機砲改為20 mm Hispano-Suiza HS. 404機砲。但該機型低劣的中高空性能並不適於空戰。




1942年8月24日,VMF-223的Marion Eugene Carl上尉(生涯戰績18.5架)駕駛製造序號02100、戰術編號13的F4F-4座機,擊落一架零戰、一架三菱G4M一式陸上攻擊機與兩架中島B5N九七式艦上攻擊機。當日取得的四架戰果,加上先前隸屬VMF-221時於6月4日中途島海戰以F4F-3擊落的一架零戰,成為美國陸戰隊首位空戰王牌飛行員。8月26日Carl上尉再次擊落兩架零戰,據信其中一架就是駐防拉包爾的台南航空隊空戰王牌笹井醇一中尉(生涯戰績27架)。總計Carl上尉在VF-223部署於瓜島的近兩個月期間(8月20日至10月12日)擊落15.5架,僅次於中隊長Smith少校的19架。他在9月9日駕駛該13號座機遭擊落,經當地原住民援助而於9月14日返回基地,且直到9月27日皆未曾與日機遭遇。自此戰績即為中隊長Smith少校超越。


1942年8月30日,經歷十天激烈空戰後的VMF-223僅餘五架妥善可飛的F4F-4。當日下午,由Galer少校率領的VMF-224抵達韓德森機場,隨即在翌日投入戰鬥。


VMF-224中隊長Galer少校在9月2日首開紀錄擊落一架零戰及一架轟炸機,9月5日再度擊落一架零戰。9月11日擊落一架零戰及一架轟炸機之後取得空戰王牌飛行員資格,但當時的座機,製造序號02109的F4F-4 “Barbara Jane” (以高中時期的夢中情人命名)亦遭擊落,Galer少校在離岸數百公尺處落海後泅泳上岸。


10月2日Galer少校擊落兩架零戰後,戰績累計至11架,但駕駛製造序號029118的F4F-4又遭擊落而迫降於圖拉吉島。Galer上校在瓜島期間總計擊落13架,也是其生涯戰績。1952年8月5日韓戰期間,擔任MAG-12大隊長的Galer上校駕駛製造序號62994的F4U-4B第三度遭擊落,後由陸戰隊首批服役的Sikorsky HO3S-1直升機於敵境成功援救。

Galer在1937年四月取得美國陸戰隊少尉飛行員資格。1940年8月29日,甫加入VMF-2的Galer上尉駕駛製造序號0976、機身識別碼2-MF-16的Grumman F3F-2,於加州聖地牙哥外海USS Saratoga (CV-3)航空母艦上降落失敗後,落海獲救。這架F3F-2雙翼艦載戰鬥機於1988年六月由美軍潛艦在海床上發現,並於1991年4月5日打撈上岸。復原後於聖地牙哥航太博物館展示。

二次大戰傑作機[18]: Grumman F4F-3 Wildcat



MAG-23下轄的四支中隊陸續於1942年10月16日前結束瓜島的部署返回美國本土,由其它陸戰隊中隊所接替。總計在部署於瓜島的近兩個月期間(8月20日至10月16日)擊落172架日機(VMF-223共111.5架、VMF-224共60.5架),但亦損失22名飛行員。照片中由左至右分別為VMF-223中隊長Smith少校、VMF-224中隊長Galer少校、VMF-223戰績次高的Carl上尉。


在此期間仙人掌航空隊則共擊落244架日機,損失55名飛行員。1943年2月8日,無以為繼的日軍撤出瓜島。總計在1942年八月底至1943年二月初期間,仙人掌航空隊就有五名飛行員獲頒榮譽勳章:

• John Lucian Smith少校(VMF-223中隊長):瓜島/生涯戰績19架(F4F飛行員擊落數次高)
• Robert Edward Galer少校(VMF-224中隊長):瓜島/生涯戰績13架
• Joseph Jacob “Joe” Foss上尉(VMF-121作戰官):瓜島/生涯戰績26架(美國陸戰隊飛行員最高戰績)
• Harold William Bauer中校(VMF-212中隊長):瓜島/生涯戰績11架,1942年11月14日在擊落兩架零戰後亦遭擊落,棄機跳傘落海後失蹤
• Jefferson Joseph “Jeff” DeBlanc中尉(VMF-112):瓜島戰績八架,生涯戰績九架

這也是對當時駕駛性能落後於零戰的F4F-4,在補給難達且生活條件惡劣的熱帶環境中,卻能在劣勢下藉著勇氣與戰術,使盟軍在瓜島站穩腳步進而扭轉戰局的美國陸戰隊飛行員們的敬意。
2017-11-17 13: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戰傑作機 18
F4F野貓堪稱是開戰時

美國海軍唯一可以對抗零戰的中流砥柱

至於陸軍的飛機

不管是P36、P39、P40...

全部都是零戰的點心

直到P-38的出現才有了轉機




関於野貓的戰功

不管是珊瑚海、中途島、聖特魯克..

等一系列的航母大戰

或是版主提到的瓜島

的陸戰隊、陸上基地的戰鬥

都是十分的膾炙人口




然而我個人最喜歡的野貓戰績

則為1941年12月8日開始的威克島

VMF211中隊野貓的不朽傳奇

僅以數架(4架?)戰力

不僅撃退空中的攻擊

也撃沈海上的艦隊

個人文筆不好敍述不夠完整

是否也請R大不吝

就豐富的史料與詳實的報告

分享一下


不勝感激


「永不屈服」

聽說因為包裝尺寸的緣故,四發動機重轟炸機不會出現在迪亞哥二次大戰傑作機系列裡。所以藉此機會談談2014年的電影「永不屈服」(Unbroken)的背景故事。時間點在1943年四月下旬,盟軍為佔領新幾內亞東端的薩拉毛亞(Salamaua)以及萊城(Lae)兩處主要日軍據點而發動的薩拉毛亞-萊城戰役初期。此戰役持續到同年九月下旬,以盟軍攻克這兩處日軍據點而終結。

電影的主角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第七航空軍第11轟炸機大隊第42轟炸機中隊一架Consolidated B-24 Librator重轟炸機的轟炸員Louis Silvie Zamperini中尉。他曾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五千公尺徑賽,位居第八。同機機組員包括正駕駛Russell Allen "Phil" Phillips中尉、副駕駛Charlton Hugh Cupernell中尉、機尾砲手Francis McNamara上士。

1943年4月20日,該機組操作序號41-23938的B-24D-13-CO "Super Man"由吐瓦魯(Tuvalu)富納富提(Funafuti)環礁起飛,共22架B-24編隊前往1625公里外的諾魯(Nauru)轟炸日軍設施。該機遭日軍戰鬥機攔截與地面防空砲火射擊後重損,遭命中五枚20 mm機砲彈以及逾150枚7.7 mm機槍彈,機身留下六百多個貫穿孔,右側垂直尾翼也遭擊毀,但仍能飛回基地降落。照片中駕駛座上的是Phillips中尉、從彈孔探頭的是Cupernell中尉、比著彈孔的是Zamperini中尉。




同年5月27日,該機組駕駛序號41-24212的B-24D-20-CO "Green Hornet"由夏威夷歐胡島起飛,伴同另一架B-24一起搜尋前一日在移防任務中失聯的第380轟炸機大隊第530轟炸機中隊,由Clarence Conrad Corpening, Jr.中尉駕駛的B-24D-65-CO (序號42-40519)。飛行中Green Hornet因發動機失效,在歐胡島南方1370公里,巴美拉(Palmyra)環礁以北墜海。機組員僅Phillips中尉、Zamperini中尉及McNamara上士生還而於海上漂流。之後McNamara上士在6月30日死去,其餘兩人則在海上漂流四十七天後,在馬紹爾群島附近被日本漁船發現而遭日軍俘虜直到終戰。


這就是電影裡的兩段飛行場景的歷史背景故事。
在美、日雙方爭奪瓜達康納爾島的空戰中,雙方皆捨生忘我的死戰,
除了造就出不少王牌飛行員外,最有名的一場「王牌對王牌」的空戰,
就屬坂井三郎與紹德蘭(James Julien "Pug" Southerland II,
大戰後於1949年因飛行事故殞命)的決戰(零戰21 vs F4F)。

印象中這一次的空戰,國家地理頻道(還是DISVOVERY?)曾經有專輯介紹。
當時紹德蘭駕駛的F4F戰鬥機竟與三架零戰纏鬥而不居下風,
坂井三郎驚訝對手居然有如此優異的空戰技巧,
於是示意隊友讓開,由坂井三郎與紹德蘭進行一對一的決戰。
小弟記得專輯中介紹坂井三郎的自傳中曾經說明,
在咬住對手時,對手居然使用空中大減速的技巧,
讓坂井的座機衝到紹德蘭前面,此時坂井大吃一驚,
把身體都縮在座位後面,以等待對手機槍的射擊,
沒想到對手子彈已經用盡。坂井於是利用這個空檔,
迴旋至對手後座予以擊落。紹德蘭在跳傘後被友軍救起,
紹德蘭被擊落的F4F於1994年在瓜島森林中被尋獲,
目前仍遺留在原地。

這場專輯的介紹另小弟印象深刻。不過坂井當日返航途中,
遭到美軍SBD俯衝式轟炸機痛擊受到重傷,
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布魯吉他 wrote: 在美、日雙方爭奪瓜達康納爾島的空戰中,雙方皆捨生忘我的死戰,
除了造就出不少王牌飛行員外,最有名的一場「王牌對王牌」的空戰,
就屬坂井三郎與紹德蘭(James Julien "Pug" Southerland II,大戰後於1949年因飛行事故殞命)的決戰(零戰21 vs F4F)。...(恕刪)

1942年8月7日盟軍發動太平洋戰場首波反攻「瓜達康納爾戰役」的首日,日本帝國海軍由拉包爾(Rabaul)基地派遣廿七架第四航空隊所屬三菱G4M一式陸上攻擊機,由十八架台南海軍航空隊所屬三菱A6M零式艦上戰鬥機護衛,長程奔襲瓜島海域美軍登陸船團。其中第二中隊大木芳男一飛曹駕駛的零戰於起飛後因起落架故障而折返。日軍機群在瓜島上空為美國海軍廿二架Grumman F4F-4 Wildcat攔截,分別為USS Saratoga (CV-3)的美國海軍第五戰鬥機中隊(VF-5)八架及USS Enterprise (CV-6)的美國海軍第六戰鬥機中隊(VF-6)十四架。零戰機群擊落其中九架(包括VF-5五架)、擊損五架。之後笹井醇一中尉的第三中隊在回程中又遭遇VF-6的六架F4F-4,擊落其中兩架。當日台南空則有吉田元綱一飛曹(生涯戰績12架)及西浦國江二飛曹兩名飛行員作戰失蹤、高塚寅一飛曹長座機重損但安然返航。

此役台南空坂井三郎一飛曹與VF-5 James Julien “Pug” Southerland II中尉在瓜島上空的空戰纏鬥過程,在1953年出版的坂井自傳「Samurai!」裡有大幅描述。然而坂井在這首次與F4F的空戰纏鬥中,只是讚揚交戰的敵飛行員纏鬥技巧高明,且不忘誇其由下往上攻擊敵機腹的戰法與自己雷同。然而根據坂井的描述,由接戰到擊落的整段過程中,坂井持續迴旋咬尾皆未曾落居下風,而中途似乎合掌求饒的還是敵飛行員。Southerland中尉的回憶也提到空戰時他盡力窩藏在座艙後方防彈鋼板範圍內,也因為防彈鋼板抵禦了許多7.7 mm命中彈而救了他一命。

不論如何,Southerland中尉當日先擊落兩架一式陸攻,首開個人紀錄,也是瓜達康納爾戰役盟軍的首次空戰戰果。接下來與台南空零戰機群交戰時,首先咬住第二中隊山崎市郎平二飛曹,但機槍卡彈而徒勞無功。緊接著坂井小隊的柿本圓次二飛曹與羽藤一志三飛曹趨近與其纏鬥但僅擊損而未能擊落,直到坂井加入纏鬥後才了結(官方紀錄由坂井、羽藤、山崎三人協力擊落)。除了F4F強韌的機體結構與乘員防護力外,Southerland中尉的纏鬥技巧可由這四名日軍飛行員的戰績一窺。這四位全都是空戰王牌飛行員:

• 山崎市郎平二飛曹:生涯戰績14架,1943年7月4日陣亡。
• 柿本圓次二飛曹:生涯戰績5架。1942年8月27日於日軍發動拉比(Rabi)作戰,企圖登陸佔領新幾內亞東端米爾恩灣(Milne Bay)兩處盟軍機場的戰役初期,在掃射Gurney機場時遭地面防空砲火擊損,迫降於淺海灘後泅泳上岸尋求原住民協助。但8月31日被轉交予澳大利亞陸軍而成為戰俘。同小隊山下貞雄一飛曹及二宮喜八一飛兵則在企圖掃射摧毀其迫降機體時,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75中隊兩架Curtiss Kittyhawk突襲,雙雙陣亡。1944年8月5日柿本由澳洲考拉(Cowra)戰俘營脫逃失敗後自戕。同時自戕的還有1942年2月19日被俘的飛龍航空隊豐島一一飛兵。
• 羽藤一志三飛曹:生涯戰績19架。1942年9月13日,依照作戰計畫,日本帝國陸軍川口清健少將率領的川口支隊應已攻克佔領瓜島韓德森機場。為確認戰果,台南空以九架零戰護衛兩架中島J1N1-R二式陸上偵察機(月光雙發夜間戰鬥機衍生型),以超低空突入韓德森機場強行偵察,並預計在確認佔領後降落於機場。然而川口支隊因攻勢受阻,已將攻佔機場行動延後一日。不知情的日軍機隊飛抵機場上空,立即遭已在高空巡邏佔據有利位置的28架美軍F4F-4突擊,以致四架零戰遭擊落,飛行員皆陣亡。其中羽藤為VF-5的Elisha Terrill “Smokey” Stover少尉所擊落陣亡,同時陣亡者還有高塚寅一飛曹長。VF-5母艦USS Saratoga在1942年8月31日遭日軍伊二六潛艦一枚魚雷命中受損,廿四架F4F在9月11日轉部署於瓜島韓德森機場,成為仙人掌航空隊一員。十月中撤離瓜島時僅餘五架。
• 坂井三郎一飛曹:生涯戰績69架。當日稍後擊落一架單飛的Douglas SBD Dauntless艦載偵察/俯衝轟炸機後,在圖拉吉(Tulagi)島空域遭部署於USS Enterprise第六艦載轟炸機中隊(VB-6)的八架SBD編隊後座機槍集火射擊身負重傷,但仍駕駛殘破的座機長距離飛行,奇蹟式生還。

附帶一提,大木芳男一飛曹與羽藤一志三飛曹就是笹井醇一中尉在1942年8月26日於瓜島韓德森機場遭美國陸戰隊第223戰鬥機中隊(VMF-223) Marion Eugene Carl上尉以F4F-4擊落陣亡時的兩架僚機飛行員。

Southerland中尉遭擊落後負傷跳傘(依坂井的描述,他當時癱垂於降落傘下無法判定生死),落於瓜島西側日軍控制區域。之後受當地原住民少年Bruno Nana救治協助,一週後才得以徒步返回美軍陣線。他所駕駛的製造序號5192、機身戰術編號F-12、暱稱”Junior”的F4F-4殘骸以及遺留於機上的佩槍,直到1998年2月14日才為西方人士所發現。此殘骸的發現證實Southerland中尉當日並未如USS Saratoga航海日誌所登載,使用製造序號5133的F4F-4;彈倉中仍存留的12.7 mm機槍彈證實當時此機卡彈,而非彈藥用罄。同時座艙中遺留的佩槍也與其對棄機跳傘過程的描述吻合。VF-5也是當時美國海軍戰鬥機中隊裡唯一在機身戰術編號還維持機種代碼F者,但既有的中隊號5則已取消。

Southerland中校在1945年四月間由VF-83中隊長(部署於USS Essex, CV-9)調任VF-23中隊長(部署於USS Langley, CVL-27)。就在職務調轉的前後,他以Grumman F6F-5 Hellcat分別擊落兩架川崎キ61三式戰鬥機「飛燕」與一架零戰,生涯戰績累計五架,躋身空戰王牌飛行員之列。1949年10月12日駕駛製造序號81973的Vought F4U-4 Corsair於USS Franklin D. Roosevelt (CV-42)航空母艦起飛失敗殉職。

redshoulder wrote:
1942年8月7日...(恕刪)

讚讚!redshoulder大 專業!
不過美軍王牌的當事人早在1949年就過世了,甚至阪井本人也在本世紀初過世了,
所以究竟是否如阪井本人所說的也無從考證,這是相當可惜的一點…
威克島之役

威克(Wake)島為美軍在中太平洋的據點。1941年一月由美國國會批准撥款開始興建軍事設施,直到同年8月19日始有美國陸戰隊第一防衛營(1st Marine Defense Battalion)分遣隊所屬的四百五十名官兵(不足營編制人數之半),由James Patrick Sinnott Devereux少校率領駐防;另有千餘名持續參與設施興築工事的契約商平民雇員。島上設有六門一次大戰時期舊型戰艦USS Texas (BB-35)汰換而來的五吋(130 mm口徑)岸防砲、十二門舊式M3三吋(76 mm口徑)高射砲、十八挺五〇(12.7 mm口徑)機槍以及卅挺三〇(7.62 mm口徑)機槍。

在美日關係急遽惡化,大量情報顯示日軍即將進犯的情勢下,Winfield Scott Cunningham海軍中校於1941年11月28日受命統合指揮威克島防務。同時太平洋艦隊司令Husband Edward Kimmel海軍上將亦緊急調派美國陸戰隊第211戰鬥機中隊(VMF-211)以分遣隊進駐威克島。該分遣隊由VMF-211中隊長Paul Albert Putnam少校率領,抽調中隊十二架新配備的Grumman F4F-3 Wildcat、另11名飛行員與43名地勤人員,搭載於William Frederick Halsey, Jr.海軍中將率領的第八特遣艦隊旗艦USS Enterprise (CV-6)航空母艦,在12月4日抵達威克島。當時島上跑道僅容單機作業,且未設置雷達,僅能以海岸的瞭望塔搜索來襲敵機預警。此外,機庫掩體及地下貯油設施皆付之闕如。

第八特遣艦隊旗艦USS Enterprise (CV-6)航空母艦在結束此趟運送VMF-211分遣隊至威克島的任務後,預計在12月7日返抵珍珠港。也就在珍珠港外海獲知母港遭日軍空襲的訊息。

前哨戰

1941年12月8日(換日線緣故)清晨七時,威克島守軍由電台廣播獲知珍珠港遭日軍襲擊的消息。Putman少校於是將十二架F4F-3以四架執行戰鬥空中巡邏、八架在地面待命的方式持續進行警戒。就在午時,由中太平洋日軍據點馬紹爾(Marshall)群島瓜加林(Kwajalein)環礁起飛的第二四航空戰隊千歲海軍航空隊34架三菱G3M2九六式二號陸上攻擊機以低空飛抵威克島空襲,一舉摧毀地面上停放的八架F4F-3,並造成VMF-211分遣隊23名人員陣亡、11名人員負傷。而在高空巡邏的四架F4F-3則未能發現日軍機群。

日軍首波轟炸對VMF-211可謂重大打擊。除人員傷亡及可用戰鬥機剩下三分之一外,地面五萬加侖貯油設施付之一炬,所有維修工具及零件備品全部損失,但跑道則未受轟炸。日軍顯然企圖維持跑道完好以便將來佔領後使用。無獨有偶,當日下午Frank Cunnington Tharin上尉駕駛戰術編號211-F-9的F4F-3在地面滑行中撞擊油槽導致螺旋槳損壞,使妥善可飛的機數剩下三架。但本機在翌日上午日軍轟炸機群抵達前修復。

此後連續兩天日軍凌晨由瓜加林環礁起飛的轟炸機群都以類似的模式與時間抵達威克島空襲,也使剩下的四架F4F-3得以在日軍機群抵達前起飛並加以攔截。12月9日David Donald Kliewer少尉與William J. Hamilton技術士官協力擊落來犯的27架九六式陸攻中的一架;12月10日Henry Talmage Elrod上尉則宣稱擊落來犯的26架九六式陸攻中的兩架,為他贏得"Hammerin' Hank"的綽號。然而其中一架可能是遭威克島守軍的三吋高射砲所擊落,而日軍紀錄也僅損失一架九六式陸攻。

第一次登陸作戰

1941年12月10日深夜,兩天前由瓜加林環礁出發的日軍第四艦隊第六水雷戰隊司令梶岡定道海軍少將率領的威克島攻略部隊,由潛水艦導引抵達威克島海域。此攻略部隊包括主力第六水雷戰隊(輕巡洋艦一艘:夕張、驅逐艦六艘:追風、疾風、睦月、如月、彌生、望月)與援護隊第一八戰隊(輕巡洋艦兩艘:天龍、龍田),並以兩艘貨輪改裝的特設巡洋艦(金剛丸、金龍丸)、兩艘舊型驅逐艦改裝以搭載操作登陸艇(大發動艇)的哨戒艇,與多艘附屬艦船運載兩連陸戰隊共六百餘員、工兵以及登陸作戰相關設備。

1941年12月11日凌晨五時,日軍攻略部隊開始以艦砲轟擊威克島。近一小時後,在日軍艦艇逼近至近距離時,威克島守軍開始射擊五吋岸防砲。驅逐艦疾風迅速遭岸防砲擊中而爆炸沉沒,艦上官兵全員陣亡。這也是日本帝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損失的首艘大型水面艦艇。


因無法突破岸防砲火線,加上登陸艇自哨戒艇尾端駛離後即因海象不佳而翻覆,於是梶岡少將下令威克島攻略部隊退出岸防砲射程範圍。此時VMF-211分遣隊僅存的四架F4F-3伺機持續以炸彈與機槍攻擊退避中的日軍艦隊(該役中F4F-3機群持續補給油彈後共起飛出擊九次,投擲廿枚炸彈、射擊兩萬發五〇機槍彈),除造成日軍艦艇受損、人員死傷外,駕駛戰術編號211-F-11 F4F-3的Elrod上尉更以一枚百磅炸彈命中驅逐艦如月的艦尾,誘爆該處貯放的深水炸彈而沉沒,艦上官兵全員陣亡。成為緊接著驅逐艦疾風之後,日本帝國海軍太平洋戰爭損失的第二艘大型水面艦艇。


由於海象未好轉且奇襲時機已失,日軍威克島攻略部隊於是撤往瓜加林環礁。此役中威克島守軍僅一名陣亡、四名負傷。VMF-211分遣隊則有Elrod上尉駕駛戰術編號211-F-11的F4F-3遭日艦防空砲火擊損後迫降損失。


緊接著在午前,又有17架九六式陸攻飛抵威克島空襲,但遭John F. Kinney中尉與Carl Robert Davidson少尉分別擊落一架。

雙方的籌畫

1941年12月12日凌晨,一架橫濱海軍航空隊所屬川西H6K九七式飛行艇飛抵威克島進行騷擾式轟炸,但為Tharin上尉所擊落。當日午前26架九六式陸攻飛抵空襲,遭高射砲擊落一架。午後六時Kliewer少尉在巡弋時發現日軍潛艇,並宣稱將其擊沉。12月14日日軍同樣在凌晨及近午分別以三架飛行艇及卅架九六式陸攻空襲威克島。當日因Putman少校徵用民工興築地下掩體而吸引眾多平民雇員至機場圍觀。傍晚Herbert Caspar Freuler上尉準備起飛巡弋時,為避開圍觀人群而偏向滑行,但卻因此撞擊機場上留置的起重機以致飛機損毀。至此VMF-211分遣隊可用機只剩兩架。

1941年12月15日午前九時,美國海軍籌畫多日,亦受惡劣天候影響而延期的威克島救援行動終於展開。此行動由Wilson Brown, Jr.海軍中將以USS Lexington (CV-2)航空母艦(上圖後方)作為旗艦的第十一特遣艦隊前往馬紹爾群島南端賈盧伊特(Jaluit)環礁佯攻,以掩護翌日出動的威克島救援部隊,即Frank Jack Fletcher海軍少將以USS Saratoga (CV-3)航空母艦(上圖前方)作為旗艦的第十七特遣艦隊。第十七特遣艦隊預計以貨輪改裝的Tangier (AV-8)水上機母艦(下圖)運送陸戰隊第四防衛營分遣隊、油彈、零件工具、雷達至威克島,回程再用以撤離島上的平民雇員及傷兵。而USS Saratoga (CV-3)航空母艦則搭載裝備十三架F4F-3的陸戰隊第221戰鬥機中隊(VMF-221)分遣隊,預計在威克島附近海域起飛前往增援。第十七特遣艦隊預計於12月24日抵達威克島。



1941年12月16日午後,守軍高射砲藉兩架F4F-3的預警資訊砲擊來襲的33架九六式陸攻,但未有確認戰果。12月19日午間亦有27架九六式陸攻來襲,可能遭高射砲擊落一架。

1941年12月17日,太平洋艦隊司令Kimmel海軍上將因珍珠港事件判斷錯誤導致重大損失的罪名遭撤職查辦,並降兩階為海軍少將,不久後即提前退伍。太平洋艦隊司令一職暫由艦隊戰鬥指揮部司令William Satterlee Pye海軍中將代理,並於12月31日由Chester William Nimitz海軍上將接任。12月18日,依原訂計畫,Halsey海軍中將率領的第八特遣艦隊由珍珠港出發,前往支援第十一特遣艦隊。

日本帝國海軍第四艦隊在首次威克島登陸作戰慘敗後進行檢討,認為攻略部隊未有空中武力掩護為失敗的主因之一。有鑑於威克島的陸空防衛力量仍強,因此特別向連合艦隊本部要求以剛結束珍珠港攻擊任務返航途中的南雲機動部隊航空兵力增援獲准。於是12月21日再度由梶岡少將率領第二次威克島攻略部隊由瓜加林環礁出發。此次攻略部隊編制類同首次編制,僅將第六水雷戰隊先前損失的驅逐艦疾風、如月更替為朝凪、夕凪,並增加貨輪改裝的特設水上機母艦聖川丸與四架水上偵察機,同時增加一連陸戰隊,使登陸兵力達近千人。增援部隊則包括12月16日午後四時半由南雲機動部隊分遣的艦隊:山口多聞少將指揮的第二航空戰隊(航空母艦兩艘:蒼龍、飛龍)、阿部弘毅少將指揮的第八戰隊(重巡洋艦兩艘:利根、筑摩)及第一七驅逐艦隊第一小隊(驅逐艦兩艘:谷風、浦風),另有甫於12月10日參與攻克關島的五藤存知少將指揮的第六戰隊(重巡洋艦四艘:青葉、加古、衣笠、古鷹)。

第二次登陸前哨戰

1941年12月21日清晨,第二航空戰隊的18架三菱A6M2b零式一號艦上戰鬥機二型、29架愛知D3A1九九式一號艦上爆擊機一型及兩架中島B5N2九七式一號艦上攻擊機二型率先空襲威克島。此次航空母艦艦載機群發動的空襲在午前九時展開,與之前陸基轟炸機群向來接近中午的空襲時間不同,因此當時VMF-211分遣隊唯一一架妥善可飛的F4F-3仍停在跑道上。但日軍機群並未能及時摧毀此機。基於兩週前珍珠港攻擊的實戰經驗,日軍飛行員明顯感覺威克島的防空砲火非常稀落,加上未有戰鬥機起飛攔截(事實上Putman少校趕回機場後曾以跑道上待命的F4F-3起飛攔截,但未能追上),因此咸認島上守軍已無戰鬥意志。午間照例有卅三架九六式陸攻來襲,亦無損失。

日軍航空母艦戰鬥群出現在威克島週邊海域的消息,使太平洋艦隊代理司令Pye中將決定保留己方航空母艦戰力以鞏固珍珠港防務。因而在當晚取消第十一特遣艦隊的馬紹爾群島佯攻行動,並命令第十七特遣艦隊不得駛入距威克島兩百浬範圍之內,以避免與日軍航空母艦艦隊接觸。

1941年12月22日午間,第二航空戰隊再以六架零戰與33架九七式艦攻空襲威克島,但為已有警覺的VMF-211分遣隊僅餘的兩架F4F-3伏擊。空戰中Freuler上尉擊落兩架蒼龍航空隊所屬九七式艦攻,分別為栗田照秋一飛兵/大谷末吉三飛曹/小紙彰正一飛兵以及佐藤治尾飛曹長/金井昇一飛曹/花田芳一二飛曹所操縱,機上乘員全數陣亡。其中金井一飛曹為帝國海軍水平爆擊名手,據說他在首波珍珠港攻擊中以水平轟炸命中USS Arizona (BB-39)導致其坐沉。蒼龍攻擊隊除兩架九七式艦攻遭擊落外,指揮官阿部平次郎大尉搭乘的九七式艦攻亦在受損後返航時落海,三名乘員由日軍艦艇救起。然而兩架F4F-3隨後亦遭飛龍零戰隊田原功三飛曹(後晉升至上飛曹,1944年4月9日隸屬三亞海軍航空隊時陣亡)所擊落,Freuler上尉(駕駛211-F-8)迫降生還;Davidson少尉(駕駛211-F-9)陣亡。


至此威克島守軍的空中武力已不復存在。於是以Putman少校為首,VMF-211分遣隊剩下的廿餘名飛行員及地勤人員即統歸陸戰隊第一防衛營分遣隊Devereux上校指揮,進行地面防衛作戰。

1941年12月22日午時,Pye中將在幕僚遊說下取消先前的命令,下令水上機母艦Tangier前往威克島執行任務、第十七特遣艦隊得接近威克島,並令第十一及第八特遣艦隊前往支援。然而為時已晚。在第十七特遣艦隊駛入距威克島七百公里處,準備以水上機母艦Tangier搭配驅逐艦隊與VMF-221分遣隊F4F-3機群突入威克島時,梶岡少將的第二次威克島攻略部隊已在潛水艦導引下進入威克島海域,準備發動登陸作戰。

第二次登陸作戰

1941年12月23日清晨,因海象不佳,日軍兩艘哨戒艇依原訂作戰計畫直衝上岸擱淺坐底,以便搭載的陸戰隊直接登陸,登陸部隊緊接著與威克島守軍展開混戰。12月23日凌晨三時,VMF-211分遣隊人員受命防守海岸一處三吋高射砲陣地。激戰中Elrod上尉陣亡(追贈少校)、Putman少校負傷被俘。日軍於上午先後俘獲美軍陸戰隊第一防衛營分遣隊指揮官Devereux少校以及威克島防衛總指揮官Cunningham中校,防守威克島的美國陸戰隊繼而投降。

日軍在付出慘烈代價與兩週的時間後攻克威克島,持續佔領直到終戰。被俘美軍及平民雇員則大部份在戰俘營渡過整場太平洋戰爭。Pye中將在獲知日軍登陸威克島後,即命令第十七及第十一特遣艦隊撤回,並由第八特遣艦隊斷後,從而遏止了美日雙方航空母艦首次交戰的可能。第十七特遣艦隊隨後在12月25日抵達中途島海域,並將原預計增援威克島的陸戰隊第四防衛營分遣隊、油彈補給物資,以及VMF-221分遣隊全數增援中途島後才返航珍珠港。

後記

大戰期間美軍間歇性以艦砲轟擊或艦載機、重轟炸機空襲騷擾威克島。1943年10月7日,負責大鳥島(威克島)防務的第六五警備隊司令酒井原繁松海軍大佐(1944年十月晉升海軍少將)因兩日前USS Yorktown (CV-10)艦載機空襲,判斷為美軍登陸的前兆,於是下令以機槍射殺島上的九十八名美國戰俘。其中一人逃脫而在礁石上刻下「98 US PW 5-10-43」字樣,但稍後被捕而由酒井原大佐親自操刀斬首。酒井原少將在戰後以戰犯論處,1947年6月18日處以絞刑。


日軍佔領威克島期間,該島的特有種威克島秧雞(Gallirallus wakensis)因日軍過度獵捕及美軍轟炸破壞棲息環境而滅絕。


VMF-211的Elrod少校在威克島之役期間擊落兩架九六式陸攻、擊沉驅逐艦如月,最後在威克島陷落之日的防衛戰中陣亡。美國海軍派里(Oliver Hazard Perry)級飛彈巡防艦USS Elrod (FFG-55)即以其命名。本艦1985年九月開始服役;2015年一月除役後,與其它三艘同級艦準備同時出售予台灣。但台灣僅先購買兩艦,分別為PFG-1112銘傳與PFG-1115逢甲,且皆已在2017年五月抵達左營軍港。其餘兩艦(包括本艦在內)則尚未決定是否購買。
b28599 wrote: 然而我個人最喜歡的野貓戰績
則為1941年12月8日開始的威克島
VMF211中隊野貓的不朽傳奇
僅以數架(4架?)戰力
不僅撃退空中的攻擊
也撃沈海上的艦隊...(恕刪)

美國陸戰隊第211戰鬥機中隊(VMF-211)特遣隊自1941年12月4日駐防威克島至12月23日該島陷落為止,共取得擊落八架轟炸機、擊沉一艘驅逐艦的戰果:

• 12月9日:David D. Kliewer少尉與William J. Hamilton技術士官共同擊落一架九六式陸攻(千歲海軍航空隊)。
• 12月10日:Henry T. Elrod上尉擊落兩架九六式陸攻(千歲海軍航空隊)。但其中一架可能為地面砲火擊落。
• 12月11日:日軍第一次登陸作戰中,Henry T. Elrod上尉擊沉驅逐艦如月。日軍艦隊撤退後,John C. Kinney中尉與Carl R. Davidson少尉分別擊落一架九六式陸攻(千歲海軍航空隊)。
• 12月12日:Frank C. Tharin上尉擊落一架九七式飛行艇(橫濱海軍航空隊)。
• 12月22日:Herbert C. Freuler上尉擊落兩架九七式艦攻(蒼龍航空隊)。

VMF-211特遣隊的十二架F4F-3中,在單次轟炸遭摧毀八架、日軍艦隊防空砲火擊落一架、飛行事故損失一架、空戰遭擊落兩架(一名飛行員陣亡)。可用機數(含待修)如下:

• 12月4日:十二架抵達威克島。
• 12月8日午前:日軍九六式陸攻機群(千歲海軍航空隊)首次空襲於地面摧毀八架,僅餘四架。
• 12月8日午後:Frank C. Tharin上尉滑行時損壞211-F-9,但於翌日日軍空襲前修復。維持四架。
• 12月11日:Henry T. Elrod上尉駕駛211-F-11在攻擊日軍登陸艦隊時遭擊損後迫降損失,僅餘三架。
• 12月12日:Herbert C. Freuler上尉起飛失敗損失一架,僅餘兩架。
• 12月22日:211-F-8及211-F-9於空戰中遭同架零戰(飛龍航空隊)擊落,Carl R. Davidson少尉陣亡。無可用機。


redshoulder wrote:
第十八彈:Grumm...(恕刪)


大大太厲害了,讚~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redshoulder wrote:
美國陸戰隊第211...(恕刪)


感謝R大不遺餘力的說明

並且又重新整理過一番

前些日子一直沒空拜讀


真的是十分精彩

又能將「派里級」的時事

一起來敘述

功德無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