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逐漸愛上工業風那種簡單的調調,加上老爸是個鐵工,也就讓我不斷幻想可以自己製作幾個鐵件家具,而退伍後在家中公司上班,剛好遇到公司工作量的高峰,直到八月中才讓我有個喘息的空間。而這段時間每每進到原本的房間時,都想放一把火把所有東西給燒掉.....因為真的亂到不知道怎麼整理。而在服役的這一年中也因為姊姊要結婚的緣故,老爸與老媽終於肯將家中的客廳好好的翻修一遍,在這過程中很幸運的認識一位年輕的木工哥哥,也因為他讓我這次改裝的過程變得如此的順利。
我們家的屋齡也將近二十年左右了,老屋的問題慢慢浮現,加上房間外的陽台多年來遲遲沒有安裝採光罩,因此長年的風吹日曬雨淋,使原有的防水早已失效,而外牆防水的失效也間接導致內牆的油漆一直剝落,原本只想購買外牆防水漆來修補,哪知道老媽一句:『姊姊十月結婚要借住你的房間,你不整理一下嗎?』,也就這樣開啟連續45天的改裝日記。


首先先介紹一下我改裝的順序:
由於外牆的緣故,因此我決定從外牆修補開始下手,一路到內牆→電燈→地板→衣櫃→窗簾→自製家具→水電配線→外購家具

一、在外牆上,雖然高中與大學的這段期間,每當暑假有空,我都會去將家中的某些舊粉刷牆面、樓梯走廊或者客廳重新粉刷,更別說服役的這一年也刷了不少油漆。

但在外牆的處裡上,我真的是第一次碰到,因此在版上、網路上爬了很久的文章,終於在樂土的官網上看到一連串的教學影片,也就索性利用臉書粉絲團的私訊功能,詢問如何施工與需要購買的材料,最讓我欣慰的是他們的小編很認真的回覆且非常詳細的分析。後來我想讓塗刷的效果更明顯,所以又多購買一桶水性介面黏著劑。
【未上外牆防水漆前圖】可以明顯看出就磁磚因長年日曬雨淋已卡垢了




(一)施工的方式:
(1)先將牆面用清水清洗乾淨
(2)再刷上水性介面黏著劑
(3)接著塗上樂土單組份彈性水泥,水平垂直各刷塗兩道
(4)一周之後再塗上樂土防水透氣漆。
經過這樣一連串的施工終於將外牆給完成了。補充在刷塗樂土單組份彈性水泥等待一周的過程中,剛好採光罩也順便安裝好了。
【外牆完工】耗費9天左右


(二)安裝升降曬衣桿
因為這間房間是家中低樓層中,唯一擁有這麼大的露臺的房間,加上老媽總是喜歡讓衣服曬太陽,所以果斷決定不要使用落地式的曬衣桿,更換成升降式的,大大增加陽台的使用空間。但其實是因為我以後想要在陽台放張小椅子看看書,不想要被老媽的曬衣架干擾(煞風景),哈哈哈哈

【升降鍊固定扣】

二、轉換至室內
【未改裝前室內圖】


好不容易將房間內的雜物搬離房外之後,也就著手開始將舊有的踢腳板全部拆除與剝落的牆面刮除,但誰知道原有的釘子(踢腳板)早已生鏽,難以完整的拔除,後來思考一陣子後,為了讓批土的效果不受影響,所以就拿了砂輪機,一個一個的將凸出來的釘子給磨平(由於太靠近地板,幾乎被噴個滿身是灰),處裡完這些前置作業之後,終於可以進入批土的程序了,而批土產品我選擇使用樂繕2.0。
【拆除踢腳板】


(一)補土施工過程:
(1)在剔除原有油漆後,我選擇使用#40號砂紙將牆面先處裡平整,減少高低不平的批土,接續就依照樂繕所附的說明書操作。
(2)如有較深坑洞需先用樂繕原色搭配刮刀補洞,接著批上樂繕原色,等乾燥之後再使用#80砂紙將牆面處裡過。
(3)間隔兩天之後看的出來表面乾燥後,接續批上白色樂繕,必須批上兩道這樣效果才夠明顯,等乾燥之後再使用#800砂紙將牆面處裡過,接著就可以上漆囉!
【樂繕原色】

【白色樂繕】


(二)安裝吸頂燈:也在批土等待的空檔,就利用時間到特力屋,下訂了國際牌的吸頂燈與要使用的油漆,並且與廠商約定上漆的前一天來安裝,時間配合的剛剛好,也因為這款燈飾拆裝很方便,所以在油漆天花板時,可以快速的拆裝。而會選擇這款燈飾的原因不例外,就是簡單的外觀與單一個燈座就能提供足夠的亮度,比起傳統家裡用的T8燈座好上太多了,但缺點就是價格有點高(

-後來在亞馬遜日本上看到日本的價格真的嚇一跳,同規格一樣都是6000~7000,但人家是日幣.........


【整體的燈感】

(三)油漆施工:牆面計畫希望可以用跳色的方式區分出主牆與副牆,而主牆的壁面原本是希望用樂土施作清水模的方式,呈現出工業風,但後來評估之後太過搞剛,所以果斷選擇使用灰色的油漆來代替。
油漆的順序:各兩道
(1)白色天花板
(2)白色牆面
(3)灰色牆面,可能一開始在漆深色的過程中顏色沒有辦法馬上凸顯出來,所以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搞砸了,甚至老媽還規勸我要不要換一個顏色,但刷塗兩道乾燥後,灰色的原色逐漸顯現出來,現在回頭來看好險當初有堅持己見到底,哈哈哈哈
【剛上漆】

【剛好漆到一半,畫個我家哥哥】

【完成一面牆】

【上漆完工】


四、安裝海島型超耐磨木地板:
由於當初在油漆時非常懶惰,自以為技術很好,結果因為使用滾筒的關係,噴的整個地板都是小雪花,所幸趕在跟木工哥哥約定的時間前,將地板給處理乾淨。因為看太多傳統深胡桃色的木地板,因此我選擇一個較年輕的顏色,但家中的老母其實很反對我裝木地板,不外乎就是擔心不好保養等等的問題,但我看見非常多版友都有安裝木地板,並且沒有看到太多的負評,因此應該是老媽擔心太多了。
【木地板施工過程】
選擇直鋪,並單純鋪上防水墊跟靜音墊,會選擇直鋪是因為考量到以後更換與維修地板的便利性。


【木地板完工】
而剛好這幾天都在家,也就可以很直接的跟木工哥哥取經,畢竟我也是一個鐵工,在他身上看見許多不一樣的東西.除了談論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做工人外,就是這些職業讓我們擁有一技之長,並期望未來可以將這些行業做到更專業化,而不再是傳統的那些刻板印象。

五、安裝Ikea系統櫃:
其實當初在選擇衣櫃時,真的遇到很多問題,不外乎就是預算跟尺寸的選擇,由於配置的空間只能容納下95公分寬的衣櫃,而普遍市面上的系統櫃都是75、80、100這樣單位的尺寸,所以一度還想說自己設計一個鐵架來封板,但後來想一想真的是不夠工,所以就決定親自跑一趟Ikea,現場看看櫃子樣式和配置,最後選擇75公分寬、236公分高的衣櫃,順便預約在地板安裝完成後的幾天安裝。
安裝的當天剛好是中秋連假的第三天,也就是北部壟罩在颱風下的那一天,外面下著大雨,看見兩個年輕的師傅辛苦的將櫃子的配件一個一個的搬上三樓,在安裝過程中與他們聊天才發現他們這幾天的連假是沒有休息的,真的替他們敬業的精神感到佩服。
【安裝中】


【系統櫃完工】


【畫框】利用系統櫃完工後的空檔,打掃了一下地板後,就將在IKEA購買的畫框組裝好。
題外話:畫框內的照片是當初退伍後回嘉義遊玩時拍攝的,那次的旅行是一年前在新訓單位時就與女友計畫好的,主要也是希望能與大學時期的良師益友們見面。
由於畫框較大,因此在網路拍賣上找尋線上沖洗相片的賣家,他們真的很專業,還給予許多建議,最後送來的照片還經過層層的包裝,差點打不開


-裝好

六、窗簾:
將原有使用20多年來的窗簾拆除後,老母果斷的叫我請認識的阿伯來訂做一套新的,聽到這裡差點哭出來,我還在擔心老母會叫我把舊的洗一洗再利用,也因為這樣的決定又讓我少煩惱一件事情。只能給我媽按一個讚(y)了,與阿伯約定地板安裝好的隔週來安裝窗簾。


而我選擇的布料很特別,在遠看時大致顯示為綠色,但近看可以發現,其實他是多種顏色所組成的,在安裝之後整體的感覺真的非常喜歡。

七、門與門框整修
由於家中的房門歷經多年的地震與時間歷練,大多數的門框都有變形的情形發生,而門斗也因為鉸鍊的變形,導致在關門時必須用力抬起才能順利關上,加上小時候不懂事,上面貼上許多雙面膠或者膠帶,而原本與木工哥哥討論,希望可以幫我修改與更換五金就好,哪知道後來發現房門價格不高,乾脆直接換新的。
【門框】與水泥牆面的縫隙,我就只能用白色的西利康將它填補滿。


【新房門】

【將房門邊上漆】

另外門框的部分,我就用砂紙將原有不平整的漆面磨平,隨後再利用油性的漆將它重新上色,但上色的過程不是很滿意,有點後悔當初不選擇用噴漆的方式。 後來想一想以後再說吧,只能先這樣了


八、排線壓條
(一)排線:
由於家中原先也未預設第四台的孔位,還是孔頭短路等等詳細情形不太清楚,但我知道的是,當年父親選擇從一樓的電話線孔拉上來,一路到三樓後再分送往二樓與四樓的房間,因此房間內會出現一條長長黑黑的電線,加上網路也是外拉式的,因此我就選擇在網路上購買KSS的壓條來排線(會知道這個牌子是因為常搭高鐵,電扶梯都會有一個五顏六色的廣告牌,而我當時就很喜歡那個廣告所攝影的照片)。
【未排線前的線】

計算好長度與幾個轉彎處之後,就上網購買等待產品的到來。
話說一條雖然幾十塊而已,但是幾條買一買加上彎頭三通等等,也是需要好幾百塊

【施工中】到五金行買一個銅板價的辜阿(台語),就能順利裁切自己要的長度了

【完工】

(二)網路線延伸:
在配線條安裝到位之後,就將舊有的網路線頭剪斷重新配一個新的接頭,然後一路延伸到預設電視櫃的位置。
【這是怕忘記網路線顏色所以先拍下來的


九、自製家具:
因為在家中的鐵工廠上班,工廠的核心技術是不鏽鋼焊接,而隨著退伍的這幾月來,也逐漸累積一些基本的機械製造的架構與原理,所以也就利用一點時間畫了床架、桌子、櫃子等等,然後利用公司這段淡季的時間將材料準備齊全,就拿著維士比拜託師傅幫我焊接了。
由於不鏽鋼的外觀大部分都有經過拋光,使得會呈現亮銀色,顯得老氣許多,因此在網路上找到一家老公牌噴漆,他標明噴漆內有加入硬化劑可以增加噴漆的附著力,所以就選擇消光黑的噴漆來當作鐵件的外觀。


【後來在一旁的外籍朋友很熱心的幫忙我噴漆,其實這些鐵架都是拜託他幫忙我焊接的。人真的很好 :) 】

【將床架搬回家的情況,當初有打算做成組合式的,但後來真的太懶得加工,就把它一體成形,結果換來的就是辛苦的搬~~~~】

-雖然噴漆效果不錯,但如果還有下次,我會選擇給外面廠商烤漆,因為花費的時間與材料算一算可能差不多,但這次的訴求是DIY所以還是勉強可以接受這次的作品。
另外在網路上訂購幾片木板,配送到家裡之後再刷上透明平光保護漆,等待乾燥後再以#400砂紙打磨,處裡過後的木板顯然有不一樣的觸感,比起原有的細緻許多,大致木板都處裡好之後,也就可以安裝上去鐵件上了。
【這是床板的3cm厚的松木板】


【另外這是未上漆前的柚木拼板】

【上漆後的柚木桌板與松木電視櫃】


(一)床架
-(松木板)尺寸1.8*1.9M:這個床架設計的比標準的雙人床架(6.2*5尺)還要再大一點,我設計成(6.2*6尺),而也不是因為要購買加大的雙人床,所以才做這樣的決定,而是因為想要放上標準地雙人床墊之後,兩邊可以預留15公分的空間當作踏板(階梯式),也就是在早晨起床時可以將腳放在板子上,人坐在床上發呆一下,也就不用直接將腳直接放到落差40~50公分的地板上。
雖然蠻蠢的,但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床架樣式………,然而在床底下選擇完全鏤空,除了安裝了九隻活動腳之外,希望之後購買的掃地機器人可以在床下穿梭自如的打掃,也省去傳統要移動床架來打掃的困擾。
【床架組裝】鐵件與木頭組裝

【床架完成】


(二)電視櫃
-(松木板)尺寸1.4*0.45M:轉換個方向,這是電視櫃,因為很喜歡工業風那種黑鐵件配上木板的搭配,所以也就利用公司的餘料來製作。雖然在做的時候一直被嫌說幹嘛用那麼粗的管件、到時候不好搬等等的,但其實有幾個原因我才做這樣的決定。
第一是因為公司所以用的80*80方管,餘料尺寸低於700mm長之後就會變成廢料了,所以撿兩隻廢物利用剛好可以做柱腳。
第二是因為要當電視櫃,所以我希望可以用粗一點這樣比較大器。
第三個就是因為是餘料,所以要搭配到整組都是同樣的材料真的不容易,所以一定會有粗有細。
【電視櫃】配上較薄的木板,下層購買幾個籃子來補足之前房間所擺放的層櫃。

(三)電腦桌
-(柚木拼板)尺寸1.1*0.6M:使用部分餘料之外,還是購買四支六米的扁方管來做床架與電腦桌,而電腦桌的設計就相對簡單多了,師傅幾乎30分鐘就搞定了。
其實原本選擇的木板為柚木自然級的拼板,它的顏色顯得更為特別,但由於廠商那邊的貨源不足,在等上兩周之後,最後還是選擇更換正常的柚木拼板,有點小可惜。
另外也在電腦桌做好的空檔,突然想到這塊柚木板剩下50公分的餘料,所以就決定再多做一個螢幕架,來增加桌面的收納空間。
【電腦桌】

-將電腦鍵盤安裝到定位

十、水電配線:
因為在規劃的電腦裝擺放位置處沒有插座可以供電,所以經過一段時間思考之後我選擇自己從電箱內拉一條電線出來安裝。而室外的陽台在建商建設時並未預留室外燈的管路,因此只能自己拉一條電線從外到內。
其實原本這些拉線與開關的更換,是希望請一個認識的師傅來施工,這樣就只要安排時間給他,我就可以繼續忙其他地方了,但當時老爸聽到要請人來做這些就馬上否決這樣的決定,因為老爸以前是電工科,年輕時水電、冷氣有的沒的他都會,因此他會希望將這些錢省下來,自己老人工邊用就好了,但老爸是大忙人,每天忙著抓寶根本沒有一定的空閒時間,所以我逼不得已上網爬一下文,了解基本的電線常識,因此我就獨立換開關、電燈、室外燈等等,除了電箱的插頭座,因為電箱太多電線,很怕接錯線,所以還是請老爸來幫我分析順便講解配電的原理。
當時老爸還擔心我的電燈沒開關,拼命的在為我思考如何解決 XD
(1)插座:然而如果依照傳統的做法一定是拉線到一個插座盒上,不會有太多修飾電線的走線,因此我就選擇在網路上購買一個插座盒,然後在公司另外製作一個四分管跟彎頭來銜接盒子,並在五金行購買水管的固定片,想凸顯一個工業風的風格。

<安裝時丈量好位置之後,使用水泥電鑽打洞並塞入壁虎,成功的將插座盒給固定在牆面,原有的電箱顏色太過突兀(米黃色),所以我將電箱先鑽一個直徑12mm的孔,供電線穿過,然後再將電箱噴上消光黑漆,最後將電線完整的接上電箱內的開關就完成了。

(2)室外燈與網路線整合:室外燈我購買飛利浦的防水型燈組,並選擇拉一條走線到原有的網路線位置,網路線的走線是因為室內的電線通道很奇怪,連之前水電的師傅也找不到相通點,因此老爸在十幾年前就直接將網路走線從外牆拉,因此我就順便把電燈的電線與網路線拉一起,接到室內之後因為還需要安裝一個開關,感覺很不美觀,所以我決定將另一頭安裝成插座,並購買一個wifi插座,之後就可以使用手機app來控制電燈的開關。
【原本的樣子】


【在採光罩上鑽孔】

【排線完成】

【防水燈組】

(3)開關蓋:因為家中一直使用傳統的白色背板,我一直想要更換成有金屬質感的背板,而在印象中好像有版友在裝潢時有更換過國際牌的產品,由於單價太高了,因此只容許我更換兩個位置較明顯的開關,最後購買開關、插座各一 :'( 。
【開關】

【插座】

十一、外購家具
在自製家具的加持下,使得要購買的家具大大減少,因此所剩下的就是彈簧床、單人沙發與最想要的掃地機器人,另外的一些電視、apple TV等等的就不另外介紹了。
(一)彈簧床:
其實彈簧床的購買過程十分意外,當時在木地板完工後的幾天,剛好北上去畫廊裱框球衣,偶然發現剛好在家具名床大展的檔期內,且地址距離信義區不遠,就打著去看看的心情徒步走過去了。
記得當時進到展場大約十點左右,剛好是檔期的第一天,許多廠商都還在佈置會場,我繞了繞感覺每家廠商所賣的床都超過我的預算。突然間看見前方的攤位上有其他消費者在試躺,就打著湊熱鬧的心情也去躺看看,而後來的消費過程算是很愉快的,雖然當時服務的業務發現算錯價格(給我太便宜),而有點想要規勸我買別張床,但後來有個較資深的大姊卻很阿莎力的賣給我,還給予兩個乳膠枕,也許有人會覺得當時購買的過程太過衝動,因為連牌子與廠商都沒聽過,但這次的購買過程真的很讓我喜歡,而這陣子姐姐借住我房間也非常喜歡床的舒適性。
後來在出貨前在版上看見這篇文章(文章連結),一度很懷疑自己當時的決定,雖然與其他版友所說的購買過程很類似,但卻幾乎沒有看見任何負評,所以我想購買任何產品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反之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

(二)單人沙發
在房間的構想上,一直有將小沙發納入考量中,但一度因為預算的上限必須將沙發的購買期延後,好險後來在掃地機器人上的預算大大減少,而我選擇了一張木製骨架的小沙發,並放在電視櫃旁,希望可以在愜意的午後,泡杯紅茶聽聽音樂翻翻雜誌,並且這樣的擺設剛好可以將腳放置床板上,並吹著微微的涼風。
但後來發現在極端氣候的肆虐下,只有焚風跟冷風,導致不是滿頭大汗就是冷到關掉窗戶


(三)掃地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選擇上,主要是希望它可以在床下與電視櫃下穿梭,大大減少打掃的困難與繁瑣程度。由於受限於預算的限制,導致一開始主要物色為無法自行回家充電的機器人,價格約在3~6K之間,但後來想想如果他出來打掃後沒電卡在床下,那對我來說也是另一種折磨,因此又在版上搜尋關鍵字了,終於看見版友推薦對岸的品牌,一路下來看了五、六篇文章與數十則留言,最後就上對岸耳熟能詳的購物網站上看看,由於在留言處有人建議購買對岸產品時,應有放棄保固的心理準備,主要是因為來回的運費遠遠佔購買價格20~40%,因此看著看,就選擇購買分享品,而又有區分B1、B2、B3的等級,因為分享品的意思就是鑑賞期內的退換貨商品,經過原廠的整理與外觀的塞選後所區分的,後來我選擇購買B2等級的。
但經過廠商的聯絡後才發現,原來該廠牌不對台灣直接配送,最後只好透過姊姊大陸的朋友幫忙轉寄回台,而總花費不到3K,算是CP質相當高的產品了,且因為這個價格所以用壞了也不太會心痛,雖然我也是很怕它葛屁 (少了一個瑪麗亞)。


【累積兩個禮拜的量


十二、其他零零散散的小物
(一)乾溼溫度計
其實以前完全不懂什麼濕度的概念,但自從在馬祖當兵之後,才知道原來濕度的高低影響環境溫度與舒適度的因子這麼大,所以原本想要在網路上買一個電子式的,誰知道某天在公司無聊翻翻老爸抽屜,才發現原來有個小溫濕度計。



(二)植物
從小就很喜歡房間有個小植物的陪伴,加上大學就讀的科系,更加深對大自然動植物的渴望,因此老早以前就很喜歡特力屋所販售的這款植物,雖然花盆的價格略高,但這裡面也許包含設計者的付出與財產,因此還是要給人家賺拉~~~~~
這款花盆設計的很好,不如市面的花盆底盆孔洞小而少,它底層具備透氣的孔位,大大增加植物的透氣率,使植物不會因為底盤積水而被悶死。

-總結
歷經45天改裝,真的很累,白天上班,晚上總是要花兩三個小時將每日的進度補齊,而唯幾個地方,希望下次有改裝機會時要修正的:
第一個就是門框了,真的沒有經驗導致成果很不滿意。
第二則是不可改變因子,改裝完工後看見幾篇文章的論述:房間盡量不要擺放電視或者電腦,讓臥房回歸安靜休息之地,而幾個禮拜下來發現,我時常在房間辦公或者看電視,在這過程中我總是將工作內容與想法帶入房間內,使得常常沒辦法放下心好好的享受房間內舒適的氣氛,但這也是沒辦法,只能努力工作以後換一個三房擱兩廳囉!!!!
然後也有幾個想要感謝的人:很謝謝老媽的金援支助、也謝謝老爸從小做工頭榜樣給我看,讓我可以在這次改裝上盡興地揮灑自己想法,謝謝姊姊給的改裝誘因(

而房間改裝也到達一個段落了,我想在這次的改裝過程,讓我更了解到自己的個性與對事情的態度,去除過往的急躁性格,這次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個步驟,不受工期與時間上的壓迫,耐住性子 ! 後來想想這也許是自己人生的一小段縮影吧,如不在年輕時確實扎根,哪怕以後會不會因為外因而倒塌。而身為一個新世代年輕人,大學畢業做鐵工,每日面對的是老化的年齡層與外籍員工的環境,彷彿在一群陌生人中孤軍奮戰,但我總是這樣子鼓勵自己:『現在年輕人不做,未來年輕人也不會做,這將會是屬於你的世代。』
最後謝謝大家的觀看,也感謝版上的前輩,無私的分享改裝與裝潢的技巧。最後我想向還在猶豫自己想法的版友們說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放手去做吧』
--------完工照分享,房間有點亂sorry

床邊櫃,之後再找時間將蓋板換掉


電腦桌Ⅰ

電腦桌Ⅱ


電腦桌 面陽台Ⅰ

電腦桌 面陽台Ⅱ -拉遠

電腦桌 面衣櫃Ⅰ

電腦桌 面衣櫃Ⅱ -拉遠

床鋪


最後補上姐姐迎娶當天所拍攝的照片。
從八月中一路趕工,就是為了在這一天能給姊姊一個漂亮的房間,然而姊姊結婚令我最開心的事情,其實就是能夠讓全家團聚在一起,平時大家各奔東西,各自為生活而努力,而我們也步入不需要父母擔心的年紀,因此希望透過這次的婚禮搭配上專業的攝影師,讓我們可以留下美美的紀念。
【姊姊】

【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