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工廠承載了一家人40年的記憶,包含我的成長…
工廠的機油味、工具架、牆上與地板的油漬還有那昏暗的日光燈,這就是我對於這個「家」的記憶與氣味。
因為台灣工業的轉移,所以傳統加工業日漸凋零,工廠已將近10多年沒有運作,屋內狀況非常糟糕,樑柱的鋼筋都出現外露鏽蝕的狀態,受力牆甚至出現硬幣厚度的裂痕!誇張點說,可以說是危樓了!
這是爸爸的起家厝,也是我們一家人的記憶,商討後還是決定要翻修。
所以我與太太就從清空這滿屋子的機械與工具開始。
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照顧孩子,曾有親友建議過,直接讓清運處理就行,但是我不想讓這養我長大的機械與工具,當做廢棄物丟棄或是便宜變賣,這些機台都是記錄著我成長的痕跡啊! 我們夫妻倆能夠整理的時間,就只有假日與趁著孩子睡著後的夜晚,一直整理了快一年,這真的、真的很辛苦!
終於,在清空的那一剎那,我與太太一句話都沒說,只是對望著留下「終於完成了」的眼淚!
之後就開始密集的尋問親友,是否有值得推薦、信賴的包商或是設計師,這個過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是過於瑣碎就不贅述了,經朋友介紹「橙俬空間設計 / 李先生」我們談了幾次,以及現場的勘查,覺得李先生與我們頻率相同,所以就決定委託他們,來幫我們翻新這個40年的老工廠!
因為我們的預算有限,不過對於這個「家」又有一些期待與改變,所以從格局到風格,我們一直都很密集的討論與修正,直到動工的那天到來!
【屋況簡介】
屋齡:42年
坪數:40坪
格局:3房 / 2廳 / 2衛 / 車庫 / 工具間 / 辦公室
就從大型機具開始





這些機具是透過爸爸的關係輾轉找到中部專收二手機具的商家,收機具的大哥跟我說,這些機台現在只能銷往東南亞國家,現在台灣已經沒有人在用這種傳統的加工機械了。
因為根本不符現在的成本需求,產量、精度都不夠! 聽著大哥的談話之間,他的眼神也透露出當年台灣加工年代的輝煌歲月!
當這些機具一車一車的載走,同時我的鼻頭一陣酸,眼眶也漸漸的濕潤了起來,心中有種說不出的落寞,但也很清楚,這是開始這段路程的序幕。
接下來就是我們夫妻倆沒日沒夜的整理無間地獄了

▲原本的廚房

▲堆滿雜物且長條型的廁所

▲爸爸的辦公室與後面的「家」

▲原本放車床與料件的地方

▲從門口往內看過去
經過漫長的整理後,終於漸漸的露出房子原本的樣子

▲地下室入口狹小,且樓梯很陡,踏階也損壞(這是爸爸自己焊的梯子)
原本存放雜物的地下室(潮溼且空氣不流通)


▲清空後的地下室



▲將雜物清空後的廁所與廚房



▲清理後,更清楚屋子的狀況,才發現損壞的這麼嚴重
經建築師結構單位,評估建議後進行補強工程


▲剃除需要補強的牆面水泥

▲刷除鏽損的鋼筋



▲刷上防鏽藥劑




▲碳纖維補強
在補強工程進行的同時,我們也與設計師進行格局的規劃與風格的定位,終於來到開工拆除的日子了!









▲才短短的兩天,就拆清了40年的累積,這效率真的讓我來不及反應! 節奏非常的緊湊,隔日設計師馬上就帶著工頭,來確認格局與放樣



接著就是隔間了,我們選擇較新的隔間材料「石膏磚」 因為施工的時間較短、抗潮溼、牆面防火抗震、載重高、隔音、牆面較薄可以爭取更多可利用的空間,當然價格也會比較高一些。







▲從進場到退場,僅短短四天就完成,效率真的很高 接著就是水電的配置,這過程比較長,因為要配合各個工程的進行來同步作業



▲專用迴路

▲浴廁管路配置

▲管路壓力測試,聽師傅說,主要測試是否有管路沒有接好或是漏水 泥作進場,地坪的整平與牆面線槽的填補、衛浴的防水工程




▲地板整平


▲牆面線槽填平

▲浴廁地坪


▲彈性水泥與防水測試
廚房、主客浴廁、曬衣間的磁磚 如前面提到的,因為我們大多的預算都用在整修,所以都是選擇台製的磁磚,幸好有設計師的專業建議與把關,最後呈現的效果讓我們都很滿意,甚至還超出預期的好!


▲主臥衛浴

▲客用衛浴

▲晒衣間腰磚與地磚

▲廚房地磚
房子是屬於長形的,而且又是連棟共用牆的老式集合住宅,所以通風很不好,能開窗的地方,就是防火巷,根本沒有開窗的意義。
所以我們決定裝設「全熱交換機」來改善室內的通風問題,中間再加裝簡易式的空慮系統。 而客餐廳使用吊隱式的冷氣!

▲左邊是「全熱交換機」右邊是「吊隱式冷氣機」

▲設計師與廠商協調管線的施作的細節


▲進氣管與排氣管

▲主機都有用膠膜包覆保護,因為接下來就是木工進場了,要避免木屑與灰塵進入機器 該是換木工進場了~~有個貼心的小細節,這真的不得不給設計師一個讚!
也就是預算的問題,木料等級並不是選擇最好的,就是選用符合國家合格的木料,甲醛與防蟲等級就屬一般。
不過先前在設計師的公司談論裝修的細節時,設計師注意到我的孩子對於空氣與塵螨會過敏,也考慮到一樓會比較潮溼。
所以就在木料進場的時候,特別請人來對木料進行除甲醛與防蟲的藥劑噴灑。(這個我沒有拍到)

▲辦公室天花板骨架

▲室內的天花板


▲地下室的木作樓梯,因為開孔加大了,樓梯多了轉折,讓坡度減緩。
這樣年邁的爸媽與蹦蹦跳跳的孩子都可以很放心的使用,同時樓梯下方可以增加很多儲藏收納的空間


漸漸的開始看出雛形了,我們這種外行的,只有到木工完成之後,才有辦法感受到空間感。
再來就是油漆工程了,油漆師傅們幽默風趣,不過做事情一點都不幽默喔!
我只知道他們土補了又磨,磨了又補,油漆也是一道又一道的上,早上認的出誰是誰,到了下午去探班的時候,每個師父臉都長的一樣,因為臉上都是白白的灰,看到我送飲料點心來,還會搞笑的要我猜猜看,誰是誰~~真的是辛苦了!






因為前方要當做車庫使用,舊的大門是雙開的而且尺寸非常的大,這樣使用起來非常吃空間,所以就選擇安裝電捲門。
雖然抗風性較差,不過設計師有勘查過地形也請廠商作過評估,我們的電捲門不是直接吃風面,所以是沒有問題的。
同時也有結合保全系統,所以家裡的門禁與監控,就算我們在外地,都可以隨時掌控家居的安全,非常的放心!

▲這是整修前,原本的樣子



▲舊的大門拆除



▲電捲門安裝
對於電捲門廠商提供的顏色,能夠選擇的不多,我們與設計師都認為這顏色不太搭,所以就請油漆師傅,幫忙把鐵捲門的箱子進行烤漆。
對於外牆,我一直以為就是這樣而已,了不起就是刷洗乾淨就好!
沒想到設計師,卻打趣的說「外牆這樣不行啊~~素顏是很不禮貌的....」
於是外牆與鐵門的作業就開始了!



▲電捲門的收納箱與門框還有防盜窗框,一同烤漆。
(防盜窗是當年爸爸自己焊的,我還記得當時還有幫忙呢!雖然有點歪歪的,但是我想保留這個回憶,當然也是預算問題)


▲最後呈現出的樣子,我們都非常驚訝,竟然可以有這麼大的轉變 再來就是系統櫃、廚具、燈具、地板、電器之類的安裝 這部份就快速帶過吧!


▲廚房

▲辦公室書櫃、展示櫃

▲鞋櫃與儲物間


▲地下室系統櫃安裝

▲客餐廳

▲玄關與樓梯扶手兼小吧台

▲辦公室地板舖設

▲室內地板舖設

▲地下室地板舖設
好啦!看到這邊,我相信大家都很想趕快,看看全貌到底是什麼樣子,容我賣一下關子,在看全貌之前我想說幾句!
這段整修的過程,現在回憶起來,真的是苦與笑的歷程,尤其是在開工沒多久就遇到了COVID-19在台灣本土的大爆發,當時大家人心惶惶,也又因為疫情的關係,遇到塞港缺料、缺工的情況,幸好有設計師的靈活調度,與各個工種師傅們的配合,才能讓我可以很舒適的在電腦前,洋洋灑灑寫這篇開箱文。
當然,更要感謝爸媽當年的辛勤,也才能在這高價的時代,有個安穩的落腳處!
也感謝觀看的各位,用文字、照片陪著我一起經歷這段路程。
能夠與大家分享這份喜悅與幸福是我的福氣,祝福各位 平安、健康 完工沙龍照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