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本身因緣際會下有機會自地自建,接觸之後才知道不容易,加上平時有忙碌工作,難以分身,買地也已經讓我憂腦很多,買地後自己也買了很多工程書,但真的學術還是有專精。還好找到我的設計師,除了早期的建築規畫與建照取得外,其他房子的相關事項都是由設計師與團隊協助處理。

一開始建築師畫建築圖,總覺得看是正常,但似乎不是我想要的空間藍圖,建材的討論格局的配置,動線的規劃等等許多沒概念的問題,重點還有與長輩的溝通希望他們對建構出來的格局動線都能滿意,這是最難的。直到找到設計師,他重整我的思緒跟需求做規劃,將建築會影響到的格局配置跟使用,水電等等這些惱人的前置作業,一併規畫讓我一目了然,省去我自己帶拉不專業的CAD跟建商溝通,雖然很多溝通介面還是需要由我自己去挑選決定,但是有一個可以諮詢的窗口,真的很好。

接下來就來分享我這四年左右了心路歷程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蓋房子個過程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廁所磚也是設計師陪同我一起規劃做挑選的。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這個光真的很符合我等待的心情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設計師規劃的3D,現在的3D真的很擬真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這是設計師請攝影師來記錄的照片,是不是很真實,我真的很滿意這個電視牆面。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家具挑選也是設計師陪同規劃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我平常就喜歡煮煮東西跟朋友聚會,所以一開始的規劃我的廚房就一定要大,而且要有電視
可以很容入很多人在廚房,到現在朋友也很愛來聚會,在廚房作菜分享過節,說真的比在客廳的時間還長~
另一方面電器很多都是我自己採買海外的品牌,設計師幫我介紹廚具廠商協助我安裝這些非正常規格的電器品真的讓我很歡喜,剛好廠商也有安裝過進口廚具設備!!不然我也不知道找一般電器行有沒有安裝經驗,這些可是我辛苦爬文~等了六個多月才運回來的。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我媽很滿意的房間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樓梯的空間我請建商要舒適行走,所以多餘空間我就做櫃子起來收東西比較方便。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我的主臥室
【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開箱】自地自建的我終於開箱了
我自己覺得這不是件輕鬆的事情;就好像消費者擔心既使有花費預算,也沒有辦法有令人滿意的成果;或是找到不負責任的設計師公司、沒辦法溝通的設計師公司,也跟長輩交代不過去;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設計公司,或是沒辦法給我建議的設計公司,很幸運的我都沒有遇到。
過程中從開始的建構,架構,規劃跟格局,設計師都與我參與,當然過程中我也尊重專業。整個過程長達3-4年,讓我感到放心,這是讓我最大的重點,我不用煩惱我的問題沒有解決的方法,雖然我心中也或許有答案,但我還是會跟設計師討論過程,聽聽不同的建議或提出我的建議一起參酌。(我也是很認真的)

這是一場很長的過程,畢竟我的房子真的是從無到有,若沒有設計師的協助,也讓我的從零開始輕鬆許多,幫我複雜簡單化,也給我很多信心是真的不然真的蠻累的。尤其是我覺得我還年輕,不想屈就於蓋房子就只能這樣;若我真的沒有尋求到設計師,或許空間真的就只是那樣了,枉費我花了這麼多的心血,這塊地就真的沒有價值了,那真的無法想像。重點是我家人長輩們也都超開心。
我是消費者當然我也會考慮價格,但很多事情我相信不是價格取決一切。能開此箱真的得來不易這是我不可多得的找設計師規劃的過程經驗,分享給大家。
2019-09-20 16:48 發佈
漂亮
還有更多照片?格局圖?

haw691011 wrote:
本身因緣際會下有機會...(恕刪)
想請問一下設計費跟所有費用
好美的房子,自地自建應該是一件很爽的事吧!

真羨慕樓主,有這樣的地可以自建,裝潢的很美。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
這是加強磚造的結構體嗎?
當初怎麼不選RC?
有什麼不一樣的顧慮嗎?
謝謝
-DerekJeter- wrote: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是...(恕刪)


我的觀點:健康。
房屋以對人類健康的考量,優越性依次木造>土造>磚造>加強磚造>RC>SRC>SC,而在加計耐用安全與造價後,加強磚造當然最上選。
整體感覺很舒服漂亮,光影很美。能請樓主分享設計師嗎?
想請問一下設計費跟所有費用
-DerekJeter- wrote: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是...(恕刪)


我是因為有些部分預算考量,另外房屋兩側緊貼臨棟的圍牆,鄉下地方比較有人做百歲磚圍牆。那時有考慮到施工的問題與灌注牆體會不會造成損壞,所以就選擇加強磚造作法。
ion100000 wrote:
想請問一下設計費跟所...(恕刪)


我私訊給你囉!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