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小弟從前年過年前就被象真攀岩車給毒到了,也去了新北市的大什麼車什麼X2的那位達人工作室觀摩,在遙控友站裡也潛水許久,一直默默的吸收各路玩家的經驗及專業改裝知識。
同時也開始接觸小比例的攀岩車,就此入手了一台二手的MINIQLO 小攀岩。

在入手MINIQLO之後,深深體會到原來攀岩慢慢玩真的很有Feel,而且在家爬爬棉被枕頭,在書桌上越野,客廳追女兒還很有樂趣的說,但是,古人云:有車不改很難過。沒錯,好難過阿,好想要有漂亮的車殼阿~
『悍馬車一代目』
因為一直對悍馬車系有著莫名的熱衷,所以一直很想打造一台自己的攀岩悍馬車,當然很快的第一部悍馬車誕生了.....
很快的上網買了一台二手的MINI-Z悍馬車殼,也很快的裝在MINIQLO上。


剛成功裝上車殼的時候,的確很興奮,想說我的悍馬車終於完成了~但是.....這種興奮的程度在睡了一覺起來後,就沒了......心中總是覺得這精緻度不夠,一點都不像真,車身跟車體輪胎的比例太不搭了,這要怎麼叫做像真車呢!?於是....
『悍馬車二代目,HUMMER HX』
這次把腦筋動到1:18悍馬HX概念款的合金車上,雖然車模精緻度不錯,但重量不輕。
雖然像真化,金屬車身導致重心提高,攀岩的扭腰程度大大降低,但路試的結果,因為車殼重,跑起來的動態感還蠻像真的,因為車遇到高低起伏時,先做動的是輪胎與避震的行程,最後才是車體的晃動。





不過...... 因為金身實在太重了,玩沒多久,原廠有刷馬達瞬間不告而別,之後隨即興起了悍馬在改造計畫。
『悍馬車三代目,HUMMER H2』
就在某一天拍賣上看到這台1/16的悍馬遙控車,看了看尺寸,兩一下軸距,好像可以改上miniqlo喔,而起價格算便宜,做工也算精緻,馬上就入手了。

車子到貨後,拆封把玩檢視一下,接著就整個給它分解了......出廠馬上殺肉
先把拆下的車殼放在厚紙板上,畫出輪鞏與軸距的位置,接著比對車架的尺寸及樣式,在把話在厚紙板上車架尺寸剪下來,比對一下跟車殼與內裝底座合不合。
經過一兩次的修正,就直接描在不要的樣品鋁板來做了。
裁切下來的鋁板經過加工跟鑽洞後成為了車架,來跟內裝底座組裝看看,還蠻合身的。

把買好的原廠無刷馬達一起上去跟車架合角度及位置,把內裝需要修整的部分標記起來

內裝底部部分修整,以利動力安置

底盤組裝,將前後傳動、避震、伺服、拉桿球頭位置都調整一遍,抓到正確的位置。
車架與懸吊、傳動的配置,這裡也是花了不少時間,因為要不斷的和車身跟軸距,要一直測試各種懸吊動作是否有機構互相干涉。




再來裝上輪子,測試看看避震做動是否順暢,輪胎轉向會不會打到車架,同時也抓一下車身前後水平




指非挺!紙盒!!跟車殼組合看看,輪子跟輪弧之間的距離,還有軸距也檢查一下,因為加上車殼重量,所以也要測試一下避震彈簧的支撐力道與攀岩時的扭腰限制

前輪高低差

後輪高低差

因為H2的軸距比原本MINIQLO的軸距長太多了,所以接著搞定那超長的後傳動軸了。
後傳動軸原本想利用RO的矽膠管來做延長,但後來發現,因為長軸距,在高速轉動的時候,必須注意剛性與是否夠直。而矽膠管很難讓他達到完全直挺挺的狀態,如果用他來做延長的話,必定出現傳動軸偏心抖動的狀況。後來選擇了鋁管來延長傳動軸,一求動力傳輸不流失,二求避免偏心抖動狀況發生。

無刷電變藏在儀表板下,盡可能的讓車內看不到電線,像真嘛~

裝上大腳輪看看,果然輪子大比較霸氣,不過在高低差時會掃到輪鞏.....




後來上網找些實車照片參考,發現了四門版本的H2比較合我的胃口,覺五門版本的多了一些拓荒越野的風格~


想了一晚,決定動手術了,原本H2休旅版的後箱,因為要保留後車頂上的造型,所以將分解下來的後段車頂,移植從B柱後方開始的車頂,D柱也是拆解往前移到跟後門C柱的邊上。
大致示意如下

切割後假組看比例是否OK~




修補利用造型補土來做車身板件的接合,這造型土還不錯用,操作時間兩小時,室溫26/28度作業為適當。
先做定型跟修補

在補土硬化期間,C柱跟車頂的接合固定需要不斷檢查及調整位置


大致上先抓出一個樣子


等補土完全硬化就可以開始打磨車體了

裝上車殼試跑了一下,結果剛開始沒多久,就被我女兒追的滿場跑,最後因車速過快,衝下邊波,失控後翻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