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觀各房型時,除了前述的考量因素之外,我們另外也會考慮前屋主做了哪些裝修及設備是可以沿用的,哪些是需要捨棄重做的。雖然自己也是做建築及室內出身,當然會想弄好自己的第1間房子,但因裝修預算不高,考量動到泥作價格就是昂貴,只好說出違心之論:像是廁所不換、廚房天花及廚具保留、不動隔間、不做地坪等最節省預算的作法。
但上述的想法很快就被先生一一否決,因為泥作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工項,如果現在不做,日後要做,又要重新舖保護,環境又會較泥濘,所以更需要審慎地考慮,以免之後後悔;且因前屋主在廁所及廚具維持度沒有很好,不如下定決心增加預算,將廁所及廚具重新施作,連會與日後裝修風格迥異的廚房流明天花都一併拆除。
- 原主臥
- 原客臥
- 原主浴
- 原客浴
- 原廚房
自己跟先生其實都是很愛下廚及享用美食的人,所以先生在家中配置中島一直是先生的夢想,且因廚房廚具太小,沒有可以設置電器櫃的地方,所以一度想把廚房與客臥之間的隔間拆除,做一字型的中島結合電器櫃,但這樣勢必會犠牲掉一個房間,因需留設考慮到客臥有其保留的必要性,所以就忍痛作罷。
而既然無法在廚房增設電器櫃,只能往外拉至餐廳位置,加上先生想要一個大餐桌,這樣勢必會更縮減走道寬度,所以即使只能增加35公分的淨寬,我們都決定將餐廳的隔間往主臥室退再重新施作。
配置
當初會選擇這個房型是因為覺得客餐廳很大,而公共空間是全家人最常停留的空間,也是凝聚情感的場域,故不希望考量有些流派的風水學,入口需要做遮擋,且以我們家的房型,入口位置為客廳通往廚房的動線上,所以其實不適合也無法區隔一個玄關或儲藏室。另外以我自己所相信的科學風水,就是除了心裡及物理條件需要考量外,就秉持著福地福人居的想法,採取一進門就是通透的客餐廳,讓陽光、空氣、笑聲在空間裡流動,讓小朋友也有足夠的室內活動空間。
而因大門門檻與地磚的高差在2公分以下,而入口在客餐廳與廚房的動線上,也無法做落塵區,所以全室地坪除廚房水區部分維持原抛光石英磚外,其餘空間直貼SPC石塑木地板,讓之後學步的孩子,赤腳時是踏在溫潤的木地板,而非冰冷的磁磚。
考量裝修時,我已經在做月子了,無法常至現場跟師傅解說圖面,加上日後小朋友的破瓌力,所以櫃體就選擇模矩化且易保養的系統櫃。而因為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另外隔一個儲藏室,所以就必須將所需的收納機能打散在各個空間的櫃體中。
定性
因為要節省預算的關係,所以除了廚房、廁所、窗簾盒、空調及餐廳的包樑包管外,其餘都不做天花板,雖然可能減少一些照明的層次感,但相對地也少了天花板所帶來的壓迫感,這也是我們不選擇有撒水頭的高樓層的原因之一。
而牆面除了必需的櫃體收納外,也都是留白處理,因為跟先生採開放態度,覺得留的白牆以後都是小朋友的畫布,反正定期重漆即可,這樣也有放大整體空間的效果。雖然我也很想在床頭背牆上貼壁紙或刷色漆,但考慮有小朋友的活動力會有維護上的問題,只能做罷。
但即使全留白牆,還是想賦予其相關的屬性,像餐廳的端景牆,就是懸掛照片當成長牆,沙發背牆則是懸掛節慶配件的主題牆,而弱電箱的位置則因在通往廚房要徑上,無法施作收納櫃,所以就選用穿衣鏡遮蔽,在旁邊並搭配木質掛勾,以吊掛外衣。
- 入口及餐廳
- 客廳
在入口側,因為有對講機及蜂鳴器等設備,無法做置頂的鞋櫃,就配置半腰的櫃體,也方便一進門隨手放一些小物,並搭配有機能性的掛鐘及信插,以豐富整體牆面。而電視牆就結合置頂的書櫃及擺飾櫃等機能,將收納最大化。
因為將電器櫃拉至餐廳放置,在擺放餐桌時,就要考慮如何與其融合。原本先生一直希望餐桌是否可以像舊家一樣靠牆擺設成T字型,但這樣餐桌只能加深不能加長,且以我們家的餐廳格局,餐桌更適合與電器櫃平行設置,這樣一進門可以看到以餐桌為軸線的空間,視覺也能延伸至走道上的端景牆。
主臥室入口設置半腰櫃體,在小朋友還小時,可以兼當尿布台,衣櫃除了施作至頂外,門片並選擇白色系,減少對空間的壓迫感。而客房考量公婆會來拜訪,需配置雙人床,且不像一般臥房有較多衣物收納的需求,所以設置淺櫃結合書桌書櫃的型式呈現。而小孩房考慮到之後變動性較大,且預算不足,所以僅施作必要的項目,如開關插座、空調及窗簾等,其餘視日後需求再做配置。
小巧思
在要精減預算下,浴室不作給排水的變動,僅更換全室天花板、地壁磚及衛浴設備,因為浴室留設的尺度其實算很適度且精簡,所以主浴屏除較大浴室常用的大片板岩磚,改用有點復古的小片長條磚直貼抹黑縫處理,地磚則採用黑色六角馬賽克磚,而考慮地板需要常沖洗,為了日後清潔方便,磚縫捨抺白縫直接抺本色處理,讓地壁磚呈現黑白對比。而因為考慮坐月子無法一直在工地監工,所以也儘量減化工項減少小工種產生,且浴櫃尺寸較小,就不施作木作浴櫃+面盆+人造石台面的型式,改採一體成型的面盆+浴櫃組。
因客浴為家人較常使用的空間,洗臉台的水區就不採用像主浴的鏡櫃型式,改為掛鏡+玻璃台面,而考慮到日後的維謢,壁磚改採30X30白色方塊磚,減少過多磚縫需清潔問題,並抹黑縫處理,地磚一樣採用黑色六角馬賽克磚抺本色處理,較有止滑效果。另外淋浴間原先為一字型的淋浴拉門,拉門與管道間形成的凹槽空間閒置著實浪費,且拉門與廁所門相近,長期沖洗可能會有滲水至門縫問題,所以淋浴間改為L型配置,新形成的凹槽則配置吊櫃,放置衛生備品。
而因為廚房廚具台面已經很小了,在不減少尺寸的情況下,為了滿足我們對冰箱冷凍庫的需求,所以就將廚房開口寬度加大,冰箱則選用符合現場寬度,增加深度的雙門冰箱。並沿用原地壁磚及牆面烤漆玻璃,重新置換廚具上下櫃、三機與台面,考慮水槽臨近冰箱,在廚具側邊新增立板擋水;而台面考慮婆婆的使用習慣,捨棄常用的人造石台面,改為不銹鋼台面,耐刮不吃色等較好維護的特性。
- 主浴
- 客浴
- 廚房
客廳的家具配置採2+3人的沙發,在3人沙發背牆靠窗側,配置擺飾用開放式層架,近餐廳側則配置兼具收納功能的擺飾櫃結合壁掛婚紗照,平衡沙發兩側的視覺,大小茶几和立燈則沿用舊家物件。
餐廳滿足先生想要的大尺寸餐桌,餐椅在靠牆側採用無背式長椅,在主要走道側則選擇有背靠但無扶手的餐椅,出入較為靈活,餐椅選用2種不同型式讓餐廳氣氛更顯活潑。
主臥因床頭背牆尺寸卡到柱子有所限制,加上考慮到新生兒出生後,暫時同房不同床的需求,故捨棄配置化妝台,改為床頭兩側均為床頭櫃,以便嬰兒床依附在床邊可就近照顧。
整體設計偏重各空間的動線串連的流暢感,並著重光線的引進及空氣的對流;櫃體不做過多的修飾,以滿足機能為主。配色採原木色及白色為主軸,黑灰色點綴為輔。
- 主臥
- 客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