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這個個案位於台北市的一個熱鬧街區中,為自陽台進入客廳的標準型住宅公寓平面,本案位於七樓公寓中的第三層,建築平面為雙拼型平面,建築平面前後均設有陽台,內部原始區隔為四房(一套房),二間浴室,一間廚房及一客廳一餐廳,面積涵蓋前後陽台計為35坪。原始屋內狀況因原屋主家中人口較多故空間分配較為狹小且擁擠,物品堆放亦較無系統儲存因而呈現凌亂之象。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本案業主為一對三十多歲之夫妻,家中人口結構由夫妻二人組成,先生係與家人共同經營一間知名度頗高的輕食餐廳,女主人則從事進口鐘錶販售之工作。屋主的需求簡單整理列示如下:

1.希望能將所有物品都收進收納櫃中或儲物空間並以門封閉,期以增益收納機能並降低儲存物品清潔維持的困難度。
2.家中僅有二人使用,故需求一具有更衣室機能之主臥室;另需求一間可作閱讀、單車擺放及會談…等機能彈性使用的書房空間;另外準備一間客房,供友人來訪暫憩之用;但客房並非常態需求,希望能將其適度隱蔽,將其作為一藏匿的備用空間。
3.由於室內坪數不大,希望能將室內色彩單純化,大量使用可透射、反射的基材來進行設計;期望能透過設計的質感,創造一個具有時尚感的居住空間。
4.希望室內所有的空間都能採到光線,讓每個空間在白日使用時能具有一定程度之照明。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這張充滿綠蔭的窗景是這個個案的客廳透過陽台窗所望出去的影像,建築物面前的社區公園,單植了一棵落葉大喬木,三樓的高度剛好可以將整棵樹的綠蔭拉進屋內。第一次到這個基地去勘查的時候,業主尚未與原屋主完成買賣,所以當晚僅能將個案空間的尺寸及照片趕緊現場丈量作業完成,便匆匆與業主一同離開;離開的時候到了樓下,我看到公園中那棵落盡樹葉的大喬木,我佇立在樹前望了好久,心裡好悸動,業主問我看到了什麼?我說:我看到你們可終生享用的美。第二次前往基地,業主已完成交屋手續,那天是春天的午後,婆娑的光線透過枝枒與葉片的縫隙中漏了出來,灑滿了整個公園;真的好美!基地現場原有的陽台窗係以三樘雙開橫拉窗組成,窗戶的玻璃是採用半銀反的玻璃,其讓視覺觀感一直都存在著許多線條與暗沉的觀感,殊為可惜;於是建議業主將窗戶更換施工,期望將季節的更替與時序的美感帶到家中。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顧及業主窗外花台的使用與窗戶玻璃清潔的便利性,我們將窗戶更換成為左右橫開中央大片固定窗的型式,同時玻璃亦全數更換成為強化透明玻璃。因此,夏日午後枝葉搖曳的輕舞與冬晨枯枝引發的觴懷,都一絲不留地全部在這片玻璃後靜靜地展演。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客廳置放電視的壁面,有一道自玄關穿向廚房的橫樑,他是一支樑深達68cm的且其牆內側樑翼寬度達到25cm的主樑,為增加客餐廳收納機能並合客廳電視壁面的整體考量,我們在考量客廳縱深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我們將客廳的主面作成一整面的高門片內層板收納櫃,門面及櫃身經過批土研磨細緻處理之後,利用金屬的珍珠噴漆及epoxy面劑噴塗形成一光面的珍珠漆質感;櫃門及櫃體上,依設計比例留設6mmTH企口縫,並在設計控制的原則下,在門及櫃體上開設不同位置的長形崁縫或手把洞;這些企口縫及開口,一樣是透過批土研磨至光滑平整後噴漆,企圖形成櫃子量體的雕塑感。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依業主的需求,我們將不需要彰顯的客房隱膩在客廳邊側的角落,為達到隱於客廳、匿於家中的"消失的秘室"的觀感,我們將這間客房隱在這整片的客廳儲物櫃後方,透過精細計算分割的櫃門比例與房門所在位置正接,形塑成櫃子後方的密室空間;這樣的結合,除可滿足房間的使用機能需求,更能夠降低出入口及動線穿越的視覺衝突。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為了銜接書房及客房及書房…等三個空間在此交會,及承啟及預告書房外牆型式的變化開端;廚房的入口以整面廚房的外牆作設計考量,利用木作系統將開口側的面,以開口的三邊外緣向開口側拉伸以形成一個三面內縮的入口立面,表面亦使用批土研磨…等細緻處理之後,再利用金屬的珍珠噴漆及epoxy面劑噴塗形成一光面的珍珠漆質感;廚房門改以大片的強化透明橫拉門,以增加與週邊實牆封閉感的對比。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書房在考量視覺的延伸及擴張性,並考量業主自行車放置的展示,我們將書房的L型外牆設計成一片透明材質的玻璃牆;我們將L型兩邊的長度經過加總計算與分割後,裁切成一片片高度及寬度一致的強化透明玻璃;其間再以向互交錯、上下傾銷交錯的設置方式置入天花及地板溝槽固定;透過上方崁燈的投射下,玻璃面形成反光與成影的交錯,猶如鑽石的切面一般不斷的反射與折射形成璀璨的十字光芒。將書房的地面刻意懸挑離開地面10cm高,使得書房的地板與客廳80cm的拋光石英磚得以進行材質的轉換;懸挑的內側埋設帶狀LED光帶,藉由開啟照明形塑一種飄浮的視覺觀感。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本案的兩間浴室屬於較為窄狹的空間,為了適度增益空間的尺度且不致產生過於凌亂之感,本次選用西班牙設計師所設計的亮釉面瓷磚,尺寸為20cmX20cm,瓷磚有兩種顏色及九種底紋的配置,我們選用灰銀色面的瓷磚並採用隨機非對花的拼貼方式;亮銀色紋本身質感有類金屬釉的感覺,其可以適度反射光影亦提供類似金屬面的質感;磚底質紋立體層次明顯,作為地磚亦可增益防滑效果。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主臥房之浴室建築外牆有開高窗,所以在通風及採光的層面上較無問題;但公共浴室因處於所有空間之內,所以其並無機會得以採光;為達成每一房間均能採光之目的,我們在公浴和主浴的隔間牆上方頂端留設一寬150cm高20cm的長方型牆洞,其周邊以白色人造石作一口字型框,其上以寬145cm深12cm厚10mmTH的強化透明玻璃十五片層疊成一長型玻璃片磚(側邊以紫外線膠黏結),玻璃片磚與人造石周邊以中型矽利康填縫;玻璃片磚可將主浴的光線折射進公浴,提供其日間洗手使用之照明;層疊的玻璃片其疊射的非透視性,亦可幫助兩浴室間的隱私性的確保;層疊的玻璃片磚邊緣的綠色質感,亦形成空間中的視覺趣味。去年去東京參訪,表參道安藤的建築作品亦有使用層疊玻璃的水端景,那種似有非有的飄渺感及量感衝突,實是耐人尋味。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主臥室睡眠區及更衣間均採用無面漆之企口實木地板,透過定期護木油的擦拭與浸澤,會給予木地板穩定的品質與天然的氣味;更衣櫃在屋主清潔維持的及反射材質的利用考量下,我們選用靜音玻璃滑軌及10mmTH透明強化玻璃背貼進口深色膜來作為櫃門的材質;選用背貼深色膜得以提供較符合設計預期的色彩考量,另外亦提供玻璃破碎不會四處散落的安全考量。更衣櫃內側設置連續的T5照明,透過單獨開關的切合,提供屋主在不影響其它使用者的睡眠狀態下,可以進行完整的更衣與照明機能。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下面放了幾張去東京參訪時,特別去拜訪的建築物照片,包含台灣最近使用形式語彙非常多的伊東豐雄的TOD’S表參道店及妹島和實的Dior表參道店;其中伊東曾於今年中應邀來台舉辦名為"衍生的秩序"的建築展,在他的論述中,伊東清楚地交待其現今形式語彙取法於自然有機生長的態勢與規則,這個TOD’S的理念亦是海德公園咖啡屋的理念的深層實踐;照片中的那棵枯樹恰可說明其"衍生的秩序"下的形式語彙。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伊東豐雄東京表參道TOD'S)
另外妹島和實的Dior及表參道的LV及香港中環的LV,他們都在共同闡述一個設計面形而上的思考意意。一個傳統上我們認知為皮層的"立面",其深切的空間意義為何?倘若立面僅留存皮層的涵意,那就有可能會一直輪為裝飾的意義,進而在一段時間後令人產生枯燥且乏味的觀感而勢必面臨必需常時被汰換的操作。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妹島和實東京表參道Dior)
倘若脫離皮層的思考,使其產生深意、產生空間的隱喻,她就有可能脫離形式的範疇,而成為一種與空間相連的容器。LV在東京表參道、在香港中環甚或在台灣的店中店,他的立面甚或櫥窗的image,都是企圖創造一種虛實交替且步移景異的視覺觀感;LV前一陣子在全球播映一隻印象廣告,廣告中那種時而模糊、時而清晰又再度失焦的畫面不斷交錯,正給予我們一種動態的空間通道的觀感,而這種企圖就是要形塑且欲補捉記憶的感覺、那種記憶的空間、那種建構在旅途的記憶,所以歷史久遠的LV旅行箱的正當性也就深植在我們的心中。這是一個中心思想非常完整的印象概念,設計者把持完整且清晰的核心價值,進而透過空間設計、影象設計、廣告設計…等多層次層面,完整且成功的建講起讀者心中LV的意象。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東京表參道LV)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香港中環LV)
光影綠蔭  綠景住宅
(香港中環LV)
2008-11-04 1:20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