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屋齡:40年
坪數:23坪
用途:探索星球工作室



大家好,我是影像頻道「探索星球」的創辦人Daniel,本篇文章也將運用我個人專業開箱我的家,分享給各位!
我曾是壯遊世界的背包客,回台灣後決定創立影像工作室,致力於製作「旅行、在地文化 與紀錄片」 內容,希望能透過影像「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台灣看見世界」,無論是工作需求、還是心靈雞湯,壯遊世界後回到最熟悉的寶島,創作能量都在自己的成長的城市中迸發。說實在的,影像產業不只是拍攝,而是逐步打造出故事力,誘導觀者對畫面有所想像,也能感受身歷其境的吸引力。在我的世界也是如此,我思考每件事情,我的內心都是從這樣的原始個性出發,身為影像工作者,我的家尤其重要。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身為創作者,對作品有相當程度地要求,這裡關於我休息的空間、需要專心剪接的工作室,也像我對影片作品般有同一完美標準,要能遇到相同頻率的設計師實在不容易,但這篇我要分享的是:我的家,從跟設計師一起討論空間需求到完成作品,就好像是完成一項創作故事的旅程,即便身為客戶的我也心滿意足、收穫滿滿。第一次碰面時,他先關心我對這間屋齡超過40年的空間的「想像」與「需求」,尚未說到如何翻修、打除等具體項目,我們天南地北的聊著彼此的工作、過往的冒險與經歷,設計師說道:「空間做的漂亮,是設計師的基本功,重要的是為空間創造故事、體驗」。我的住宅設計師用「了解」客戶展開第一步,就像是共同創造了「如沐之境」的住辦空間。

這是我父親的起家厝,也是一家人的記憶,這處屋齡超過40年、內部23坪的老公寓,我的實際需求包含:工作室、會議室、休憩區、一廳、一房、一浴廁、一廚,設計師的確都替我完善了這些功能性格局,我非常滿意。
Before-1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Before-2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Before-3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一:裝潢前,一般公寓格局,照個人生活機能隔間使用,沒有特別方便的機能性)
公寓的優點在於可使用面積比現代大樓還要大且好利用,若吻合我的需求,可能會有的問題分享給大家:

問題一:多功能的規畫,坪數真的是限制嗎?

舊屋改造想做多功能的規劃、拓展工作室的需求,需要仰賴設計師的創意與技巧。

問題二:如有坪數限制,動線與使用面積如何兼顧?

大都市的房屋面積大多偏小,我的公寓也較狹長,我的需求也較多,設計隔間時,動線的流暢是一個需要設計師協助的。

問題三:其他格局需求,是否該捨棄?

都會裡的居住空間原本就不太大,家裡擁有寬大浴室者恐怕更不多,

我原先也在思考如何取捨,可以平衡我內心與實際上的需求,最終與設計師的互相信任,大膽了使用硬體細節與設計巧思,解決了所有問題。

我內心嚮往能徜徉在北歐森林小徑裡的小木屋,感受所處的星球浩瀚,這些感受都能驅動我對事業與生活的熱情想像。設計師得知這一點,為了完整呈現木屋風格,從玄關進入空間,用了大量木質紋路,現在日日都像沐浴於森林小屋的暖心感,為解決格局上的問題,設計師大膽提出空間中的應用與創作,像是公共空間與房門的「旋轉門」、解決空間侷限性並兼具隱私的「電控玻璃」、細節選配創造空間延展性。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二:旋轉門電視櫃,增加了整體的設計感)
除了風格定調讓我感到安定滿意,設計師對選配細節都有我個性中的輪廓,兼具我個性上的精確性與俐落感,不管是進入工作空間深色厚實的木櫃、環遊世界的地圖壁布,公共空間與電視櫃之間的玄機,用旋轉門的設計手法進入臥房來完備格局機能,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三:除了擁有我原本想像的溫暖風格之外,膚色、黃色、異材質的使用,空間也活潑了起來)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四:原本堆疊許多東西的房間,經過小巧思設計並整頓格局,收納櫃變多不用堆疊在地上、融合我個人習慣的電控玻璃應用,感覺清爽明亮,反而增加許多機能性)
不管是粉色的局部應用,浴廁、廚房的現代風格兼具樂趣性,工作時,一鍵切換成為牆面白板,為思考後需要文字化的撰寫供應來避免單調的使用牆面;踏入廚房區域,以木質調與石紋板材跳脫全暖色調,點綴不同的區域風格;牆面選以粉色彰顯活潑感,當你抱持好奇心進一步推敲這道門,電視櫃將以“旋轉量體〞的設計手法進入臥房,完整發揮空間藝術、完備格局機能,營造出清爽無壓休憩空間,臥房內部同步採以木板材呈現素雅質樸感,沿著結構輪廓拓展充裕收納機能,在經歷工作辛勞之後,盥洗空間可洗去一整日疲憊,故選用暗色系帶出沉靜感並降低眼部疲勞,特意選搭幾何感地面,彰顯出梳洗疲憊後的輕鬆心境,一步步切換居家體驗。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五:一開始很難想像如何應用這面白牆,原以為白牆已經是拓展空間最好的利用,走廊或許也不會有其他變化了,直到設計師大膽建議機能性使用,電控玻璃、牆面佈置、跳色利用,走廊底的畫框內是我環遊世界工作的登機證,也是我對生活、事業滿懷熱情的證明)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六:走廊底的一般公寓廚房,也被重整的井然有序,融入風格)
【開箱】40年公寓的現代浪漫 身歷其境北歐森林小屋
(▲圖說七:浴室藏著設計師對人的貼心,影像工作者長期使用眼睛,沈穩的色調降低眼睛疲勞,原固有的格局,也在重整的過程之下變得摩登現代,可以形容成五星級的廁所體驗吧!)
現在想起來整修的過程,真的不像設計師跟客戶那樣的互動,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是保持聯繫的好朋友,雖然是我是客戶,但同時我跟設計師都是創作者,這個空間,其實更像是兩人一起思考出的合作聯名,一起將心之所向打造出來,更是彼此理解之後的作品,遇到設計師的大膽提議,也幸好有他詳細的說明與靈活展現,才讓我可以很舒適的分享這個顧客體驗。

當然,要謝謝我的父母親當時辛勤,在這高房價時代讓我們有個安穩的住處,雖然一剛開始父親對裝修上有所堅持,最後相信我的決定與設計師的專業,讓工程順利完成,讓長大後的我,在這個家成為創作上的養分載體,謝謝設計師的深刻理解,讓我踏進家中、展開工作,思緒平靜、內心篤定開展事業。
2022-04-04 18:5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