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本來我是想寫開箱文的, 不過太太真的不喜歡家裡的照片曝光, 所以為了尊重她的意見(不然以後日子不好過), 我就改寫分享文. 另外加了一些我可以分享的照片

首先感謝我們的設計師和施工團隊, 幫我們打著了我們理想的家, 並讓我們在French Design Award 2024得到鉑金獎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曾經有看過一位網友寫過”人人心中都有最理想的「家」,不管是上班族還是事業有成者,都有屬於自己對家的追尋與夢想。而不管預算多少,每個人都是竭盡所能地往夢想邁進” 我很認同這句話,畢竟,"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而這篇文就是我和我太太如何打造我門理想的「家」

文真的很長,畢竟這是我門花了24個月裝潢的點點滴滴。。。

我文筆不好也對設計一竅不通,無法像其他網友一樣介紹設計的理念。基本上我們只知道喜歡或不喜歡也從來沒問設計師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我們相信專業)。

===前言===

首先,解釋一下,我離退休的年紀還有一段時間,只是,從出社會租屋到買房,我已已經搬家10次以上了,希望這次能住到我退休,所以會以長住作為考量

雖然這不是我門第一間房子,不過我和我太太真的是裝潢的小白。第一間是套房,所以沒有什麼裝潢(連天花板都沒做)大致上都是以Ikea/Muji 家具為主。第二間是2+1房的新大樓,建商附了Cleanup廚具,Toto衛浴等,所以只需要簡單的裝潢,當時預算有限所以找了系統櫃廠商,他們有提控簡單的設計,就這樣,我們都聽設計師說的,連家具都是他帶我們去挑的。當時也不知道上01或PTT做功課。

現在這間是新的毛胚屋,一切從零開始,才知道原來裝潢真的不簡單。我們2021 年10月左右交屋,可是建商在2021 四月時就建議我們開始和設計師談,依他們的經驗,通常一個案子來來回回要7個月。當時我還跟太太說哪裡有可能需要那麼久,結果薑還是老的辣,我們設計加上報價從2021五月弄到2022 二月才確認(9個月),然後3月開工,工期15的月(中間也碰到缺工缺料)

也說說為何選林口,主要是為了小朋友唸書可以省下通行時間。另外我從小住國外,30歲才回台灣,喜歡環境乾淨整齊,所以選擇了林口。至於林口的交通問題,我都在居家辦公,需要進公司也可以選避開塞車時段。我和太太平常也都開車所以影響不大。潮濕的問題就由全棟除濕來解決

===入正題===
因為不想被當成業配文,我會列出品牌,網友可以自行搜索供應商。

格局 -

一開始是有規劃客房,討論過程中,設計師建議我們,如果不常有客人來過夜,沒必要「浪費」一間房當客房。可以設計成多功能房,有需要時也可以當客房。後來我們想想,我們好像也不會有那麼多客人,就把書房設計兼客房功能。有必要時,也可以在合式舖床墊/充氣床。

地下室 - 視聽室/Home Bar、廚房
1F - 客廳、庭院
2F - 書房(兼客房)、太太的小菜園
3F - 小孩房
4F - 主人房
屋凸1 - 多功能空間、洗衣間
屋凸2 - 合式、休閒空間

屋況 - 毛胚

==規劃過程 (大方向)==

【室內設計】

首先非常感謝我們的設計師,在整個案子上非常配合我們,也教了我們不少東西。我們的設計師是純設計不接工程。設計師走的應該是現代風格,以neutral colors 為主。設計上也用了很多鏡子和鐵建做裝飾。在談的過程也學到很多東西,像是魚菜共生、用藝術塗料來取代石材(為了減輕重量)、全屋軟水等等。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這些。順便一提,我們的設計師很喜歡用霧面的磁磚/石材,他覺得亮面雖然看起來比較大氣,不過也比較俗氣,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霧面會有一種比較溫暖的感覺,比較適合居家。

【智能環控系統】
這是我花比較多時間比較的。之前的房子,我有用Google Home做了一些基本的環控,像是電燈和冷氣,所以新家也一定要有全屋的智能環控。這次需要包含所有電燈,冷氣系統,窗簾,電動門,灑水系統,雨遮,PM2.5偵測器,除濕機,空氣清淨機,冷熱交換等和全棟的影音系統。首先,我決定用有線的系統而非無線。因為之前就是用無線,不管你佈置再怎麼好,還是會碰到訊號斷訊、干擾、不穩定等狀況。再來我希望是一些國際品牌,所以光這兩點就刪除了像Fibaro和一些國內系統商(不是說Fibaro不好,只是它不符合我的需求)。最後考慮的的有Crestron, Control4和Legrand/Vantage (這也是品牌大到小的排列),也陸續請三家來提案。

最先剔除掉的是Control4
優點
- 他們家的app介面最漂亮也最容易使用
- 聲控支援Google和米家

缺點
- 按照美國網頁,Control4的系統是可以控制全棟的影音,可是台灣代理提案時,這部分的硬體是交給另一家廠商做。我擔心將來有責任釐清問題,比方說Control4 app無法控制AV,哪是app的問題還是硬體問題?也就是多頭馬車
- 他們的電燈開關面板是用Philips Dynalite。外觀我不是很喜歡(勉強可以接受)
- 如果聲控要用Siri,必須加bridge

不過dealbreaker還是第一點

Crestron
優點
- 系統穩定度最好,評價也是最好的
- 支援BASALTE 開關面板和其他配件,真的很漂亮

缺點
- 三家中最貴 (HVAC 三家都用Coolmasternet的bridge, 可是他們最貴)
- App介面比較老氣,沒有Control4好
- 沒有rain sensor,必須我從外面買,他們儘量整合
- 聲控只支援Alexa, 台灣Alexa不好用

Legrand/Vantage
這牌子因該大多數人比較少碰過。Legrand 是法國做home automation的品牌,Vantage是美國一家做lighting control的, 後來Legrand收購了Vantage

優點
- 支援Siri聲控(我們基本上以Siri為主)
- 完整的網路規劃
- 完整的solutions, 包含rain sensor、PM2.5偵測、影音整合等
- 控制面板 用BTicino Living Now (沒有Basalte好看,不過可以接受)
- 人員配合度極高

缺點
- App 完全客製化(這要看寫程式人的功力)
- 公司/品牌比較小
- 跟我們接觸的是大多是技術人員,所以提案沒有像另外兩家做美美的PPT而是直接畫迴路圖提案

我們最後選了Legrand/Vantage

家裡全部燈/冷氣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樓成全部設備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與HomeKit結合, 設定automations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音響/影音設備】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我對音響根本一竅不通,是爬文後發現別人都有那種很大的主喇叭,中聲道等等,才想對喔,我怎麼沒規劃這一塊,之後就開始跑去「試聽」,開始學人聽著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對,就是無間道的那首曲子)。

一開始聽Dynaudio(忘了那個系列的), 後來又去試了Bowers and Wilkins 的702/703,原本我想到下單了(1。因為再過一個月就要漲價,2。我買東西就是那麼衝動)不過那家店(在南京東路上)真的很奇怪。我在店裡,老闆(?)用紙筆寫了價格給我(不止喇叭,是全部設備包含一樓和戶外喇叭)我說回去想想。過了2天,我line他說我確定要買了,可以給我報價單嗎?老闆卻說因為他們的價格「比市面便宜很多」所以要簽約了才能給報價單(第一次聽過這種事,可能是我認知問題),當下感覺怪怪的,就決定再找一家。結果找到了另一家B&W的經銷商,我在Line跟他說我要的產品,不到一天他就line我報價單,價格比南京東路那家還便宜。我後來想說還是去那家店看一下吧(在土城)

到了那裡老闆人很好,跟我解釋很多也開始問我我平常比較多聽什麼音樂,看電影多還是聽音樂多等等,如果我不是真的以聽音樂為主,我可以用崁頂式的喇叭就好。說的也有道理,我主要是看電影,聽的音樂也是hip hop,所以最後還是買了B&W 不過是CCM7.3系列。這樣也不會擋到B1的view。當然也買了屏幕,投影機,戶外喇叭等設備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呢?因為我覺得最好的並不一定是最適合的,買到適合你使用的才是最好的。


【住家儲能系統】
不知道這幾年的停電對大家有沒有困擾?因為我家有收藏紅酒,還有好幾台冰箱,所以停電將會是對我門造成很大的困擾。一開始有在看發電機,可是體型太大,還要準備燃料。太陽能也不太適合,因為屋頂的面積不夠大,無法提供我們需要的電力,加上林口太陽不是很強。就在要放棄(任命?)時,有一次和鄰居討論裝潢時,聽他們提到家用儲能電池系統,才知道有這樣的系統。上網查了才知道原來Tesla Powerwall兩年前在美國就很盛行(可惜Tesla Powerwall台灣並沒有引進)。還好台灣還是有幾家公司做類似的系統。後來就找了三家住家儲能系統公司來評估(飛碟UPS,奇岩綠能科技,和台朔電池)首先,三家評估後的結果一致,因為我家幾乎每城樓都有一的電盤,如果要做到全棟不斷電,這要耗費很多空間,成本也會過高。所以後來我們決定只做B1。原因是紅酒櫃和機房都在B1,真的停電時,B1就會成為我們的「避難所」,全家人可以移到B1,生活作息也不會受到影響。我們的需求是,除了大型家電,像是冷氣、烤箱、全日交換器等以外,其他的一般插座、燈、冰箱、紅酒櫃等都不能斷電。

三家的價格大同小異,我們評估了他們的供電量、效率、保固等,最後選了奇岩綠能科技


【家具/地毯/床墊】
這是我最頭痛的。對家具/地毯,我有3個需求 - 外觀,質感和品質

從01和PTT上學到,家具的水真的很深很深。加上我之前只買Ikea/Muji 家具(因為價格透明)。上一間房子是跟設計師一起去選家具,也都是設計師在跟他們談價錢,不記得正確數字不過感覺成交價是開價的3-4折。另外我對家具/家電還蠻排斥中國製的,然後又看到網友常說,很多黑心店家都拿中國製的說成台灣製。我們本來只想要在家具行買一些台灣設計的家具或是複製品。跟設計師去了一家家具行以後,發現,他們的設計也不是很喜歡,即使是複製品,也怕做出來的質感不好。之前就有看到一位網友開箱一張複製床,剛好我也有在看那張床,所以就認真看了那篇開箱文,不過那張複製品實拍的照片真的跟本尊差蠻多的,顏色、細節都不對。後來也有去了Cassina,Poliform,和一家做進口家具的店看了進口家具,最後確定還是一分錢 一分貨,加了點錢買了進口家具。小孩房太太決定以iLoom的家具為主。

地毯我也是覺得水很深。拿了設計師給我們的地毯建議書,去了Ikea和Hola逛逛,不過真的 不知道要怎麼選,還是覺得需要專人介紹。後來得知幫我進口家具的公司也有進口地毯索性就也跟他們訂購。專員介紹了一的品牌叫Limited Edition, 聽他們介紹,這品牌的CP值比其他品牌高。最後主臥室和視聽室我門選了Tencel 地毯,客廳和書房我選了馬毛地毯(雖然他叫馬毛,其實是牛毛做的才對)。視聽室是選了Minotti Dibbets Barcode 地毯

床墊我們鎖定Simmons,不過是找美國平行進口,因為我們要的尺寸是Eastern King(並非California King)。這尺寸台灣總代理沒帶,台灣總代理只有California King. 我們上一張床墊是 Sealy 雷諾瓦。這款偏軟,一開始睡的時候覺得很舒服,不過久了就會開始腰酸背痛(這真的看個人),所以這次 想找中等硬度的。去試躺後,太太覺得K-class 偏軟(跟我們現在的差不多),所以最後選了C-class。

以下是家具清單
B1 (視聽室 / Home Bar)
  • Gioregtti Hug (Walnut/Pella Plus)
  • Giorgetti Magica Side Table
  • Himolla 4950 (leather)
  • Muuto Relate side table
  • Meridiani Ralf side table
  • Bonaldo Mida Too Bar Stool
  • Minotti Dibbets Barcode

B1 (廚房)
  • Sovet Slim Extensible (ceramic top)
  • Bonaldo Mida Chair
  • Bonaldo Miss Mida

1F (客廳)
  • Walter Knoll Grand Suite (Leather Cashmere)
  • Henge Vertigo Sofa (leather cat 300)
  • Baxter Jorgen Little Armchair
  • Eames Lounge Chair
  • Porada Pausa Side Table
  • Baxter Verre Particulier Small table
  • Walter Knoll Oki Side table
  • Cassini 1949 coffee table (marble)
  • Flos Arco
  • Limited Edition Pinto Stable

2F (書房)
  • B&B Sake (leather Kassia)
  • Gioregtti Mobius Wingchair (Saddle leather)
  • Gioregtti Mobius pouf (Saddle leather)
  • Porada Jok
  • Vitra Grand Executive Lowback (72 Snow)
  • Limited Edition Cubic Silver

4F (主臥房)
  • Bonaldo Cuff bed (A05)
  • Simmons C-Class (Eastern King)
  • Limited Edition Astral Blue Stone
  • Dedon Mbrace Lounge Chair
  • Dedon Porcini Side Table


【廚具】
這方便我們花了最多時間看了很多品牌。有櫻花,Cleanup,TLK(櫻花代理的號稱義大利品牌),Leicht 和Valcucine等等。說真的最喜歡的是Valcucine,可惜他真的太貴了。弄到好要350萬。和太太討論後決定用TLK,然後把錢用在其他的地方。

櫻花代理的TLK是建商介紹的。TLK目前好像只和建商合作。因為建商和他們配合很久,也沒出什麼問題,所以我們決定用它。可能是我運氣不好,跟TLK發生了很多很扯的事,當我問建商時,他們說之前都沒發生過,我是第一次(還真的是有夠倒霉的)第一件事,我們一年半前就簽約好了,中間也沒有改圖,也跟他們簽訂4月要進場。結果櫻花(為了省運費?)將我們2月就做好的櫃子和另一個還沒做好的案子併櫃,導致我們的櫃子延誤了一個月!後來我們下了最後通牒,給了他們一個期限,如果貨還沒到我們就要解約,結果他們當然是想盡了辦法,在最後一刻趕上了。以為這樣就沒事,可以如期交屋,結果。。。發生了第二件事,我們簽的合約,簡報上明明顯示是LED燈條,結果裝上去的是崁燈。最氣的是,業務說他有發現錯誤可是沒跟我說還是硬裝了上去。感覺就是想裝了上去後,因為屋主怕麻煩,一定會接受(就好像你訂的是X6但交車時給你X5,然後跟你說引擎是一樣的,你能接受嗎?)

不過他們錯了!我絕不妥協!當我發現後,叫他們馬上停工,並在限期內,換成對的原廠上櫃(想必不可能),不然就是全部拆除然後解約,退訂金。業務和他的主管打死不同意,然後開始情緒勒索,當情緒勒索行不通時,就硬拗,說工程圖沒有只寫原廠LED,他們是照工程圖施作,所以簡報只是示意圖。我聽了只說「好,那請你去跟法官解釋」我本來已經準備提告了,律師函都寫好了,建商最後找了櫻花的高層出來談,櫻花可能怕失去建商這大客戶,所以最後妥協了,無條件拆除,訂金全退,另外,因為他們造成我一些而外的費用,都有他們出。最後廚具我找了一家我認識的業務,終於在我入住後把廚房弄好了。


【衛浴設備】
提醒大家,馬桶一定要去試坐。以前房子是建商配的Toto一體成形舊款的Neorest(坐起來很舒服),所以本來這次想要用NEOREST NX2 (工程可以拿到牌價的6成)。可是去試坐後明明尺寸跟家裡的一樣,不過坐起來就是不舒服。後來又去試了INAX和Kohler,結果選了Kohler Eir 。其他淋浴,臉盆,龍頭,就用了基本Toto款。不過主臥室,就稍微小小奢侈一下用了Axor連噴頭,花灑, 龍頭以及Kholer的臉盆和浴缸。


【冷氣/除濕機/空氣清淨機】
這個選擇比較「單純」因為要跟智能結合,要有「雙向回饋」- 就是不管從冷氣遙控器還是聲控等設定都會顯現在平板上,所以只能用VRV/VRF 系統,選項只有大金、日立和三磷工業。之前家裡是用大金不過買到機王。房間的室內機不到一週就漏水。雖然他們有整台換新的給我們,之後也沒事了,不過還是怕怕的。另外,大金的常有霉味(不過聽說其他牌子也會)。反正這次選了日立的VRF 系統。然後也選了日立吊隱式除濕機。剛好日立除濕機有一款是有加空氣清淨的功能,這樣結合智能偵測,就可以依照溫度、濕氣、PM2.5自動控制冷氣、除濕機、空氣清淨機

冷氣 - 日立VRF系列
全日交換器 - 日立 KPI-252Y
吊隱式除濕機/空氣清淨機 - 日立 RDI-640HH


【燈飾】
基本上我們用的是崁燈和燈條不過還是有一些吊燈。設計師是建議我們用喜的燈飾,好想品質比較好,價格比進口便宜。不過因為小孩房沒有我們要的造型所以小孩房的吸頂燈是18Park的。一樓的落地燈,也沒在喜的燈飾找到喜歡的,所以後來用了Flos的經典Acro


【窗簾】
窗簾的布料和顏色基本上都是設計師選的。不過為了配合智能,全室採用電動簾。B1-R1是用了Coulisse的馬達。R2因為選用了風琴簾,最小的那面窗,Coulisse沒有那麼小的尺寸,所以R2用的是Hunter Douglas的風琴簾


===B1-2F樓層介紹===

【1F 客廳、戶外庭園】

客廳整體的感覺, 設計師是採用一個開放式空間。客廳設計了一個小吧台。這樣想喝東西不用一直往B1跑。吧台下搭配了 Sub Zero 飲料櫃。主沙發是 Walter Knoll Grand Suite。雖然Walter Knoll在台灣雖然沒有很高的知名度,不過它也算是世界頂級的百年家具品牌。更重要的是,我們試坐了很多沙發,太太比較喜歡這張。茶几我們選家具是剛好那時後又流行起low-profile coffee table,也覺得這張茶几很特別,就選了它。落地窗前椅子,設計師建議用無背的長凳。這樣不會當道庭院的view,反過來坐也可以看到庭院。它附的長枕靠起來也蠻舒服的。電視是做隱藏式的。想看電視時,就可以開啟電動門。電視強和電動門一開始是要用岩板。不過後來為了減重(怕太重就可電動門容易壞)就該用了藝術塗料


我喜歡美式的grill,所以特地在庭院建設了一個屋外烤肉區。看SZ紅酒櫃時也順便看了Wolf的戶外烤爐(Sub Zero & Wolf,SZ 是冰,Wolf是火)後來開始網路上做功課發現Wolf的戶外烤爐不是自己生產的而是找Twin Eagles貼牌(室內火爐才是Wolf自己生產)。然後我去看了Twin Eagles牌子的烤爐,他們果然有留一手,最好的那台並沒有給Wolf貼牌。我就找了美國代購 Twin Eagles - Eagle One 36吋+side burner。 雨遮的部分, 因為想座活動式的, 然後必須和智能結合, 打開時還要有LED燈條, 所以選了Somfy 戶外電動雨遮. 因為有做跟智能結合,我們有加了水滴偵測,只要一下雨,雨遮就會自動局部打開遮蔽烤箱(怕容易髒), 雨停了也會自動收起

[1F 客廳、戶外庭園設備清單]

  • Sub Zero SZ-DEU-2450BG 飲料櫃
  • Walter Knoll Grand Suite (Leather Cashmere)
  • Baxter Verre Particulier Small table
  • Baxter Jorgen Little Armchair (Leather Kashmir Azure)
  • Cassini 1949 coffee table (marble)
  • Henge Vertigo Sofa (leather cat 300)
  • Eames Lounge Chair。這是經典。應該不用介紹了
  • Walter Knoll Oki Side table 的邊桌
  • 電子壁爐。它是有加熱功能的
  • BTicino Living Now 的電燈開關
  • BTicino Living Now 的插座
  • 地板是用了320x160cm霧面的薄板磁磚
  • 日本的Terada地插
  • 比利時 Limited Edition Pinto馬毛地毯。雖然叫馬毛,它真正的材料是牛毛才對
  • Flos Arco。又是一個不需要介紹的經典
  • Nomon Mini Bilbao wall clock. 這不只是時鐘也可以當裝飾。雖然叫做Mini,不過這時鐘也有70cm
  • LG OLED83G2PSA搭配B&W CCM7.5S2崁頂喇叭,B&W PV1D 重低音喇叭和YAMAHA RX-A4A 環繞擴大機
  • iPort Luxe wall station 充電
  • Twin Eagles - Eagle One 36吋+side burner
  • Somfy 戶外電動雨遮

1F-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3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4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5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6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7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1F-8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電動雨遮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B1 視聽室 / Home Bar】
設立一個home bar是我的夢想(終於能實現夢想了)地下室有一個大空間, 我就把這個空間做為視聽室和home bar 因為我有在收藏紅酒,所以對紅酒櫃很重視。之前家裡用了Sub Zero 24吋undercounter 的酒櫃非常滿意。主要是,溫度、濕度控制非常穩定,靜音,沒有任何問題,所以這次一樣選了Sub Zero的酒櫃

那home bar怎麼能少了生啤酒呢?不過台灣提控生啤酒設備給住家用的真的很少。我有考慮用Heineken的BLADE,可是他們只提供給營業場所(那時候問是這樣),如果從美國買(美國一推)又怕後續使用維修問題。不過最後我找到了一家,也順利完成安裝。

視聽室的部分, 一開始是想買home theater seats,像是那種電動,有杯架可以手機充電的那種(比如https://4seating.com/seatcraft-your-choice-palladius-home-theater-sofa),不過後來放棄了。一是覺得它不是很好看,二是台灣買不到。如果從美國或是淘寶買,將來怕有維修問題,畢竟它是電動的。所以找了很久,總算找到一張頭部、背部、腳部都可以調整,也不錯看的。再加上一些邊桌,一樣可以達到home theater seats的功能

[B1視聽室 / Home Bar 設備清單]

  • Sub Zero 30吋寬的紅酒櫃(SZ-ICBIW-30) x2
  • Himolla Lounger 4950 (Leather Stone)
  • Muuto Relate side table
  • Meridiani Ralf side table
  • 主沙發旁邊的單椅是Giorgetti Hug (Walnut/Pelle Plus 9305)
  • 加上Giorgetti Magica 的邊桌 (Walnut/Pelle Beige)
  • Square Off Kingdom電子棋盤。它可以跟電腦或是連線和其他人下棋,當「對方」下一步棋時,棋盤上的棋子會自己移動
  • Minotti Dibbets Barcode 地毯 (50% wool / 50% Tencel)
  • 投影機是JVC DLA-NZ8 8K雷射投影機
  • Bowers and Wilkins 9.1聲道環繞音響 CCM7.3S2崁頂喇叭(主聲道/中置)、CWM664崁頂喇叭 3 對(天空+環繞+後環)、PV1D(重低音喇叭)搭配YAMAHA RX-A6A 環繞擴大機 (放在機電櫃)
  • 日本菊地SE-120HDCW 電動布幕
  • 奇岩綠能科技的儲能電池系統。一共有兩組,一組可以供15KWh的電
Bar-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Bar-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Bar-3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B1 廚房】
一開始是打算用Bosch 8系列的洗碗機、蒸烤箱、微波烤箱和暖盤機。因為我們都喜歡做西式料理,所以會選比較好的烤箱。原本都請廚具廠商報價了,就在簽約的前一刻,機緣巧合下,看到國外有YouTuber 介紹Miele新的DO Oven,對它非常有興趣,就開始研究了DO和Miele其他的產品。後來決定把Bosch 烤箱,蒸烤箱和暖盤機改成Miele的。可是台灣總代理還沒引進DO Oven所以最後找了代購然後請廚具商安裝。洗碗機我繼續用Bosch 8系列。因為洗碗機怕後續有維修問題所以就沒代溝了

冰箱我原本考慮用Sub Zero 或是Liebherr 崁入式的。不過崁入式的深度只有60cm所以容量較小。如果要容量大那就會犧牲很多空間。太太習慣日/韓系的冰箱也喜歡容量大的,所以我們後來還是選了韓系冰箱

[B1 廚房設備清單]
  • Miele 60cm Dialogue Oven - 它可以「感應」到食物的內側,然後做適當的調整。不過這台當時台灣還沒進,所以是從國外買的
  • Miele 40cm 的蒸烤爐。這台也有sous vide 「舒肥」的功能
  • Miele 27cm 暖盤機
  • Bosch 8系列全嵌入式洗碗機
  • LG SIGNATURE InstaView 冰箱
  • Smeg 烤麵包機
  • VOCA廚下加熱器
  • HANSGROHE73837 Aquno Select 廚房龍頭。中間花灑出水適合用來洗水果
  • 餐桌是 Sovet Slim Extensible (ceramic top)。因為家裡才3個成員平時不太會用到太大的桌子,所以選了125cm的桌子. 如果有朋友來用餐,餐桌可以延伸到170cm
  • 喜的燈飾HUAN 吊燈
  • 餐桌椅是Bonaldo Miss Mida / Mida Chair。主桌椅是Miss Mida(有手把)其他是Mida chair
  • 中島旁邊裝了一條EUBIQ移動式插座。有需要時,把插座插上去就可以用了
  • 全家的控制就是透過這台iPad,B1廚房是透過iPort Luxe base station (iPad 桌上架)充電
  • 燈的開關還有插座面板是Legrand旗下的BTicino的Living Now系列
Kitchen-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Kitchen-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 書房(兼客房)、太太的小菜園】
2F 的設計用途是做為書房, 小客廳,和小花園。2F有一個大露台(陽台?)。建商原先的設計是放一個戶外浴缸,不過浴缸我們用不著,就改成了魚池,另外太太喜歡種種植物,所以設計師就建議可以做魚菜共生。還有另一個設計師的巧妙設計,B1和1F規劃為「公共空間」,地板採用磁磚,3F以上為「私人空間」地板選用了木地板,而2F則是用了一半地磚,一半木地板,做了一個分界點,把「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做個區別。設計師為了不阻擋對外的view,建議書桌用玻璃材質,所以書桌是訂製的。書桌底部也做了軌道,如果需要多人討論時,可以把桌子來出來當小會議桌 (以後小孩找同學來家裡寫功課就可以拉出來了)。書桌椅選了低背的,主要也是不要擋到視線。櫃子裡有一台隱藏式冷藏櫃,方便放飲料/牛奶

[2F 書房設備清單]
  • B&B Sake (leather Kassia)
  • Porada Jok邊桌
  • Gioregtti Mobius Wingchair /
  • Gioregtti Mobius pouf (Saddle leather)
  • Limited Edition Cubic
  • LG OLED65C2PSC
  • Sub Zero SZ-ICBID-24RO
  • Vitra Grand Executive Lowback (72 Snow)
  • iPort Luxe wall station 充電
  • 燈的開關還有插座面板是Legrand旗下的BTicino的Living Now系列
  • 戶外魚菜共生設備
2F-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3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4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5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6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2F-7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3F以上就不多說了, 基本上就是臥室, 遊戲間, 和合式

3F-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3F-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4F-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4F-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4F-3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4F-4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4F-5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4F-6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屋凸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屋凸2-1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屋凸2-2
【分享】法國設計獎 - 林口「智能退休宅+Home Bar」設計與規劃




以上是24個月的規劃,設計,與施工. 圖不知改了幾次,材料板也是。不過最後出來結果是我們非常滿意的.
2024-11-27 15:16 發佈
太強的分享文,五分奉上。

不知樓主是否有空可以再細談智能家居的部分,大概有哪些使用情境、設備如何自動化連動等等
ziron wrote:太強的分享文,五分奉...(恕刪)

我盡力吧IOT的部分再說的詳細一點(文筆真的不好,請見諒)

首先這是我們有連動IOT的設備
  • 全室的燈
  • 全室冷氣
  • 吊隱式除濕機(這有具備空氣清淨的空能)
  • 電動雨遮
  • Rain sensor
  • 車庫門
  • Motion sensors
  • PM2.5 和溫度測試器
  • 電動滑門
  • 全室AV(含電視和Apple TV)
  • 電動窗簾

先談談自動化的部分,有分成backend和frontend。Frontend是透過Apple HomeKit。最大的不同就是backend是一些不是native HomeKit的設備,所以任何修改需要SI後段改。Apple HomeKit就能隨時自己修改

Backend
  • 偵測下雨時,雨遮會自動打開
  • 雨停了自動收起 (下圖, APP 的rain sensor介面)

  • PM2.5過高時,空氣清淨功能打開,PM2.5緩和後關閉 (下圖, 目前全室的PM2.5)

  • 濕度超過60%自動開啟(這在林口很重要),濕度正常後關閉 (下圖, 目前全室的濕度)

  • 自動澆水
  • Motion sensors的燈開的時間和亮度(比如白天不開燈,半夜廁所亮度30%之類的。這市面上的motion sensor應該都做得到)
  • 機房(因為設備都集中在這裡)溫度過高自動開冷氣。降溫後再關閉 (下圖, 目前機房的溫度)


Frontend
  • 早上固定時間打開窗簾(平日假日不同時間)

  • 臥房以外的冷氣/Dyson電風扇半夜固定時間關閉(因為我很常忘記關冷氣)

  • 每天固定時間開2F花園的UV燈
  • 如果沒下雨,每天sunrise固定開一半雨遮(不然太陽直射)然後sunset收起來

  • 每天固定時間把視聽室和廚房的門打開,讓掃地機器人通過(因為自動門不支
  • HomeKit所以廠商有寫了一個bridge)

  • 颱風天,如果預測風速超過莫級速,就自動把車庫門打開。我們是面風,如果颱風車庫門沒開,有可能被吹壞。上次颱風鄰居車庫門就被吹壞了

  • 固定時間把一樓窗簾關起


情境的部分
  • 睡覺模式,調整冷氣,關燈,關窗簾。小孩房會播音樂

  • 看電影模式(B1)。開打投影機,螢幕,把視聽室的門關起,和關燈
啟動看電影情境
影片結束情境

  • 看電視模式(1F),打開滑動門,打開電視
1F 電視啟動
1F 電視關閉

  • Cooking模式,開燈把廚房門關閉
  • 出門模式,就是把燈、冷氣都關閉
其他
AV 超空全部在iPad上,所以我們不需要用到遙控器。一台iPad就可以控制家裡全部的設備

因為一台Apple TV只能支援一台電視,我們有6台電視。所以我們用了4台Apple TV 然後把他們串聯在一起。也就是一次可以最多4組人同時看電視。也不用綁定哪一台Apple TV是哪一台電視。比如我在一樓看電視,可以選任何一台Apple TV。這好處是你每台Apple TV可以有不同的帳號。比如,一個是美國的帳號,另一台是台灣的帳號。他們能下載的app會不一樣



這是一些我們常用的. 因為大部分的設備都有串聯起來, 以後想加甚麼功能, 就方便了, 有擴充的空間.

給你參考一下
ziron wrote:
太強的分享文,五分奉...(恕刪)


恭喜樓主

這大概是我在01看過最美的透天豪宅了,超棒的!!
oculata wrote:
恭喜樓主這大概是我在01...(恕刪)


謝謝。因為真的不想再搬家了,所以一開始有下了很多精力。從0到有,也花了2年時間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