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架高施工,敬請交流…

請問各位先進,如果請廠商施工架高20cm(H)*300cm(W)*320cm(L),的實木地板,底座支柱部分當時說好是用柳安木角材,但確實並非如此,墊材的部分還用小木板,還沒擺正。間距也跟一開始說的都不一樣。這該怎麼驗收?怎麼解救?還是乾脆該打掉重練。還有,師傅腳可以站在木條上施工嗎?
2017-06-09 1: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木地板架 施工
照我的理解,如果當時有簽約,你所要求的都有列出來的話,那你應該可以要求他拆掉!!!
另外如果一開始就發現問題~不是應該可以馬上請他暫停嗎?

很難相信人 wrote:
請問各位先進,如果...(恕刪)
架高 如果高度可以用薄片墊 ,確實會像樓主拍攝的照片如此。

至於間距的問題,我想應該是雙層1.8吋的角材井字型施做。
因為這樣施工法,20公分的高度才有可能用墊的方式。
上層正常都會30cm 下層45~60不等。

踩在角材上施作 是很正常的,要讓兩根角材密合 所以會以自身重量下去壓,這樣才不會有縫隙而產出聲響。
事前的工作溝通真的很重要,回顧整個過程,業主(自己)跟公司營業有要求,公司未把業主要求告知施工人員,業主要進行全程監工時,營業的說有些施工人員不喜歡業主全程監工。業主也就依了。做出來的東西跟自己的需求完全不符,誰對誰錯,不曉得,只能說自己傻。
但是相信這應實屬溝通不良,至於間隙部分的墊片未填滿空隙,只佔其接觸面約1/5。以機械的眼光看來,不是應該做成契型狀再塞入間隙使其水平後,再以氣動釘槍與白膠將其固定,應力分布圖不就是這樣嗎?也或許木工對這一塊不是這樣施工的。否則台灣地震多,難保不會震一震墊片就掉了。此外,角料固定係以疊放式這沒問題,只是角料材質不一樣,為什麼會出不同的角料,我不知道。只是上網爬一些文章以及向木業老師傅詢問有關柳安角材的區分,有些說如果是塗成綠色漆的柳安角材(偏白、1.2吋),大多是進口的,並且泡過福馬林,不是合用在室內,更不用說是拿來當床的基座用,價格也比1.2吋的角料便宜。況且,有些角材根本直接省略,而是以2塊夾板堆疊使用,或許這也是工法之一吧,而且在這裡沒圖沒真相。
但很感謝這家公司,目前算是有誠信,當天已經決定將其砍掉重練,也當下同意補貼該公司部分拆除的費用。只是剛裝修好的房子,打掉後,剛鋪好的地磚也裂了、剛漆好的牆面也破了,整個坑坑巴巴,還要再補一筆錢,該說什麼呢?想掉淚。只能說安裝實木地板,代價好大。
希望後續能有更好的發展,也感謝各位先進給的寶貴意見。
最後一句,花錢的不一定就是大爺,而只是希望得到好的品質而已。
還有,感謝曾來幫我施工的師傅,辛苦你了。
當日本人早已經進化到使用可以調整高度的角錐來做墊高地板,台灣還在用塞木片的方式調整高度,這就是差異之處
cinnamon coffee wrote:
當日本人早已經進化到...(恕刪)

調整腳座,大約在十年前台灣就已經有了,
在調整水平確實是很方便,但是底座五金價錢確不是一般消費者會接受
價差約1.5倍左右
調整座 最低可施作高度約8cm。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