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話說,去年,因為不滿登山車要坐著騎,很累,所以我買了斜躺車
又說,因為腿力不足,原廠68T大齒盤我踩不動,52T中齒盤爬山太重,平路太輕
再說,那個11-34的登山車飛輪齒比實在是很稀疏,常常一檔太輕,一檔太重......
傳說,我用斜躺車跑完了洄瀾300K

以上都是廢話!!! 以下開始吠話

登山車飛輪的優點是什麼?
齒比範圍廣,能涵蓋11T~34T的超大範圍
那....缺點是什麼?
那個齒比真是不夠綿密,常常是降一檔太輕,升一檔太重

公路車飛輪的優缺點剛好與登山車相反過來
能夠有綿密的齒比,較容易保持迴轉速
但是變速範圍相對較小

===
斜躺車是一種比較特別的車種,它..不能抽車...(有誰自願上台示範"用斜躺車抽車"給我看?)
騎這種特殊車款,比其它的直立車更像是在鴨子划水...(所以爬坡時,路人總是覺得我很輕鬆)

在爬坡時,車速只要一掉,原有的檔位就成了重踩,降檔後轉速常會爆增,維持轉速不易
就只好慢慢的龜上山.........
===

在長久的笑想跟計畫之後...我終於同時能擁有 魚(綿密的齒比) 跟 熊掌(大範圍的變速)了

靠的就是.....Sram Dual Drive (搭配Shimano 105 12-27飛輪)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這樣的組合能創造出...嗯........從6.14x~1.28x 的超大範圍
同時能夠擁有等同公路車的綿密齒比

----------------------------------------------------------------------------
...施工過程全數跳過.....因為我都沒拍照,而且從晚上弄到早上..處理一堆麻煩的問題.....
----------------------------------------------------------------------------

車子看起來沒什麼不同,沒有多到數不完的飛輪塔,也沒有誇張的大盤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看看我的""PS手把""....
好像多了一個玩摩拖車的油門轉把...還有5條鋼索 (煞車x2 變速x3)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從"駕駛座"來看........原有的AVID煞把,肚爛A死的3鐵變把
還多了一個.....Sram 2合1 (27段變速把手)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重點...就是......多達30速的後輪.....
(啥? 沒鍊條? 你的眼力真好.....因為快扣還沒到...所以鍊條先晒在一邊)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期待快扣的到來,然後就可以去試車了~~~(8)




同場加映....後下叉支撐式,斜躺車專用駐車架~~~其它車款歡迎訂做(誤很大)

後三角單邊支撐式的駐車/維修架對斜躺車來說不適用
以往在維修時,都是用後輪軸支撐式的三角駐車架

自從裝上了DualDrive之後......這台車就沒得架了 (變速花鼓控制器是經不起折磨的)
所以就多了......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是的....做的很醜.....但是很便宜......
要做的很漂亮...就很貴...
B&Q一個90度彎頭要25元,一個T字頭要30元...一個後架的成本就超過300
用燒的,很醜...成本只要190元

再追加...前輪架...(用燒的..更醜...成本130元)
【分享】斜躺車之 "魚與熊掌我都要兼得" - 90速塔塔加式樣,爆改完成


後記:
幾乎每條線都將近2公尺...真是他喵喵的難搞,還不小心把底盤燈的線給拉斷
搞到後來都壓到1.8公尺以下...彎角變少了,控制也順暢些
但是龍頭的"抬起角"就不像以前那樣大範圍了 (還好也只有上下車才會把龍頭抬起來)
喵的..走線真是麻煩到想吐,內外管都是1.5m以上的長度...
每顆螺絲都用扭力扳手上緊也是麻煩得要死)



60段變速....最大的缺點....很重!!! 非常重!!!
光一顆花鼓就960G不說,還要加上變速控制器,變速把手,額外的線組....總重超過1.3kg....
話又說回來,同時拿著魚跟熊掌...又怎麼會不重呢?

我要完美的 貼.地.飛.行!
2009-04-18 23:55 發佈
給您拍拍手!真是富有創造精神!!
那個最低檔一定很低,像落鍊一樣,那個最高檔可能要陡下坡才踩的動!
言歸正傳,斜躺車就是上坡太慢下坡太快,高速檔也需要低速也不能缺,
版主這一招密技真是好方法啊!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http://tw.myblog.yahoo.com/jw!Wr0v3_iQGRC0YurRCAXJOF
bigyellow wrote:
給您拍拍手!真是富有...(恕刪)

感謝! 大黃兄,

其實最低檔位(46/27/1.33=1.278),
比原廠(42/34=1.235)的重, 但比我第一次改(46/34=1.353)的檔位輕
所以我理想中的大飛輪是28T (46/28/1.33=1.235) 就能跟原廠一樣範圍了
1.278x拿來爬大屯山助航站,可能還是會定桿,不過拿來爬坡度8%的貓空是綽綽有餘 (目前設定即可上貓空)

最重檔位目前是(56/12/0.76=6.14),
比原廠(68/11=6.18)的輕,但是比我第一次改(56/11=5.09)的檔位重
但是...6.14其實還是踩不太動...我的理想是13T (56/13/0.76=5.67)
預期這個齒比會更實用

所以我理想中的飛輪是13-28T (13, 14, 15, 16, 17, 19, 21, 23, 25, 28)
(變速比範圍1.235~5.67)
不過Shimano沒有這樣的配置

Shimano SLX跟Sram都有11-28 (11, 12, 13, 14, 16, 18, 21, 24, 28)
Sram OG-1070也有10速的11-28 (11, 12, 13, 14, 15, 17, 19, 22, 25, 28)

為了這顆飛輪,我列出了5顆飛輪的齒比,算出所有的檔位(好在有試算表軟體),
列出各齒差,各變速比差.....
跟原有的18速還有原廠配置的27速相比之後,才決定用那一顆

希望這能讓我這雙軟弱無力的大腿得到一點解脫
我要完美的 貼.地.飛.行!
campagnolo有13~26 13~29,但是hub body不同的問題很討厭..
那兩個sram 9,10速的11~28我都有用,放在559後輪的baron上,都覺得落差有點大,尤其是9速的.
現在在M5上只有一片34齒的大盤加10速11~28後飛輪,雖然是700C但齒輪比的限制踩到51就沒法度了,
而統計數字顯示這台10速的跑起來卻是自己的斜躺車裏最快的.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http://tw.myblog.yahoo.com/jw!Wr0v3_iQGRC0YurRCAXJOF
Death0602 wrote:
斜躺車是一種比較特別的車種,它..不能抽車...(有誰自願上台示範"用斜躺車抽車"給我看?).(恕刪)


u 哥,誰說斜躺車不能抽車?只要有心,人人可以成食神.....哦不,是只要有心,人人可以抽斜躺車

怎麼抽?


醬抽....有了解呵
giosats2 wrote:
u 哥,誰說斜躺車不...(恕刪)


報告G哥

好像少了一條皮鞭

giosats2 wrote:


u 哥,誰說斜躺...(恕刪)

g哥果然是吃重鹹的...
我們都還在玩愛的小手
你就在皮鞭
bigyellow wrote:
那兩個sram 9,10速的11~28我都有用,放在559後輪的baron上,都覺得落差有點大,尤其是9速的.
現在在M5上只有一片34齒的大盤加10速11~28後飛輪,雖然是700C但齒輪比的限制踩到51就沒法度了,...(恕刪)

我原來一直在9速跟10速之間掙扎
因為換10速,就有一堆東西必需要跟著換,或是可能要換(飛輪,後變,變把,鍊條)
弄一弄不少錢
換9速的話,幾乎是飛輪換掉,其它東西都可以沿用
可是變速比算出來比較之後,還是心一橫直上10速

計算機按了一下,
Mustang原有的設定最重齒比是(56/11)*(451/700)=3.28 (換算成700c輪組的變速比)
與您的M5目前設定(34/11)*(700/700)=3.09 相去不遠

若DuraAce大盤完整,M5的速度確實可以再往上拉
小徑車還是有小徑車先天的限制,沒辦法,
即使動用了DualDrvie+公路車加大計時盤也只能彌補小輪徑造成的不足
M5僅有34T大盤就能踩到51KM/hr,也實在驚人

TBWFH wrote:
報告G哥
好像...(恕刪)

arch293 wrote:
g哥果然是吃重鹹...(恕刪)

giosats2 wrote:
u 哥,誰說斜躺...(恕刪)

....下次請G哥獻身示範.....

大喊:"在場有沒有美女想要操控皮鞭??"


我要完美的 貼.地.飛.行!
Death0602 wrote:
我原來一直在9速跟1...(恕刪)

一開始我也是想用9速就好,雖然已有把變但是未來3條鍊條的消耗將是一大筆開銷,
後來用了11~28的9速飛輪爬坡還是死棋,
沒辦法換上舊的7800 12~27飛輪爬坡反而改善了,也終於爬上85山了.所以定案都改10速.
34齒的大盤反而沒機會重踩,都用轉速堆出來的,乳酸堆積也較輕.
但是高轉速時不像DF雙腿是上下做功,因為施力與2條大腿的質量讓左右的晃動很大,boom也擺得厲害,
所以高速巡航還是要有大的大盤車子才會比較穩定.
M5有考慮新的11速但是最大的11齒飛輪只配到11~25所以只好作罷,老實說只要有11~27就足夠吸引我了.
因為2級的11速還比7900便宜一些.
Life is short, PLAY hard. http://tw.myblog.yahoo.com/jw!Wr0v3_iQGRC0YurRCAXJOF
toyota哥果然是"有練過的",隨便瞄一眼就看出問題在那裡了

仁哥言重了,不然下回u哥要示範 斜躺車 抽車,就請你用愛心小手幫忙抽好

u哥那兩個pvc管設計的真好,搞不好下一次再看到你時,發現你騎著一輛用pvc管燒成的斜躺車唷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