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間屋況30年的老透天,是個前低後高的建築物,所以其實格局上蠻特別的,實樓地板大約50坪(扣掉一些樓梯、前庭等),早期是在地建商跟著學區附近開發的,外觀其實就...蠻有當年特色的。當時看上內部空間的潛力,加上與家人相鄰的優勢才決定購入。
原屋況是一成屋無裝修的狀態,加上久無人居其實漏水、壁癌、窗戶破損、膠條脫落等問題都已經蠻嚴重了。
因為也是我們第一次裝修,所以也當作一個紀錄過程~圖跟文字可能比較多請見諒~
先是客廳區的狀態
- 客廳區窗台壁癌
- 客廳區天花壁癌
- 窗戶膠條老舊、壁癌
- 壁癌程度
- 客廳挑空區原況
再來是廚房區跟一些臥室空間,其實就是整間都在漏水啦~



- 廚房區窗戶老舊
- 太太不喜歡的小口磚
- 已經被白蟻吃得差不多的臥室裝修
- 窗角崩落
- 天花漏水
鑑於購屋時已經花了不少預算,因此在裝修上我們也採取重點整理,因為屋況屋型也比較特殊,所以找了設計師一起跟我們討論、設計。在此也謝謝設計師的幫忙,在有限的預算中幫我們整理出一個舒適的窩



裝修施工重點:
1.前庭門面整理、大門換掉(原來是白鐵門)+電子鎖
2.全屋壁癌、漏水健檢+大整修
3.客餐廳天花、地板重新整理、設計
4.全屋衛浴、廁所空間整修
5.主臥裝修
6.屋頂洗衣房整修
主要就是這六大項,家具的部分請設計師提供一些想法,當然我們本身也已經看好了部分家具、燈具等(還有一些親友贊助


讓我們先看設計師整理的圖吧~

格局如上,主要還是整理客廳、跟臥室空間。
從設計師幫忙丈量的現況平面圖來看(因為真的有點複雜,當下看時還有點霧煞煞

- B1->1F(其實就是一樓)
- 2F->4F
從圖中可以看到B1跟1F好像是兩層樓,其實因為房子剛好位於一個山坡旁,有一個蠻明顯的高低差。變成車庫是在地下室(其實還是在地面層)
1F戶外則是當時建商已經規劃成小花圃,這邊也是我們猶豫要不要買的點,因為回家需要爬樓梯


這樣的格局也意外導致客廳有一個很大的挑高(請看第一張照片),這是一個蠻特別的空間感,設計師也提到一般住家也比較少有這種挑高格局。因此這也是我們這次老屋翻新花最多力氣做設計的地方~
2F是餐廳及廚房空間,認真說起來其實算是1F的閣樓(應該是這樣形容吧?),原屋況是將廚房及餐廳隔開,在樓梯旁還有一個小客衛。
不過考慮到我們家不開大火,和設計師討論後將這邊都打開,讓空間寬敞一些,去補足被壓縮的樓高。
3F是起區空間、4F則有一間房間(原本應該是神明廳,但是我們家沒有這個需求先空白整理乾淨就好),還有一個晒衣場以及洗衣間;衛浴則都是在樓梯間的端點。
我們原本的預算也就不是很充裕,因此原本設計師的規畫中其實是有把裝修部分都設計完的。是後面我們依據需求跟設計師討論並刪減。
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除了平面圖的溝通之外也提供了我們蠻多3D的圖片讓我們理解空間最後會呈現什麼效果,還有選材...等等,因為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購屋裝修,沒想到要決定的事情這麼多,而且還會有難以抉擇的部分~~~~

上面是我們跟設計師討論建材的過程,真的是眼睛都要花了...
敲定風格、材料、已經最後施工費用後,終於來到了施工的部分
首先開工拜拜是一定要的(但為什麼是拿馬桶來當桌子@@?)

事後還問設計師是什麼緣由,結果答案卻是師傅他們忘記準備桌子了



然後就開始大拆特拆了~
看到牆壁的壁癌跟地面打除後的狀況,很怕房子會不會被打壞




窗戶因為要重做也一併拆除了,可以看到遠景真的是不錯的。

地板因為要鋪超耐磨,所以水平那些也要重新做,不打不知道,一打才知道這地板施工品質...

可以看到外觀真的是很特別...

清出來的廢棄物真的好多


拆除的一些紀錄~



但看到拆完後不知道為什麼又有一種清爽感

接著就是水電重拉



因為1、2F的東西比較多,在這兩層的配管也特別多。
緊接著是泥做的部分,這裡開始就漸漸有樣子出來了~~~~



戶外小庭院的部分




老實說小庭院的部分有點意外,比我們自己想像中的好蠻多的。
基礎工程做完之後就進行裝修的部分,不過這過程後面我們自己也比較忙就沒記錄到裝潢的部分了




我們工期的期間剛好也還是疫情最嚴重那時,設計師當時也有提醒我們工期的部分可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們也想說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直到木作完成後有一種:诶~~怎麼比預期快的感覺


木作完成後,我們去看現場真的是有驚嚇到,原本可怕的屋況變成全新的樣貌
客廳區
- 裝修後
- 原屋況
餐廳區
- 裝修後
- 原屋況
這兩區也是我跟太太最著重的兩個區域,沒想到效果真的很棒
也真的是我們做了大半年的功課、找圖片、找設計師、找家具、找想法等等
最終呈現出的成果我們都很滿意(尤其控制在預算內)
原本我們也很害怕(從網路上看到太多光怪陸離的裝修失敗案例),很怕多走很多冤枉路。
以下是我跟太太裝修過程中得到的幾個小心得:
1.一分錢一分貨,想要便宜那就要比別人做更多的功課
我們其實有許多設備是親友提供的贊助,這些東西如果不給工班安裝施作,那就要自己動腦動手做了。雖然是省了一些錢,但過程中我們也學到很多教訓,尤其是術業有專攻XDD
2.找設計師也許不是我們的強項,但可以分享一下我們的經驗
對方是設計工作室,但作品齊全、在簽約之前都能夠諮詢一些我們對於工程上面的疑慮。
在來就是會提供圖紙(並於合約註記)這一點我覺得也讓我們很安心,簽約過程中設計師也清楚的交代每一階段的款項與工程進度等等。雖然好像不一定全部的設計公司都是這樣操作,但我覺得這讓我們蠻安心的~
3.在工程項目施作前再次確認與設計內容的項目是不是有出入?(包含報價單項目、預計施作的公項等等),主動去掌握師傅、設計師的動向也能讓自己了解自己的家做了那些東西~
4.相信自己~也尊重專業
我們其實就是裝修小白,在裝潢自己家前,只會翻翻雜誌看看網站人家分享的美照
真的是做了才知道裡面有多少眉角,而且費用真的不是想像中的那樣

如果有疑慮,提出來和施工、設計方討論,並了解實際的狀況(雖然我們到現在還是很多都還搞不太懂

我想秉持住以上幾點,大概是可以得到自己理想的設計成果吧~
以上分享希望大家會喜歡~
另外也附上裝修完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