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家🏠
要開始裝潢時也在版上看到很多裝潢分享文的參考,雖然不是華麗高科技宅,但是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舒適小宅,也想在這邊紀錄分享給大家。
建物
地標:新竹市
格局:3房2廳2衛;室內坪數22左右
因為夫妻倆本身比較喜歡簡約的風格,尤其不喜歡視覺上偏黃的色系,再找設計師的過程中,作品參考就會比較往這方向去看。最後選定設計師溝通後,整體空間我們選用白色為主軸,選用白色油漆(得利-1501特白),搭配咖啡木紋色系、溫潤的木地板(建商附),與全屋4000K的柔和燈光,營造出回家就發懶的舒適、清爽的居住氛圍。
P.S.當初在燈光色系的選擇我們一直很想選在更高瓦數(越白)的燈,設計師一直委婉的阻止我們,不建議使用太白的燈光會像是在辦公室環境,回家就應該要放鬆的環境,現在想想真的是好險有乖乖聽設計師的話😆
📸 照片一|玄關至餐廳一景:入門汙衣區與整面鏡牆

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在玄關處留一個掛外套的空間,電子衣櫥或是有門的衣櫃都行,回家後脫外套給它一個家,就不會隨處亂丟顯得凌亂。
因為女屋主本人偏懶惰,不喜歡經常要開開關關櫃門(或甚至做了櫃門我想我就會永遠的敞開它),所以乾脆做了沒有門的汙衣區,下方平台可作為臨時置物檯,進門隨手放置包包,非常適合日常使用習慣。
汙衣櫃的側邊也就是大門的後方貼了整面鏡牆,當時候在黑鏡、茶鏡之間我選擇了明鏡(也就是一般的鏡子XD)。雖然黑茶鏡比較有氛圍感,不過還是不喜歡看不清楚地感覺,設計師也尊重我們的選擇,完成後不僅方便整理儀容,也有放大空間的視覺效果。
📸 照片二|客廳視角:白色櫃體與電視牆整合

而在櫃體的顏色上設計師給了我們跳色的建議,汙衣櫃內使用灰橡色,外邊則選用與電視櫃統一的雪樹白色,讓視覺上更有整體性。
電視牆的部分,畢竟是小宅我們多用增加收納的電視櫃,配上75吋電視嵌入收納櫃中,視覺乾淨俐落。
電視裝有伸縮壁掛架也可拉出轉向調整角度,如果在餐桌用餐時也可邊吃飯邊看電視~
📸 照片三|廚房細節:高機能電器櫃與操作平台

廚房區域則充分發揮小空間高使用率的設計理念。
我們偶爾會開火,料理台、電器櫃以及餐桌的位置動線上用的很順手也很習慣。
電器櫃規劃兩層另搭配下方抽屜與櫃體提供足夠儲藏空間,櫃內目前放置烤箱與電鍋,下方的櫃位設有拉盤可以將檯面拉出,使用時可以拉出檯面避免蒸氣一直燻上櫃底部,方便取用且避免雜亂。
旁邊延伸平檯檯面也配有兩組插座,未來可用於簡易料理(氣炸鍋),也能作為咖啡備餐區。考量清潔便利性,在檯面連接的牆壁貼有烤玻。(顏色同樣選擇屋主最愛的白色,型號最白色號優白🤣)
檯面上下同樣設有抽屜與收納櫃,上櫃深度與高度都有內縮小於下方櫃子,並在下方做了一件黑色鐵件放置杯子或擺設。整組櫃體視覺不壓迫使用率高。
我們是廚房靠近前陽台,所以選用木百葉窗簾,減少厚重的布感,可遮陽也可讓它透光進來的效果。
📸 照片四|臥室細節:私領域的簡潔白灰咖啡




延續公領域設計邏輯,臥室空間同樣使用白色油漆,臥室床頭延伸整面牆以偏咖啡奶茶色系呈現,營造出簡潔的整體視覺感。衣櫃則選用白色木作或系統櫃,內藏有全身穿衣鏡,巧妙整合功能與空間,讓臥室更加寧靜無壓。
入睡後對於早晨的陽光較為敏感,所以在窗簾的選擇選用完全不透光的三摺簾。很多人會選擇雙層窗簾,但因為我們也較無經常開窗的需求,所以省去了白色透光簾那層。
延續玄關的規劃邏輯,主臥浴室門出來設置汙衣區,櫃體的上下也設有收納櫃與插座,使用吹風機或其他電器也有擺放的空間。洗完澡出來面對全身鏡吹頭髮,都在這一氣呵成。
總結
入住一陣子一切還是覺得很新鮮住得很舒服,所以上來分享順便給自己的美宅做紀錄。
當然還是會有發現可以再調整的地方,但畢竟第一間房子裝修,有些沒想周全的地方也很正常。明確記錄自己的生活習慣再跟設計師溝通,這點蠻重要的。
也因為我們工作性質的關係沒辦法時常去現場監工,基本上特別拜託設計師有方便時幫忙到場與師父溝通監工。最後設計師去的次數比我們屋主還多,非常放心👍
設計師蠻用心的,如果有興趣詳細了解也可私訊詢問,她較多接桃竹苗的案子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