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圖上的櫃子是日劇時代留下來的玻璃櫃,櫃子上的畫是來訪的客人送的。

沙發上的層架是我利用老屋拆下的舊窗框清洗後打磨,把一些快剝落的漆磨掉後再加上隔間拆除後的柳安木製作成的支撐架組合而成
。

女王的工作桌(ikea戶外一桌四椅組合)老木箱,阿嬤的圓凳(這些圓凳在我父親還沒結婚就有了)


放電腦的桌子是去木材行買的整塊黃柳安+8個空心磚。

簡單的廚房,畫一樣是來訪的客人送的。




街貓阿橘:目前已經收編了


我們最愛的後院空間,朋友來常會在這烤肉聊天。

球燈來自淘寶。


老婆很愛這張照片。他自己從房間往樓梯間拍的。

走道貼塑膠地磚(人字貼),門是去二手店買的檜木門+噴砂加工。

這些設計都是我和老婆自己慢慢想然後發包或利用晚上假日施工。每當看到這些照片都會覺得很感動
其實我們的房子一直都還未完工,已經一年多過去了,老屋都還在持續改造中。
目前就放些還能看的照片分享給大家
我和老婆喜歡老的東西,所以幾乎老屋所有的門窗欄杆樓梯扶手,我們都盡可能的保存,或是再利用。
對於建材與風格我們的喜好其實就是忠於本質。水泥木頭鐵植物,不做過多的掩飾。
---------------------以下是施工的過程分享--------------------
(初次見面)
2014年3月,我和另一半搬到了台東。為了找到心目中的房子,工作一有空檔就跟房仲去看房子,大概看了半年吧!
就在2014年的9月,這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樣子。

大廳被原本的租客恭奉神明,所以牆壁天花板全都被染的黃黃的

古早的浴室和廁所

2樓的空間。

2樓外有一個小陽台。

房子的後方還有一個殘破不堪的鐵皮屋

穿過鐵皮屋來到後面的空地,我倆一聲驚呼,哇~好舒服的空地阿!這不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空間嗎?
(夢想的規劃)


房子買了之後,就先去實地測量並且利用免費軟體SketchUp畫出來。
每當有想法要和老婆討論,老婆就說:畫給我看,只好摸著頭去畫了。



這些是被淘汰掉的設計。


畫了兩個月,終於有了定案
修正過好多版本才終於開始動工了。
(拆除)
有了設計圖就比較知道怎麼果斷的拆除了。
買了紅漆,打x代表要整面拆除,打勾代表要把表面的水泥替掉。1F的部份打算所有牆壁都做水泥粉光所以幾乎全都剃掉了。



由於考量到是長形的房子欠缺採光,所以便把後面的牆整個打掉。


2f的部份也是為了採光,拆掉了後面的牆壁。



特別交代拆除師父幫我保留老舊的檜木門窗。
(水電)
這棟50年的老房子,說實在我不知道水電管線到底用了多久,但不用考慮一定是全換新,因為安全。
想想以前那個時代哪有裝那麼多冷氣,烤箱,電熱水器。老舊的電管跟本不堪負荷,所以老房子如果要整修水電的部份絕對不能省阿。
整個房子的整修中,水電是我花費最高的工種。因為房子整理好了管線可能看不到,無法修改。所以我寧可請好一點的師父多花一點錢阿。


因為已經知道地板要灌漿,水電師父跟我說地下能管線跑盡量跑。

因為土地狹長,刻意在天井的位置留了三個清潔口。(糞管,污水,雨水)

化糞池移到了玄關處方便將來抽取用。

(灌漿)
記得當時跟水電師父溝通時
我說我打算用灌漿完成的地板當完成面,師父其實不太能懂我(師父一直念我說我顛倒頭做)
很多人問水泥粉光的地板怎麼做,小弟在此分享我的方法,不一定完全正確,純粹個人經驗分享。
我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並且問過泥作師父,後來整理出的心得是。
1.灌漿前要綁鋼筋或是點焊網(就好比人體有肌肉和骨骼的意思。會比較不容易裂開)
2.灌漿的厚度盡量在20公分以上(如果你只是在原有的地板上抹上一層薄薄水泥沙漿,新舊地板的密度不一樣,很容易因為地震或是熱脹冷縮而產生裂痕或是捧共)
3.請整體粉光的工班來施工(這樣的施工方式會比用人工抹的更扎實,將來地面完成比較不會凹凸不平,因為如果原本的地面有高地差,低的地方有可能會因為水泥乾掉而陷下去。)
4.灌漿完成後必須灑水養護。(水泥沙漿要完全乾需要幾週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如果因為太陽曬或太快乾燥有可能會因為收縮的太快而產生裂痕。)
5.完全乾燥後要記得上面漆。至於要上哪種面漆就視你要的效果而定。
很多人是推薦透明的epoxy,但我當時已經住進來了,覺得油性的epoxy有點毒,所以我就用了水性的防水漆。
建議可以先買一點來塗在小面積的地板上看。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平光的(跟我家的調性比較搭)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找找關於
盤多磨,或水泥地板http://www.perennial.tw/index.php。這些都是當初我上網查過的。
以下是施工的照片
到鐵材行買點焊網來自行舖設。

灌漿的過程
大部分的工程,灌漿完成後的地面並不是完成面,所以這麼部分要特別交代師父,高低落差和洩水要抓的準一點。



整體粉光的工班會接在灌漿工程的後面做,所以都要協調好。



當天會從一大早灌漿接著整體粉光到晚上。所以記得把鄰居按奈好。


地面完成也養護完畢後,我到建材行買了1分夾板與瓦楞板和封箱膠帶把地面全部包起來,因為接下來會有泥作進場所以一定要特別保護。瓦楞板放在最下面,上面在鋪上夾板。交接的地方都用膠帶貼起來。但記得與牆壁交接的地方要留大約3-4公分讓泥作師父能夠抹到牆壁與地板的交接處。
(立框與水電)
泥作要進來前,門框與水電預埋部分都必須要完成。

在工廠預製好的鐵門框

跟壁面相接的管線。



水電師父的管線預埋工作。
(泥作進場)

廁所新牆面砌磚

牆面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