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型:40年兩層透天
☐ 坪數:地坪30坪
☐ 格局:一樓(庭院、一房、兩廳、一衛浴、一廚房、防火巷),二樓(二房、一廳+小露台、一衛浴、後陽台)
☐ 空間利用:一樓,最大的空間作為商品展示區,唯一的房間屋主原是規劃為孝親房我們則拿來作為工作室,庭院、餐聽及廚房,為日常生活都會使用到的空間,店裡有辦活動時亦可做藝文功能應用。二樓,為私人居住空間。
☐ 改造時間:從規劃到DIY動工2個半月完成
☐ 改造花費:出乎意料的少(詳見文末明細)
▌一個放了17年的夢想藍圖|在田中央有一間工作室吧!2020初夏,一個偶然的緣分遇見這間40多年的老透天,這個念想又更近了。運氣很好第二任屋主(房東)買下荒廢多年的老房子,並沒有因為重新整修把所有老元素全部毀滅而是保留得恰到好處。第一眼看到房子腦中馬上浮現各空間配置的畫面,感謝房東將硬體整理得很好讓我可以把所有精力花在裝修佈置上,房子裡所有的木作幾乎是自己和先生沒有技術含量DIY來的,為什麼不花錢找專業的而是買木料來拋磨、上漆再拋磨做舊花費體力時間?因為就是要保留手工質樸感和這個老房子的氣息融合共存,終於完工了,真的很累,但很有成就感,和喜愛改造的同好分享喔!
📸 老透天改造〈外觀篇|Before & After〉
外觀需要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將冰冷且沒有透視感及防盜功能的白鐵門換成木門,以沒有破壞原本結構的方式,沿用白鐵門原有的鉸鏈,將白鐵門更換為溫馨感的木門,這個門是我們最後完成工的木作,經過前面很多DIY木工的經驗累積,沒想到竟然輕鬆完成了!!


✅ 南方松木門:畫好設計工圖後,請工廠裁切成需要的尺寸,然後徒法煉鋼一片一片組裝起來,其中一塊門片還是直接鎖螺絲,悲劇發生,裂開了...還好在達人朋友的指導下,原來木板需要先用白膠固定好位置,鎖螺絲處需要先引洞再鎖,果然這片門片堅固許多。






✅ 遮陽網:因為夏季會有西曬,我們選擇了露營用的遮陽網從二樓而下拉出漂亮的線條,有風有光線的天氣搖曳的光影像在樹下般愜意。

✅ 木頭店招:買柚木傢俱工廠出清的邊材,自行拋光、上防水漆重複多道,再送輸出中心作噴墨直印。



📸 老透天改造〈庭院篇|Before & After〉



✅ 庭院涼床:因為很嚮往韓綜三食三餐裡常出現的戶外涼床,可以在上面喝茶聊天吃飯好愜意呀!在看到庭院空間時毫不猶豫地在這裡規劃了一座涼床,畫好圖後請木棧板工廠使用回收料訂做架構,後續的拋錨、上漆都是自己來。




✅ 庭院碎石:以前對庭院碎石的認知就是很貴,從沒想過能擁有一個有碎石的庭院,跑了幾家庭院造景工廠仍然買不下去,無意間在拍賣搜尋一個賣家蠻便宜的,我們總共用了600KG($4500含運)。


✅ 腳踏板:利用拆棧板剩下來的餘料再拼接重組,最後用噴燈上色再塗上防水漆。




📸 老透天改造〈展品區篇|Before & After〉


✅ 中島貨架:利用回收的木棧板解構再重組,搭配南方松板材做舊處理作為桌面。






✅ 玄關貨架:在木料交易社團購買日本檜木毛料($1000),請工廠裁切成兩段需求長度。


✅ 壁面層板:使用夾板做舊處理,搭配空心磚推疊成需要的間隔高度。


✅ 工業風壁面貨架:這個貨架是從淘寶買的,沒想到零件非常多且沒有組裝圖,我們研究了很久終於免強的組成雛形,當落地的腳架釘好後發現層板的前後面裝反了,為了安全考量,光腳架就分別在地磚及牆面鑽了各16個孔,在無法拆腳架的情況下,只好仿層板正面的顏色將背面上漆、拋磨重複多道作舊處理,本以為會很快就可組裝完成,結果也變成半DIY花好多時間才完成。



📸 老透天改造〈餐廳篇|Before & After〉

✅ 南方松屏風:因為餐廳空間距離洗手間有些近,為了美觀我們在中間做了以南風松角木一樣拋磨、上漆作舊處理,利用角木彎曲、扭轉的無法克服的條件作了不規則排列的屏風,自然有機感效果超乎想像。




✅ 迷你吧台:原本在餐廳和廚房間有一扇鋁窗,我們是以不破壞原來窗框結構的方式,利用木板將窗框包起來再做了一個迷你吧台,先量好各細部尺寸在用3D繪圖設計出所需尺寸,到建材行請師傅裁切成我們要的尺寸,依設計圖順序固定在窗框上,最後再用砂紙機拋磨、上漆、再磨、反覆數次做出仿舊的效果,因為我們不會木工所以只能用塗法煉鋼的方式固定(哈)。PS.這是第一個DIY的木作,因為沒經驗花了3天搞這窗戶,*板材要記得先處理好最後直接固定在牆上會省事很多也不會搞的整個室內都是油漆味和粉塵,累慘~







✅ 原木桌版:跑了幾家製材行本想在工廠挑選毛料可能會比較便宜,詢問下來後並沒有比較輕鬆,由於一枚木若乾燥、防蟲沒有處理好的話,未來裂掉變形的機會很大,最後在做傢俱的朋友建議下選擇品牌「巨木大師」購買現成的比較有保障。


📸 老透天改造〈廚房篇|Before & After〉
不得不說這個廚房好大好狂啊~保留著美麗的台灣老花磚非常的有味道,我們在思考要用什麼樣的設計融入這個老空間,於是有了這座「空橋」將兩座水槽完整連結,靠近迷你吧台的這邊是咖啡飲料專用,另一邊則是烹飪專用。改裝的過程中,意外在以前放瓦斯桶的空間裡發現隱藏版的小花磁磚好驚喜呢!廚房完成後,來玩的朋友都會很自然地聚集在廚房聊天,一起下廚的感覺很棒喔!



✅ 壁面層板:在不破壞老磁磚的原則下,儘量在縫隙處鑽孔打釘。

✅ 廚房料理台:使用夾板、角木釘成料理台面及層板,一樣是從建材行買板材,成型後反覆上漆、作舊處理。


▌最終改造花費(改造王背景音樂..登登登)
房子外觀硬體部份是房東已經整理得很好的空屋,我們只是加了軟裝進來,除了大木桌和工業風壁面貨架用買的外,大多的木作都是我們買材料或運用回收棧板料來DIY,不算我們的工資的材料費:木門2500、碎石(含運)4500、碎石檔石約300、涼床1800、植物2300、落地窗前木棧板(回收料利用)、玄關日本檜木毛料(含運)1100、屏風1600、中島貨架(回收木棧板+南方松)1500、廚房層板(夾板+角木)約2000,水泥磚約1600、水性護木漆用了6公升(含刷子)約2000、招牌(柚木腳料100+圖案直噴400),加上一些零星花費約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