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器評比系列系列第二集:電熱水器
(接第一集前文)
二、電熱水器:
利用電流經過電阻時所轉換產生的熱將熱水膽中的水加熱。
屬於二次性能源的加熱方式,
比較沒那麼環保。
由於加熱棒(杯)都直接設計在金屬管週槽或儲熱槽中,
所以加熱的效率算是極高(幾乎都有90%以上的熱效率)。
由於台灣電力公司的勤奮,


台灣住家的用電普及率的早在四十幾年以前就已經突破99%了,
所以電熱水器的能源取得算是相當方便,
再加上天然瓦斯的普及率並不高(尤其是非都會區),
所以在有些消費者嫌叫瓦斯麻煩的心態下,
近二十年電熱水器的裝機量也不低。
除了能源取得容易的優點之外,
由於電熱水器不會產生廢氣(尤其是一氧化碳),
也沒有瓦斯洩漏方面的安全疑慮,
所以相較瓦斯熱水器來說,
是安全性比較高的選擇。

至於電熱水器的缺點,
第一個問題就是電熱水器的用電問題:
一方面電費的累進收費方式導致電熱水器往往使用成本偏高(也比較不環保),
二方面是改裝專用迴路所需要的費用及對家中裝俢的破壞。
如前文所提,
目前台灣的主流熱水設備仍是瓦斯熱水器,
所以大部份的建商都沒有預先拉設供電熱水器專用的供電迴路。
而電熱水器至少需要5.5㎟~14㎟的佈線及線路套管,
以及它可能造成住家原本就接近滿載的用電超載導致跳電,
(尤其是屋齡比較老一點的舊公寓,目前還有相當多電量僅有30A的住戶)
就成了許多家庭想要改裝電熱水器的兩大障礙。
(瞬熱與儲熱需要的迴路線徑不同,下面再另外介紹)
1.瞬熱式電熱水器:
大部份的瞬熱式電熱水器並沒有設置熱水膽,
而是以加熱棒(杯)直接對熱水管瞬間加熱。

前文就說過瞬熱式的熱水器體積小,
由於大部份都沒有熱水膽,
所以它相當佔優勢的二個特點就是體積極小、安裝容易。
(浴室內、天花上方、房間牆面甚至櫥櫃內…差不多什麼地方都能裝…)
加上價格低廉,
所以小套房的房東們相當捧場。
由於沒有儲熱桶可以慢慢加熱,
為了取得足夠的加熱速度,
所以瞬熱式電熱水器的功率通常都設計在9kw以上(大部份接近10kw),
(其實這功率用來加熱水真的不大,只是再大的話一般家用電源也負荷不了…)
這就表示它需要設罝一條220V*40A以上的專用迴路(通常都設置50A)
也就是說:需要佈設一條8.0㎟的XLPE線或是14㎟的PVC線/RB纜線來供電。
選購瞬熱型電熱水器特別要注意的是:
如果是用來洗浴用的話,
最好選購數位恒溫的產品(價格還是比瓦斯的恒溫熱水器便宜),
控溫電腦會利用水溫、水流量的資訊微調加熱功率,
洗浴時就比較不會忽冷忽熱。
至於傳統所謂四段、五段……N段的電熱水器,
由於調整好了之後就是用固定的功率來加熱,
所以一旦水流量改變,
溫度就會跟著改變(水量少溫度就增加、水量多溫度就降低),
所以忽冷忽熱的情形十分嚴重。
建議這類機種純粹拿來清洗用,
譬如廚房水槽、洗衣水槽、熱水洗衣機等。
由於不同住家的室內裝修狀況不同,
會導致埋管、佈線的費用價差極大,
所以RAY在以下的器材購置成本中一律僅列入埋管、佈線的概略成本5000元。
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
就是泡澡的時候…瞬熱型電熱水器所受到功率的限制:
以一般浴缸蓄水量約130~180公升來算,
一個150L的浴缸,
在較冷的冬天水溫10°C的狀況下,
要放出一缸45°C的熱水,
需要的熱量應該是:150*35=5250kcal。
而以一部10kw的熱水器*90%熱效率,每分鐘可以提供的熱量是:10*860*0.9/60=129kcal,
也就是說…放滿這個浴缸需要的時間是:5250/129=超過40分鐘。
在這樣長的時間下…先不說放水的人是不是耐得住等待的時間,
前面所放的熱水也都冷卻了,
頂多就是得到一缸40°C左右的溫熱水…
所以一般來說,
並不建議採用瞬熱式電熱水器做為泡澡的熱水源。
瞬熱式電熱水器需要的其他能源輔助:
無。(停電的時候無法使用)
瞬熱式電熱水器參考數據:
1)每人每日洗浴使用成本:
夏天:4.52*1.5=約6.78元/人;冬天:4.52*3.5=約15.82元/人。
2)器材購置成本:約5000~10000+迴路費用5000
3)使用年限:5~10年。(因為水垢的產生,加熱效能會逐漸降低)
4)維修成本:約1500元/次
5)加熱效能: 90%以上。
6)加熱功率:9kw/h~11kw/h。
2.儲熱式電熱水器:
有立式也有臥式的儲熱桶,
在儲熱桶中以加熱棒對桶中的水加熱。

為了方便網友查閱資料,
前文說過關於儲熱式的幾個特性再重覆一次:
凡是儲熱式的熱水器…只要在那一桶預儲的水用完前,
流出來的熱水溫度都是相同的,
所以至少都有一個優點就是溫度不會忽冷忽熱(但會隨著使用的水量而逐步降溫)。
由於經由預先加熱的儲熱桶供水,
所以供水的口徑相對的較大,
也就是說…只要選用較大口徑的龍頭,
泡澡時放水就相對的快很多。
(6分管的供水量是4分管的兩倍多,還有1"出口的機種水量就更大了)
只要不超過儲熱桶的蓄水量,
則泡澡時需要的放水時間往往只需要十幾分鐘就能搞定。
省下來的不只是時間,也包括省下這些時間內被冷卻掉的熱能。
所以,儲熱型的電熱水器用在冬天的泡澡時,
它每日所耗費的電費其實不一定比瞬熱式電熱水器的高。
當然,儲熱就需要保溫,
所以相對的一個缺點是耗能。
儲熱的另一個缺點是水溫的降低。
由於在使用時設備會同時兌入冷水,
所以當水使用得愈多、愈快時,
儲熱桶內的水溫就會跟著降低。
通常建議的解決方案是採用恒溫龍頭來調節冷熱水的混合比。
除了上述在前文就提過的差不多內容之外,
儲熱式電熱水器相較於其他種類的儲熱式電熱水器最大的優點,
就是對設備所裝設的環境需求最不嚴苛。
由於儲熱式電熱水器沒有廢氣、也不需要採集其他熱源,
所以只要放得下儲熱桶、周圍有適當散熱空間的地方都能安裝。
(夠高但面積不大的地方可以選立式、面積夠大但高度不夠的地方可以選臥式)
譬如有許多小套房(尤其是挑高小套房)的規劃,
建商蠻常將儲熱式電熱水器配置在浴室的天花上方。
(也有容量比較小的就直接就掛在浴室內牆上)
通風條件不是很好的陽台甚至是家中的儲藏室內都可以設置。
以儲熱式的熱水器這麼大的體積來說,
能有這麼大的設置彈性算是一個相當強勢的利多。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耗材的保養維護。
由於儲熱式電熱水器都有水垢的問題,
所以包括除水垢用的陽極鎂棒與加熱棒都屬於耗材,
儲熱桶也最好是每2年要請人來清洗一次,
(通常也都在清洗的時候更換鎂棒)
所以保養維護的成本稍微高一點點。
由於有一個儲熱桶可以慢慢加熱,
所以儲熱式電熱水器的功率通常都設計得比較低,
大部份家用機種的功率在4kw~6kw之間。
這就表示它需要設罝一條220V*30A的專用迴路。
也就是說:需要佈設一條5.5㎟的XLPE線或是8㎟的PVC線/RB纜線來供電。
由於不同住家的室內裝修狀況不同,
會導致埋管、佈線的費用價差極大,
所以RAY在以下的器材購置成本中一律僅列入埋管、佈線的概略成本4000元。
儲熱式電熱水器需要的其他能源輔助:
無。(停電的時候無法使用)
其實應該說…
其他種類的儲熱式熱水器比較常採用電熱的方式來輔助,
譬如太陽能熱水器、熱泵都很常見。
這個部份我們留到太陽能、熱泵的地方再討論。
儲熱式電熱水器參考數據:
1)每人每日洗浴使用成本:
夏天:4.52*1.8=約8.14元/人;冬天:4.52*4.25=約19.21元/人。
2)器材購置成本:約15000~25000(容量/功率愈大愈貴)+迴路費用4000
3)使用年限:6~10年
4)維修成本:約1500元/次(差不多2年一次)
5)加熱效能:90%以上(不同產品另有備用損失的等級差別)。
6)加熱功率:4kw/h~6kw/h。
打到這裡,好像這一篇的長度也差不多了,
後面還有兩篇,
這兩天再找時間慢慢打,
內容分別會是太陽能+熱泵的介紹與評比整理的圖表
文章例行公告事項:
RAY寫這些東西,
純粹只為了讓各位準業主做功課的時候,
有可以參考的內容。
為了維持文章的參考價值,
讓它發揮最大的參考效益,
RAY希望這些文章不帶有商業色彩。
也就是說…
凡是經由Mobile 01的PM洽商接案,
一概婉謝。
在謝謝各位的厚愛之餘,
也請各位參考準業主系列第二集第四段的內容…
不要輕信網路設計師的文章,
並優先考量經由實際親友介紹來的好口碑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