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看到某公司血流成河,心有戚戚焉,(點菸~)
因為我也是某公司(不是同一間)底下的….實驗品
一步之差就是選擇設計師的那一步了
真的要看好看滿 問好問滿 不要因為不好意思或是熟人介紹,就當了冤大頭!!!!
同樣的錢 卻能成就不一樣的空間風格
朋友看到我第二次裝潢完,都說像是從素人變明星的大躍進
我才發現 原來朋友之前是不好意思說而已,大概是心想:錢是丟到水溝裡嗎?花這樣的錢才這樣???
話不多說 先對照一下
第一次裝潢完vs第二次重新裝潢完
玄關

梯間

客餐廳


臥房

衛浴

兩次的裝潢都是同樣費用,
是不是覺得第一次裝潢到底。在。幹。嘛,非。常。不。PRO
第一次的裝潢不是說不好,就是非常普通,跟我喜歡的感覺差距非常大
當初委由這個設計團隊是熟識多年的朋友介紹的
設計師的態度很誠懇,雖然沒有類似的作品,但拍胸保證絕對可以完成我想要的樣子。
當時看在設計師誠懇、勤奮又是熟人介紹的份上,沒多做比較,就交給他們去執行。
其實在簽設計約後,就覺得有些不對勁,很多我提出的要求,設計師都沒辦法解決或是給出替代方案。統一說法都是我坪數太小(10多坪),沒辦法做。
對於裝潢這種事,我也不懂,所以只好摸摸鼻子,以為就只能這樣。後來回想起來,這邊應該就要止血了,只能說花錢買經驗。
設計圖面完成差不多後就進行報價、工程。
設計圖大家應該都有看過,就是紙上談兵,這裡有櫃子,櫃子大小幾公分。
這裡是電視牆,造型外觀長這樣。天花板下降幾公分…..等。
初次接觸的我,完全沒有想像的天分,倚賴設計師給的”參考照片”,表現略懂略懂的樣子。
對,就是沒有出3D圖!!!
因為是熟人介紹的,也沒有做太多功課(該打!!!)
結論就是大家看到的那樣,就是一個很普通、沒個性、沒亮點的素人宅。
裝潢完後,真的很灰心、不甘心、但只能摸摸鼻子認,誰叫我不好好做功課。
心裡很掙扎要不要入住,還是………..再裝潢一次???
最後呈如大家所見,入住不到兩年就覺得不舒服,每天都在想可以怎麼改正,也花了一些錢佈置但還是達不到心裡所想的。
兩年後,我又花了一筆錢重新來過。
中間的滾滾翻騰就不多做陳述了~
我家是兩層樓的結構,上層分租給來台北打拼的朋友。就算是從小長大的密友,也希望能有一些隱私性。所以在玄關部分,是使用雙玄關的設計。朋友一回家可以直接右轉上樓,不用經過我也不會看到我的邋遢樣,畢竟本人還是有點明星包袱在的。在第二扇門的左邊刻意鏤空,一方面可以讓陽光透進來,二方面也減少一些距離感,整個關上太顯得見外、陌生。

玄關左邊是鞋櫃+吊掛衣服的開放式衣櫃,避免濕氣悶在衣櫥裡,尤其塑膠雨衣。
樓梯旁邊是整列的收納櫃做好做滿。

之前那間設計公司把公用衛浴做在梯間,一上樓梯的左邊是廁所,右邊是臉盆。一開始是想說一間衛浴我跟租客一起用,所以就把衛浴做在這個位置。但這兩年用起來不太方便了,會打擾到租客外,外面臉盆在洗手時很容易濺出水花,導致地板有些微的水漬,兩年累積下來就是明顯污漬。
如下圖

穿過第二扇門左轉就是我的客餐廳,因為坪數小又不想壓縮睡眠空間,加上沒有看電視當沙發馬鈴薯的習慣,乾脆合併客餐廳為一間。


電視櫃有陳列櫃跟收納櫃

電視牆中我覺得最讚歎的巧思在於:設計師把貓抓柱隱身進去。畢竟貓抓柱的麻繩顏色跟整體黑色相去很遠,多一個跳台都會破壞畫面。這部分設計師在電視牆的右邊用一塊灰色玻璃遮擋,並將貓抓柱藏在層板結構內。在光線的照射下因為玻璃反射跟灰色帶點遮擋效果,看不太到裡面的貓抓柱,隱藏得很完美又不會影響整個設計。


再來左邊的不鏽鋼板。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很多好友,約外面餐廳大多有時間上的限制,不能狂歡整晚。所以跟設計師溝通想要有開趴的氣氛燈。當然不能用早期舞廳的旋轉霓虹燈啦!設計師將可調光、可變色的LED燈藏才不鏽鋼沖孔板的後面,晚上打開瞬間有酒吧的微醺氣氛,又不會很俗氣。


中島吧台結合餐桌,吃飯、看電視、工作、打遊戲都很方便。

大多以外食或煮一些輕食為主,幾乎不會爆炒,所以在中島上裝雙口電磁爐。如果像煎牛排稍重的味道,直接把落地窗打開通風就好。電器櫃內有烤箱、蒸鍋、洗碗機…等。冰箱是LG的敲敲看門中門冰箱,不用開門就可以倒水、取冰塊,敲一敲門片就可以看到裡面的東西。我家常常是一群人的聚會場所,可以先看好東西直接拿,不用開了冰箱找很久,食物比較不容易變質也不會浪費電。

雖然已經唸過前一手設計師了,但還是得再講一下天花板的設計。
左邊看起來很不流暢,視覺上被截斷好幾次。右邊就流暢很多,有一體性。
正所謂沒比較沒傷害

電器櫃上面用燈條增加照明,牆面上有做掛勾,是給朋友來掛包包用的(是不是很貼心),設計師可能年輕時人生歷練很夠,都知道一些眉角。設計起來很對我的胃口。

再來是我的房間,跟客餐廳一樣大的房間。右邊的門是滑門,進去是更衣室。

前一次的設計師把床放在中間,左右都可以進去更衣室,雖然動線方便,但根本沒很大的空間需要左右兩個動線幹嘛,反而讓床頭牆變得很小家子氣。

壓軸登場的是主臥的衛浴,在跟第一位設計師(實在不想這麼稱呼他為設計師)討論的時候有提出想要有浴缸的需求,設計師回覆因為空間太小沒地方塞,只能用淋浴的。但是,第二位設計師卻有辦法變得出來,不僅有浴缸還有淋浴間,甚至保留了乾濕分離的效果!!!!這才叫設計師嘛~有設計、有解決的能力。而不是推給我,好像是我太窮買這麼小所以做不出來啊!!!


整個衛浴是走一個沉穩的深色調,面檯是跟淋浴間的牆壁都是石材紋路,馬桶沒拍到,走到底左轉就是了。

左邊的門進去是淋浴間跟浴缸。設計師用樓梯下的小空間塞一個浴缸進去,滿足我坪數小又想要浴缸的任性要求。

前一位設計師真的是….不知道該說啥了

開箱加40%的MURMUR差不多結束了。總之好的設計師真的可以完全命中喜歡的感覺,反之則是一個差強人意的居住空間(連家都談不上)。家就是要喜歡的樣子,住起來舒服、方便、實用。而不是每天想著要怎麼改或是說服自己這樣已經不錯了。希望大家都可以避開地雷設計公司,住進一個滿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