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般網友很常PO上網的估價單標題
PO估價單上網跟網友討論分享 是很不錯的構想
但有多少人都只是在看熱鬧 而以業主本身對估價單的認知又有多少
且標準在那裡...
網友們熱心的回應在加上相關廠商的廣告回應推薦...
有多少人會真正的瞭解到估價單背後的真正的問題?
估價單是否有明確的細項 尺寸 相關用料等等...
有多少人看過現場"腳路怎樣"
有多少人看過施工圖?設計的造型複雜度多高?
基本的工料成本分析你懂嗎?
光比單價你能告訴我嗎?到底要依誰的標準...
左一句太貴了!右一句搶錢喔!在來一句我一坪才做XXX
業主的需求 風格 預算 標準 大家都清楚嗎?
基本的PO估價單訪價當然是OK
但沒有明確的數據參考它有多大的實質意義?
影響估價單的單價原因其實有很多
1.材質的選定:從F1到F3的板材從台製到進口的矽酸鈣板從實木到集成...等一分錢一分貨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有很多人不願意把它套用在自己身上...
2.內部結構的工法:結構之間距比如像天花板的間距是36cm還是45cm
封板後的結構怎麼偷你也不會發現
不一樣的價錢可以作出一樣的東西"眉角"在那相信大家都懂
3.手路的粗細:這是在估價單看不出來的東西你只能多跑跑現場工地的案例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模用
心去觀察工班的素質從現場施工的案例中手路粗細的品質好壞多少可以看出一二(好的工班帶你上天堂)
4.造型複雜度:木作是很活的東西漂亮複雜的造型當然損料的多少就是難免的工也就複雜(厚工成本就高)
5.五金配件:好的五金跟一般的五金往往會差上幾十倍都有 你會拿一般的西德後紐跟進口BLUM比價嗎?
當然影響估價單的單價原因還很多.......
北中南的區域性進料的成本現金85折 開票 月結 包商(設計師)的口碑服務...等等
而一份正常的估價單 最好是有細項的分類注解(加上合約的簽訂)
一式的單位是很抽象的....
而含糊不清的帶過 通常就是日後糾紛的開始
紙上談兵參考參考就好
別太認真...
應該都避免不了遇上這個問題,
我也曾經在自己的blog自我調侃過....
網路公審報價
而這二天在01的這個討論區不也有位網友提出一份估價單請大家幫忙審核,
浴室整間重做,有點貴的感覺.......
有多少網友回覆是閉著眼睛開砲的???
連內容都沒看清楚,
只見標題就開始放槍殺人了........

其實我倒是建議各位同業,
看開點,
選擇適合自己的業主服務吧!!
那些只看的見數字(有些是連數字都看不清楚需要網友幫忙看的....)
與適合自己DIY的族群,
或許本來就不屬於我們該服務的對象,
業主有選擇設計師的權利,
事實上設計師也絕對擁有選擇業主的權利,
強摘的水果不會甜,
只要自己行事光明正當,
自然會有磁場相近與合適的業主上門,
網路上的公審也好,嘴砲也罷.....
視為茶餘飯後的消遣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