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 】關於橫紋肌溶解症

轉載自高醫附設中和醫院腎臟內科李政學醫師所寫

  
運動完隔天就沒尿了!談橫紋肌溶解症引起的急性腎衰竭

周先生為二十歲的年輕人,某日他在大太陽底下與同事打籃球,過程相當的激烈,回到家後他覺得全身肌肉酸痛。隔天他發現有噁心嘔吐的現象,同時發現小便有減少且較深色的情形。當時以為只是腸胃病而不以為意,只服用了一些胃腸藥,但情形似乎未有改善,於是到醫院急診處求診,赫然發現他的腎功能出現異常情形,血中的肌酸酐上升了五倍。後來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是橫紋肌溶解症導致的急性腎衰竭,經過住院適當的處理後,腎功能完全恢復。

橫紋肌溶解症通常發生於肌肉嚴重受創之後,尤其是肌肉壓砸傷之後,如九一一大地震後就有大量病患因為被石塊壓砸而產生橫紋肌溶解症,進而造成急性腎衰竭。其他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症的情形包括:運動過度、高壓電電擊、全身性痙攣、酗酒或服用過量安眠藥導致長期維持某一睡姿而造成局部肌肉壓迫、某些降血脂藥物等等。另外有些較少見的情形,例如大量蜂螫、毒蛇咬傷、服用搖頭丸、甚至近來令人談之色變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都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肌肉主要分三大類,有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而橫紋肌指的是骨骼肌和心肌,特別是骨骼肌。橫紋肌溶解症又稱為肌球蛋白尿症,是指尿中出現大量的肌肉蛋白、肌球蛋白。肌球蛋白本身會對腎小管的表皮細胞造成直接性的傷害,也會造成腎臟本身的血管收縮;此外,當處於體液不足或酸性環境之下,肌球蛋白容易在腎小管中形成結晶,並進而阻塞腎小管,因此橫紋肌溶解症容易造成急性腎衰竭。

橫紋肌溶解症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是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酸痛。當影響到腎臟時則會出現少尿,且尿液顏色呈現類似「可樂」的顏色。實驗室檢查時發現尿液中肌球蛋白增加、肌酸酐及尿素氮上升,且合併有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高尿酸及血中的肌酸磷酸(CPK,尤其是MM型)上升。

在治療方面,橫紋肌溶解症本身並無特殊的治療方式,但對於所造成的急性腎衰竭部份卻必須好好處理。處理上以給予大量點滴注射為主,但因病人可能處於少尿期而必須適時給予利尿劑。給予重碳酸鹽可以改變身體及尿液的酸鹼度,使肌球蛋白較不易結晶沉積於腎小管。針對急性腎衰竭的一些併發症,如水分滯留、高血鉀等也必須小心處理以免產生致命的危機。必要時必須施予緊急透析治療。

橫紋肌溶解症所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大多恢復良好,少數病患需接受短時間的透析治療,但也會有延誤病情而造成需終身接受透析治療的情形出現,所以必須早發現、早治療。

各位朋友,請記得運動不要太過劇烈,運動後記得多喝水,不要讓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就可以減少橫紋肌溶解症所造成的急性腎衰竭。喝杯水吧!

--

騎車用得最多的到肌肉有臀(大中小)肌、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等,都是體內很體積很大的肌肉,如果發生橫紋肌溶解也會比較嚴重一點
所以,如果在瘋狂騎車後,尿的顏色變得很深很深,或是運動後明明有補充很多水份,但是尿很少,就要有警覺了...
然後運動中、後都要適當補充水份..

2008-08-20 18:31 發佈

ycc717 wrote:
轉載自高醫附設中和醫...(恕刪)

哎亞
看到這篇我有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你們運動完會如何保養你們的膝蓋或肌肉
會吃些什麼喝些什麼嗎 還是會做如何一個的伸展操?
最近膝蓋有點在痛 有一點擔心
ycc717 wrote:
轉載自高醫附設中和醫...(恕刪)

這是一篇很受用的文章,看到的車友應該好好參考並告知朋友。因為我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幾年前的夏天我獨自一人騎公路車,那天天氣很熱,途中雖然陸續補充了三千西西的飲水,但完成兩百多公里的騎程後回到家中卻都沒有排尿!在騎行過程中也沒有排尿。結果半夜腹部隠痛,上厠所竟排出"維士比"或可樂色的尿。那時腦中閃過報紙裡有關"橫紋肌溶解症"的片斷內容"尿液顏色呈現類似「可樂」的顏色","嚴重者會引起急性腎衰竭喪命"立刻衝到醫院掛急診,經過醫生診治後才沒有變得更嚴重,我已忘了當時有做什麼治療,但我記得想排尿但好像尿路堵住了,隔天終於排尿卻排出好幾顆沙粒般的小石頭。從此我騎單休息後一定補充水直到排尿。
arch293 wrote:
最近膝蓋有點在痛 有一點擔心


唉呀 阿仁看到你這麼說實在有點擔心
因為感覺你騎車腳太"外八"了一點...
這樣很長期下來 膝蓋兩側用力不平均的結果 很容易會有髂脛束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建議你詳細看一下 這篇

雖然不曉得你現在膝蓋痛的確切原因是什麼
但是養成正確的騎姿是很重要的!--> 點這裡這裡

另外也建議你去找醫生作個檢查 不要因為是小痛就不很在意
有健康的膝蓋才有彩色的人生啊...

minchewu wrote:


唉呀 阿仁看到你...(恕刪)

感謝澤哥的關心
我會盡快改正我的姿勢
不然我看以後
真的要朝攝影界發展了 哈哈
arch293 wrote:
感謝澤哥的關心我會盡...(恕刪)

換成卡踏對正確的騎乘姿勢會有幫助,也不會造成兩腿不正常的施力,對膝蓋的負擔相對減少,可適時補充軟骨素對膝蓋軟骨會有幫助。
轉成攝影界腳還是要顧好,到時才能爬大山拍大景。
再來聯結一篇[分享]經常重踩,當心"膝蓋軟骨軟化症"提前向你報到!!

這個髕骨軟化症 也是困擾我許久的問題
之前籃球打太兇 又常常省略了暖身和伸展的結果...
最嚴重的一次還有膝蓋發炎積水 腫成兩倍大
(醫生本來跟我說可能是半月軟骨破掉...嚇死我)


macg4 wrote:
可適時補充軟骨素對膝蓋軟骨會有幫助...


鄭大你指的是Chondroitin還是Glucosamine啊?
話說回來市面上有賣含這兩種成份的健康食品喔...我是每天都有吃
感覺(真的只是感覺...)是有那麼一點幫助啦
To 阿澤:
我每天都會嗑"Glucosamine Plus Chondroitin" 2~3顆
(每顆含 Glucosamine 500mg + Chondroitin 400mg + Calcium Carbonate 365mg + Vitamin D3 125 I.U)
牌子是"偉大的餓死"(Great Earth) 在好市多購入,忘了多少錢,應該是小朋友有找的價位
我是吃安心的

To 阿仁:
攝影某方面比單車操的還兇...
尤其是遇到會海放攝影師的Model的話
根本就追不上..攝影裝備又不能隨便一丟....
(在阿里山<=>塔山之間的步道,被Model海放的URD...Orz)

還有就是追大景...我跟上山下海團出團,常常是拼24耐的..從日出拍到日落再拼一個日出跟日落
早上3~4點起床,晚上2點睡是常有的事

===
阿文(我又點名了 XD) 在我們前次攻武嶺時有特別提到:
出發之前一天,就要開始一直喝水,把身體的水補充到飽合的狀態 (就是會一直跑廁所),還是繼續喝
在高山上,口渴的感覺會比較遲鈍,要定時主動補充水份,等到覺得口渴就已經太晚了

所以只要是長行程,我都是背4公升(2L冰塊+2L水)的水袋在跑,隨時保持能喝的到水
一個行程下來,通常是喝6公升以上 (平時我一天進水是2~3公升)

到目前為止,最多只有排放過"濃.烏龍茶",還沒排放過"可樂"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