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eth1349 wrote:
一條小小的14甲可以容的了多少的單車、補給車、遊客、運送蔬果的貨車
想必當天會是台灣最雍塞的道路
說真的蟑螂小蘇大大所說的才是真正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台14甲線,過了霧社後就是很典型的雙線道,當大型車在會車時連縫隙都沒有,腳踏車也只能在後方等待了
再加上那天人那麼多,大家真的要注意安全,尤其跟車距離!
台14甲上有很多髮夾彎,過往我們遇到此種彎道多半都是切外側騎上去,那天可能此種方式會因人多而無法採用
故有可能迫於當天狀況而走內側最陡處,人又多所以大家要有隨時會定竿下馬的準備,
再加上大家幾乎都上卡所以請務必小心!
至於補給方面,我是覺得有水袋盡量背水袋,而補給車~我是覺得不可能沿路補給啦,了不起定點就不錯了!
而且最好只有2個點
1.清境 2.武嶺
為什麼只有2個點,還是那句,若以參加的人數推算,補給車能開的動都是好事啦,還要趕在我們前面,那只有比我
們還要早出發啊!
另外若大家真的重視此次活動,我是覺得是要找個時間好好討論一下細節,畢竟這不是在陽明山或是北部任何一個
山區進行!
建議確定定點補給位置 補給車提早上路就定位 , 若等開賽用沿路補給方式,汽車可能塞再路上達不到原定補給位置,此時 依照計畫抵達的車手找不到補給車, 就失去補給的支援囉.
另外補給點平均分配的話: 大會補給點好像是設置在 翠峰 與武嶺 兩點
所以toro可以另在中間增設2個補給點 如下
1、翠峰(大會) > 鳶峰(toro)> 昆陽(toro) > 武嶺(大會)
建議定點支援,車輛不會移動,除非是臨時狀況.
不過這規劃會導致武嶺沒有終點補給車 不清楚toro支援車是上幾台? 若只有兩台就要抽掉一站 改到武嶺等了
終點任務:幫toro先把要保暖與要將濕掉車衣換掉的衣物帶上終點,給食物與熱飲並評估車手有無能力自行騎下山的能力(因為有車隊是先派遊覽車上山等,是不用騎下山的, toro是規劃自己騎下山所以要確保選手狀況ok才能放行讓他下滑到,例如清境,比較溫暖而且有飲食的中途集合點等...低溫若濕冷下沒有人會願意在武嶺多待1分鐘) 若不行的人請他留下來等結束後由支援車載下山... 若支援車不足容納救援人數 或是第二輛也無法趕到山頂支援的話 請開口向他隊大型遊覽車請求協助搭便車載人下到清靜 他們都很熱心的, 支援車負責把單車載下去....
ps.有請支援車載保暖或更換衣物上去的人 還是要自己帶件防風防水薄外套或雨衣在身上 如果你還沒到終點就開始失溫或抽筋 即使要轉頭下滑 這是最後防線了︿︿
大家加油!!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