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老天爺的眷顧在 7/26 與車隊約騎前往 九份 的途中,接近 菁桐 的一個大轉彎處,控速不慎
衝向對向車道撞上一輛轎車,整台車斷裂成四截,只有 慘不忍睹 可形容,所幸 車毀人在,
自己只有 屁屁(尾椎)與多處皮肉傷,當然,這也造成我心裡的心疼,因為是 它 救了我,
在事後我不斷的慰撫它(殘骸)時,當下卻沒有一丁點的悔意,滿腦子已經在構思我的第二部車
(真是不可取....

PO上已逝去的它,希望給眾車友一個警惕,上坡可快、下坡要慢,一切小心再小心

↓ 藍色圓圈為斷裂處

過去就讓它過去了,記取教訓最重要,來看看新車吧!(哥倫布隊車架)
↓ 沿用舊車零件:輪組、胎、龍頭、卡踏

↓ 車架有 ISP 及坐管分離兩種版本


↓ 立管處有 COLUMBUS(哥倫布 LOGO 消光黑)

↓ 車架材質非常見的 3K、12K 碳纖維,採用nano複合成型技術,表面呈現類大理石紋

↓ Selle italia SLR Carbon 125g 座墊

↓ MODOLO 簍空座管

↓ 下管下方也有 COLUMBUS(哥倫布 LOGO)

↓ 上管處

↓ 53/39 標準盤(這樣就沒有跟不上的藉口了)、172.5 曲柄

↓ 11速 12/25 飛輪、後變

↓ C 夾、KOOLSTOP 煞車皮

↓ Ringle 鈦合金快拆(重:66g)

↓ 不含卡踏

尺寸 S、上管 52CM、車架 約 900g、前叉 392g、RITCHEY 頭碗 88g、龍頭 Deda Zero 110mm
後夾器固定座、前叉勾爪、後勾爪、變速管線固定座 為全碳纖維材質
試乘心得:
因為才娶回家二天,都還沒有機會正式的與它接觸(在家要低調,不能表現出很興奮的心情

在交車當天短暫的試乘,與第一任 Kuota Kredo 差異頗大,在平路踩踏就明顯可感受到扎實的回饋力,
抽車一小段,輸出的力道沒有被分散掉,轉彎的順暢性也是很優異,只在短暫的試騎就可明顯感受與前任
的差異,這令我非常期待山道、顛坡、高速巡航等路況的體驗。總結,這是一支C/P值非常高的車架,
搭配不錯的輪組與變速系統,更能體驗不一樣的騎乘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