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房動機
小弟有如孟母三遷般的勤奮,由原工作關係定居於新竹也購入人生第一間房(關新特區),而後想要離家近一些舉家搬遷回台南(仁和商圈的中古大樓),然後再過了奔四的年頭後,為了以後可以接長輩同住,所以這幾年看了許多透天厝的建案,最後考慮了上班地點、交通便利性與預算後(台南房價...已無法回頭),就來當台南南區灣裡人啦!|基本資料
- 格局:4房3.5衛(原始格局:3房3.5衛)
- 風格:簡約 + 微工業
- 成員:2大(偶而長輩來居住)
- 坪數:主建物96坪(1-4樓)
- 男主人需求:一樓孝親房、寬敞的客餐廳、小小休息空間
- 女主人需求:Boss的更衣室、寬敞的廚房空間、中島、雜物間
|毛胚屋現狀
- 車庫

面寬 5 米 9 雙車庫,目前只有一台休旅車獨居,還有陪伴多年的小銀一輛,長輩或朋友來訪時,還能再停入一輛。
- 一樓


一樓有一套乾濕分離的衛浴,還有一小小庭院,可用來植栽種植,但目前規劃一樓除預留玄關後,會隔出一孝親房,而小庭院會移除並設置一小小休息室,供長輩當起居室用。
- 二樓


二樓為客、餐廳與廚房空間,除了客、餐廳都非常寬敞外,也有半套衛浴,還有 K 小姐夢想中寬敞廚房與中島設計,建商附贈的是林內廚具,包含一烤箱,讓 Boss 可以開始手作點心的學習。
- 三樓


主臥空間相當大,約有12坪的大小,所以可以格出 Boss 大人的更衣室;主臥外有一起居室與天井設計的小空間。

起居室,目前規劃為開放式閱讀區。

天井露台設計(利用採光罩保留光線),也可讓朋友來訪時,聊天打屁的小天地,也讓主臥擁有不錯的採光,更可顧及隱私。
- 四樓

四樓中間為斜屋頂閣樓起居室設計,前後各有一間客房,目前因使用頻率不高,所以只會做基本的裝修工程。
|開工大吉
基本上,建商的格局設計上還算不錯,所以在討論變更上就傾向依舊有格局作裝修即可,建商附贈的廚房櫃體與電器部分,雖然沒有很好,但都還算是中等,因此也會留下不做變更。在裝修的基本面上,除了基本要求外,就是所有牆面不就修飾,除了系統家具的固定外,都不做板材的牆面包覆修飾。小弟的考量比較很簡單,因為新成屋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因為外在因數而導致部分牆面龜裂,若用板材包覆修飾,雖然很漂亮也很美輪美奐,但牆面的狀況很難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到板材有異狀時,要處理時已是非常嚴重了。
放上幾張裝修的照面後,就直接跳過.....





|賀。新居落成
從去年 4 月底完工,到 6 月入厝一直到現在,約已經在新宅住了近 8 個月,到現在才有空把照片整理與分享入住一段時間後,是否當初的設計規劃在動線上、在使用上是否都符合所需。居家裝潢從事前的準備規劃、尋找合適的設計師、家具家電的挑選,過程中的監工(
- 一樓 | 玄關、孝親房

一樓車庫進門後,將區域隔成玄關與孝親房,玄關的區域留的寬度算蠻大的,主要不想一進門就有狹隘的壓迫感。隔間牆為了不單調,設計師利用木條做一點裝飾。


玄關除了鞋櫃外,也做了一組衣帽櫃,也因為目前大部分時間居住都還是以小弟與Boss兩人,偶而長輩會來走走住一下,所以目前的配置還是相當足夠。
樓梯下方空間,算是一個畸零空間,將其隔起充當雜物間用,大部分存放洗車用具與大部分不常用的工具類。


孝親房內放了一張 Queen size 雙人床( 6 x 6.2 ),兩個床頭櫃,一組小電視櫃, 47 吋電視;衣櫥是使用系統家具,整面的衣櫥設計,Da 先生非常不喜歡擺設衣帽架,所以設計師在一進門的衣櫥旁上方設計可吊掛衣物,而下方可放置物品的櫃子,平台可用放置包包;這樣一來,房間內不會讓人感到壓迫(整面衣櫥在視覺上有點太滿)。


一樓後院,將建商附贈的白水木移除,並上採光罩、鋼筋與水泥,充當未來長輩居住的起居室,也因沒有布置,所以就使用當時監工拍攝的照片給大家看看。
- 二樓 | 客、餐、孝廚房


客廳放置了一組寬約 330 cm 的沙發,茶几、小邊几各一個與一個圓凳,地毯大小約 200 x 300 cm,沙發兩旁都有預留至少 80 cm以上的走道空間,這樣在活動上相當便利。
而沙發到電視距離約有 500 cm,這樣的空間即使朋友來個 15 人也不會覺得坐不下,也因為空間較大,電視的尺寸當時在 65″ 與 75″ 間舉棋不定(

餐廳所放置的餐桌大小約為 195 x 80 x 8 cm,同時 6 人用餐也不會覺得擁擠,相當舒適。餐桌旁的櫃體,很單純的拿來放置咖啡機、咖費用具,收那部分就夠用即可(

廚房基本上就是建商所附贈,烘碗機、烤箱與電鍋收納抽風機,基本上都有了,但櫃體上方原本並無收納櫃,且上方也比較空,整體視覺看來不好看,所以加做了上方櫥櫃,用來放置一年用不到 3 次的物品(


二樓,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裝潢,主要集中在廚房(原本建商附贈的櫥櫃外,再增設上方櫥櫃收納),客餐廳相連,即使朋友來個 15 人串門子都不會覺得沒地方坐,廚房的空間也可以同時 3 人作業也不是問題,相當舒適。
- 三樓 | 起居室、天井與主臥


起居室,利用木作方式避開壓樑做一個臥榻,而壓樑下方做一簡單的收納掀櫃,收納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起居室上方裝設一 DC 直流吊扇,供休息、上上網可用。


天井這一小天地,是 小弟的小小空間,利用工業風做出的水管層板裝飾,放置一張沙發椅可以在此聽聽音樂。

主臥因為空間較大,所以刻意隔出一開放式更衣室,並利用一木柵隔開,以利夏天冷氣較迅速冷房。主臥簡單的放置一張 Queen size 雙人床( 6 x 6.2 ),兩個床頭櫃,並沒有設置電視是因為,不希望一直賴床 XXD。


衣櫥是採半開放式的設計,主要區分為吊掛(開放)與折疊(有門片)衣物分開。另,還有放置包包的小區域。
目前衣櫥的衣服尚未很多,常穿的大都放在抽屜存放,因為搬家的時候把大部分不常穿的衣物都捐給慈善團體,小弟認為只要一年穿不到 2 次的衣服,表示您真的不太需要它,或根本用不到這件衣服,倒不如送給有需要的人們。
更衣室內設計師設置了一個抽拉式的全身鏡,一來不佔用空間,二來相當方便使用,輕輕一拉就可以使用。
- 四樓 | 客房


前客房,利用一面牆做跳色,讓整個空間比較活潑不單調,而衣櫥設計與一樓孝親房一樣,簡單俐落。


後客房原預定為 小弟的書房兼客房,但目前大都在三樓起居室或二樓餐廳桌上工作,後客房中一樣放置一張 Queen size 雙人床( 6 x 6.2 ),這是從對岸掏回台灣的,費用相當便宜,只是自己要從一樓車庫搬上四樓並自己組裝,全實木床架加運費只要台幣 $5000 不到,相當超值。但這張床對這間房間來說太大,一進房後有種擁擠的感覺,未來有需要的時候會將此床架搬到前客房,並買一張邊標準尺寸床架即可。

四樓起居室,除了預算關係外,兩個人也不常在四樓活動,所以簡單的設置一個吊燈裝飾而已,餐桌部分是從舊家辦過來的,因為桌椅全都是柚木材質,捨不得送人,所以就先放在四樓,供小弟有拍攝需求時,可用來鋪設小物拍攝用。
|最後
入住後到現在約 8 個月之久,在屋內活動的動線上並沒有任何的不便,或許與當初與設計師溝通後的風格有關(簡約,且不需要過度裝潢),所有實牆部分都不會刻意去做隔板裝飾(如電視背牆、牆面木板裝修等),這樣對於未來牆面有異狀需維修時,才能比較方便施工。美輪美奐的裝潢,真的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沒那麼合適,簡約風比較符合我們需求。文章標題的「微工業」是指,用了比較多的鐵件當勾勒,讓層板的線條比較好看,也比較不會單調。
以上照片是自己拍攝的,分享給大家。沒辦法和專業的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