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網拍上找尋許久發現,
能提供365nm波長的紫外燈大多是體積太大,不方便對細微部分固化...

要不然體積小的不是無法提供波長365nm的光源,就是光照度太低...

最後只好決定購買UV LED、定電流、散熱片及風扇等零件自行組裝一支紫外燈!
組裝加工過程就直接跳過,直接進入開箱文....
↓正面照~右側圓形銀色的就是光源,上方紅色的為開關,開關右邊的小白點是電源指示燈,而外觀那些文字是自己畫上去的...,好吧!我承認自己沒有藝術天份!


↓背面照~左邊的是散熱風散,右邊那張紙是原廠UV LED網頁上印下來的,是說明這顆LED會射出具危險的紫外光!

↓右側圖~以鐵網蓋住開口,鐵網後方左邊的是光罩,右邊的散熱鰭片!

↓左側圖﹝忘了轉90度﹞~相同以鐵網蓋住開口,右邊為DC INPUT!

↓UV LED及光罩特寫

↓開關及電源指示燈特寫

↓標準手持姿勢﹝正面﹞

↓標準手持姿勢﹝背面﹞

↓標準手持姿勢﹝側面﹞

↓電源開啟時,頂部的電源指示燈會亮起來,可讓操作者直接知道此時電源已呈現開啟狀態,避免以雙眼直接目視UV LED!

↓電源開啟正面狀態~........為了拍這張照片,我的小DC壽命又減短了


↓照射A4紙張的反射光型

↓不同角度拍攝....哈!不小心露出公司的LOGO,不過放心,我們沒有再賣UV LED,所以這絕對不是廣告文!


↓照射辦公桌上的反射光型~看不大清楚光型,應該是桌面材質不含螢光劑吧!﹝桌面材質應該是美耐板﹞

↓A4紙與美耐板對照

接下來要試UV膠固化能力了
由於我是要以UV膠將玻璃與金屬黏在一起,所以就以玻璃板及鐵棒測試
↓10cm x 10cm x t=3mm 的玻璃﹝玻璃表面之前已測試過許多樣品,就拿來廢物利用一下﹞

↓圓鐵棒 D=3.15mm ﹝也是手持式砂輪投磨損後剩下的﹞

↓先點一滴UV膠於玻璃中央

↓手持鐵棒照射10秒後,就可鬆手針對UV膠位置繼續照射﹝由於UV膠感覺很厚,所以共照射約50sec﹞

↓為了保險起見,將UV燈至於玻璃正下方往鐵棒底部照射10sec

↓完工,先用手稍微搬動圓鐵棒,已確定牢固與否!

↓手抓鐵棒,將玻璃往上提,....鐵棒與玻璃真的在1分鐘的後牢固的黏在一起了!

↓翻轉90度測試,也不會掉落!

這次UV燈的製作連同採購零件,總計共花了約3天的時間,而零件成本約4000元....,為了省錢.....真是累人!
PS:不知道這種東西要在哪一版發文,感覺模型類的組裝或許也會用到UV膠這類黏著劑,因此就在此發文了!
有許多朋友發私人訊息問我,我在此補充說明一下:
UV LED是使用佳皇科技的KOODYZ 365nm 3W UV ,
http://www.led-shop.com.tw/page8.htm
使用的是上列網頁KOODYZ 365nm 3W UV (台製品)那顆!
波長 365 nm ←我有去佳皇科技確認過
光強度 300mw/cm2 ←距離就不清楚了,我沒有紫外光照度機可以測量,不過,照射UV膠硬化時間的確只要10-20秒﹝距離約3cm﹞
若各位要使用照射的範圍面積不限定小範圍,且不限定使用LED光源,
建議可以找下面這家公司,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e39760017?u=uvlamp43
其功率及價格的CP值會比較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