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妹阿鴻 wrote:
大人的戀愛我小朋友不...(恕刪)
運動生理學──能量的來源
運動時,肌肉收縮引起的運動是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的。這些能量直接的方式是通過一種叫做三磷酸腺甘(ATP)的化學物質提供。ATP主要是由葡萄糖和糖元在細胞內燃燒分解後形成,在形成的過程中有兩種途徑,一是有氧分解,二是無氧分解。
有氧分解
即在有充足氧氣存在的情況下,葡萄糖在細胞內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大量的ATP作為能量的轉換。這種有氧分解的產能效率很高,是為身體提供長期能量儲存的主要途徑。
無氧分解
指在氧氣供應不足之時,如劇烈運動,某些疾病或高原地區,體內的缺氧會使肌肉主要利用所儲存的肌糖元來製造ATP。過程如下:
1. 肌糖元首先分解成一種叫6-磷酸葡萄糖的化學物質。
2. 這個6-磷酸葡萄糖再在無氧的條件下分解,生成乳酸,並釋放出少量的ATP。
3. 這些ATP雖然不夠有氧分解產生的多,但它可使肌肉在缺氧的條件之下,仍然獲得一定數量的ATP
來供給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4. 這種途徑缺點是產生的ATP太少,只能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
5. 其中的副產物乳酸,堆積在肌肉之中會引起肌肉疲勞和酸痛。
6. 乳酸最終會經血液循環進入肝臟,在那裡經過重新分解和組織,清除乳酸,並形成新的能量的來源。
ATP就是三磷酸腺甘酸,是存在細胞中的能源基,身體能夠活動全靠它,就像是汽車動力來源的汽油。
眾所皆知,騎自行車、慢跑走路等都是屬於有氧運動,
所謂有氧運動是在運動強度低時,氧氣被吸入肌肉內部,氧氣和肌肉結合成為一種名為ATP的能源,能幫助脂肪有效的燃燒;反之無養運動運動強度高,氧氣供應不及,位於肌肉的氧氣會轉而消耗別的代謝系統,所使用的能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反而會減慢了脂肪燃燒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