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少數人願意分享自己的師傅或廠商?裝潢完畢才知道!

小弟的裝潢資訊跟功課,都來自於MOBILE
裝潢後一直想回饋給大家,但卻有點卻步,原來裝潢完畢才知道原因為何!
當結束裝潢時候,為什麼大家很少願意分享自己的師傅或廠商?

先說我自己的狀況,前三年裝潢自己的工作室,屬於輕裝潢,只花50萬,也得到一點知識
然後去年8月幫忙親戚監工一間透天老屋整理,會去幫忙的原因,只是因我工作性質比較彈性(完全外行),有時間平日過去
由於是4層透天大翻修,所以經驗值爆表,得到很多工程知識,外加一些慘痛經驗!!!!有機會再分享

最後是去年6月買房子,同年9月中動工裝潢自己的房子,因為以上兩個經歷,所以自己的房子自己發包,認識很多好師傅
包括:3D繪圖.拆除.泥作.防水.水電.木作.油漆.清潔.鋁門窗.木頭工廠.CP值高的家電商家...等
上面大部分都是好師傅,每項都是專門,沒有找統包,基本上每項都貨比三家才決定師傅,光報價.看案場的過程就累死我了
如我的繪圖廠商,光改圖來回超多次,會聆聽我的意見,來了2次案場作確認,完全沒有不耐煩...這不推嗎?
再如我的浴室防水師傅,從中壢過來台北,來回超過5次以上,完成後還說有時間想再來看一下,如果一天3000工資計算,那他拿到的錢實在太少了...這不推嗎?

現在裝潢結束,卻發現當有人請我分享廠商時,我會有點遲疑,原因如下:
1.MOBILE 推薦的廠商,案子接不完,例如我打給一個版上推的木工,他說他案子排到4個月之後....其實你打過去也沒啥用,所以最後我的廠商沒有一個是版上來的,因為他們根本沒空!QQ
2.每個案場不同,大家對於價錢跟品質的定義也不同,只能說作我的案子時,好的師傅我才推薦,但是如果介紹過去之後,遇到業主自己胡亂殺價?不懂裝懂?進而衍生出糾紛,這是推薦人所不樂見的
3.當自己裝潢完之後,才會知道工程真的很容易有糾紛,主要是來自雙方認知差異過大,還有雖然常說一分錢一分貨,但到底是多少錢可以得到多少貨呢????大家心中各有一把尺,但「人人不同!」「人人不同!」「人人不同!」~.~
當差異過大的時候,就會出現「奧客」或者「爛師傅」....

所以良心建議大家,雖然隨口問廠商很容易,但還是要多多比較,找出標準值(但通常要有相關經驗,才會知道標準...)
另外就是好的廠商大多要排時間,或者比較不接受胡亂殺價,因為他們真的不差你這一件,老實做事的人,有口碑,一定會有工作
最後,如果真的有糾紛,請不要怪罪介紹人,因為每件案子差異很大,至少有人推薦是他有得過好的體驗跟經驗~(廣告文除外啦!)

希望大家都能遇到很的工班跟師傅嚕~
2018-01-30 12:18 發佈

jmphoto wrote:
小弟的裝潢資訊跟功...(恕刪)


樓主說的極對。

本人因工作性質關係,偶爾也有大整修之房子。

就像樓主一樣,從毫無經驗,到一點一滴累積實做上的知識。

自已監工、發包,真的不會輸設計師,而且省錢。但自然是要累上許多。
每當完成一項工程,常有客戶說要幫忙介紹。
我都說不必幫我介紹,就是這個原因。

每個人個性與要求不一樣,遇到頻率不對的業主,我很可能會放生。
我怕之前那位客戶,公親變事主。

順便說個小故事,有回我到一個新社區施工,發現住戶之間氣氛有點詭異。
原來是有一戶做了鐵窗,鐵窗業者請該住戶幫忙介紹。
因為地區稍微偏遠,還蠻多住戶也做了,而且後來安裝的又介紹了其他住戶。
最後不曉得消息怎麼走漏了,原來介紹有佣金,可能還不少。

所以沒事還是不要隨便介紹。
雷阿斯
自己覺得好,未必別人覺得好.
因為每個人對花錢的感覺非常不一樣.
有時好意分享,也被懷疑別有用心.
網路背後也蠻複雜的.
在我僅有的三次裝潢經驗:
1.夾層屋--2002年,品質OK,4W/P.
2.建商配合的裝潢公司,2009年,品質普通,1.5W/P.
3.預售屋(還未交),Panahome設計,7K/P.

以上僅供參考

tj058741 wrote:
自己覺得好,未必別人...(恕刪)


tj058741大好,
近期也想找Panahome裝潢,想請教您相關經驗,詳情請見私訊。
麻煩了!感謝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