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天1F-2F挑高夾層施作工法請益

本人買了一間透天預售屋,預計明年底交屋.
1F-2F作挑高設計,我認為本就應該將能利用的空間發揮最高限度地使用(不影響他人).
原本挑高空間又變成一大房做主臥(爸媽使用)
因為購買時前一手屋主已跟建商簽約同意不再客變,所以不能找建商處理.
當初有跟建商談希望加工程款夾層由他們來施工,但是建商不願意再幫我做

因此在網路上爬文也有找相關案例
看到一個就是蠻特別的叫做實心夾層


透天1F-2F挑高夾層施作工法請益

想請問有人暸解這種夾層施做工法嗎
可以說說你的見解嗎

我的需求是想做永久的夾層,就在考慮是要植筋灌漿還是用這種工法來施作
如果用植筋灌漿的工法請問流程是甚麼? 剖面結構又是如何? 灌漿可全用輕質水泥(混凝土+保麗龍?)降低載重嗎?

請這方面專業的大大教導我方向


透天1F-2F挑高夾層施作工法請益
透天1F-2F挑高夾層施作工法請益


圖一黃色範圍是挑空範圍圖二是房間大概配置

想請問這樣夾層施作植筋灌漿一坪多少錢?
2016-08-31 17:41 發佈
茶裡布朗 wrote:
在網路上爬文也有找相關案例看到一個就是蠻特別的叫做實心夾層想請問有人暸解這種夾層施做工法嗎

其實輕量化的夾層樓板做法有很多,
樓主可以用關鍵字:"輕質樓板"就可以找到很多種不同施工法的廠商了。

樓主貼的這個實心夾層應該是一家叫絕享的廠商貼的吧?
用C型鋼來做輕質灌漿的地板的確比較少見,
效果如何還真是不知道…

一般輕質灌漿多半採用長方型的方管來施作,
一方面是不管鎖螺絲還是燒焊,
方管的接觸面積都比較大,
固定起來比較方便,
二方面灌漿時要搗到均勻充實比較容易,
而C型鋼凹入處要灌滿是真的比較麻煩一點,
(RAY猜測了一下,應該是先嵌塞完C型鋼凹槽後再來灌吧?)


茶裡布朗 wrote:
如果用植筋灌漿的工法請問流程是甚麼?

1.打牆
2.植筋
3.紮筋、焊接固定
4.下方釘模板,並加支撐桿
5.灌漿並搗實
6.養護
7.拆模
8.打底捉平
9.粉光/磁磚/木地板


茶裡布朗 wrote:
剖面結構又是如何?

就是上下兩層鋼筋網,灌滿RC,沒了…


茶裡布朗 wrote:
灌漿可全用輕質水泥(混凝土+保麗龍?)降低載重嗎?

純粹植筋灌漿......如果底下沒有做封板的話,
應該不大適合輕質灌漿。

話說一般水泥加保麗龍比較常用在牆面的輕質灌漿,
地板做輕質灌漿…通常是採用輕質陶粒。


茶裡布朗 wrote:
圖一黃色範圍是挑空範圍圖二是房間大概配置

少了挑空下方的平面配置。

4.85*4.39的挑空面積還蠻大的,
(RAY猜想應該就是跨距大了點,所以才沒什麼人想跳出來回應這一篇…)
這種跨距有點挑戰極限了,
不要說輕質樓板或空心夾層樓板,
就算是植筋+標準RC的做法…也讓人有點不大放心。

簡單的給樓主一個物理常識:
同樣的建材,
在長度增加一倍的狀況下,
中央的承重抗彎強度僅會剩下原本的1/3


如果可以的話,
挑空下方如果有隔間或造型柱可以幫忙撐一下,
整體結構會保險得多。
不需要真的很大支的什麼柱子,
以輕質樓板來說…如果能在靠近中央的位置加個至少一支5㎝*5㎝的方管頂天立地,
用這樣的方式來縮短跨距的話,
整體樓板的強度會差非常。
(不在中間也沒關係,譬如立在1M*1M處,就會讓跨距變成3.85*3.29,強度就很明顯不同)

至於這支(或多支)輔助的立柱在夾板下方該做成什麼樣子,
就要看夾層下方的空間配置,
盡可能讓它(們)合理就是了…


以下隨手舉幾個RAY常用的立柱修飾方式:

↑直接將立柱與樓梯扶手結合



↑多做幾支立柱,中間加玻璃或門花之類的,做成一片屏風



↑利用樓下的隔間牆,直接包覆掉立柱。



茶裡布朗 wrote:
請問這樣夾層施作植筋灌漿一坪多少錢?

施工單價…比較難有標準答案。

一方面…這種量小的工程都是現場實際依用到的鋼料、板料、灌漿量來計算工程金額,
不大適用一般大面積的單價行情。
二方面…可以選用的材料、工法很多,
一樣是輕質樓板,
採用了不同的設計方式,
造價可以差個三倍。


舉個例子說明,
就說結構用的骨料鋼件…看樓主打算將強度做到什麼程度,就有這麼多選擇:
鋼料從C型鋼到方管到H型鋼,材料費都不一樣,同樣的…C型鋼、方管、H鋼也都有不同厚度可以選用;
骨料排列有平行軌式排法,也有方格狀骨料的做法;
鋼料的間距通常是45/50/60/80/90這幾種,當然是間距愈小強度愈高,但價格就愈高;
鋼料的材質,鍍鋅鋼管、不銹鋼管都有人採用,價格不同、強度也不同。
支撐柱的多寡,對強度有影響,相對的也會影響造價。

樓主不妨先GOOGLE一下"輕質樓板",
了解自己有哪些選擇之後,
選定自己比較喜好的方案,
找個兩個廠商來比價,
並詢問清楚對方的結構規劃如何、用料規格如何?
比價的同時也同時可以比較出誰設計的結構比較結實,
再做最後的定奪。
RAY大哥謝謝您的回覆



bigpiz wrote:
其實輕量化的夾層樓板做法有很多,
樓主可以用關鍵字:"輕質樓板"就可以找到很多種不同施工法的廠商了。
樓主貼的這個實心夾層應該是一家叫絕享的廠商貼的吧?
用C型鋼來做輕質灌漿的地板的確比較少見,
效果如何還真是不知道…
一般輕質灌漿多半採用長方型的方管來施作,
一方面是不管鎖螺絲還是燒焊,
方管的接觸面積都比較大,
固定起來比較方便,
二方面灌漿時要搗到均勻充實比較容易,
而C型鋼凹入處要灌滿是真的比較麻煩一點,
(RAY猜測了一下,應該是先嵌塞完C型鋼凹槽後再來灌吧?)



其實我也不是刻意想輕量化,單純怕超重.一切基準都顧慮在安全上希望能牢固及永久
我是一個很龜的人又有點神經質真的不想整天擔心在客廳看電視水泥塊砸下來!

對阿是那家廠商圖文並茂喔

我的需求就只是能放心及安全的工法~~~





bigpiz wrote:
少了挑空下方的平面配置。
4.85*4.39的挑空面積還蠻大的,
(RAY猜想應該就是跨距大了點,所以才沒什麼人想跳出來回應這一篇…)
這種跨距有點挑戰極限了,
不要說輕質樓板或空心夾層樓板,
就算是植筋+標準RC的做法…也讓人有點不大放心。
簡單的給樓主一個物理常識:
同樣的建材,
在長度增加一倍的狀況下,
中央的承重抗彎強度僅會剩下原本的1/3

如果可以的話,
挑空下方如果有隔間或造型柱可以幫忙撐一下,
整體結構會保險得多。
不需要真的很大支的什麼柱子,
以輕質樓板來說…如果能在靠近中央的位置加個至少一支5㎝*5㎝的方管頂天立地,
用這樣的方式來縮短跨距的話,
整體樓板的強度會差非常。
(不在中間也沒關係,譬如立在1M*1M處,就會讓跨距變成3.85*3.29,強度就很明顯不同)
至於這支(或多支)輔助的立柱在夾板下方該做成什麼樣子,
就要看夾層下方的空間配置,
盡可能讓它(們)合理就是了…








以上附上底下1F大概配置圖,黃色區域為欲施做夾層底下.
先跟RAY大哥解釋一下
小弟購買之透天地下一層地上為五層
欲施作範圍(1F-2F夾層) 文章有附2F配置圖 圖都是小弟實際於案場測量及不成熟的繪製.
希望別傷了RAY大哥的眼睛,如有標示不明的地方還請告知我一聲


今天我特地走了案場一趟.拍了同社區其他屋主客變的夾層施做
我想這應該就是RAY大哥所說的標準RC做法吧.(詳見下圖)




下圖為未施做夾層


下圖為建商客變施做之夾層



下圖為建商客變施做之夾層



我看建商施工似乎底下沒有任何鋼構及柱子作支撐!!!
RAY大哥小弟這樣說沒有其他意思(十分認同您的專業)
是否建商做的不太牢固.
想再跟RAY大哥討教看完1F配置圖後我的支撐柱可以定位在何處?
下方會頂天立地的大概只剩靠牆的系統櫃了


有沒有安全又牢固和不加立柱的工法施作夾層!!!!





bigpiz wrote:
施工單價…比較難有標準答案。
一方面…這種量小的工程都是現場實際依用到的鋼料、板料、灌漿量來計算工程金額,
不大適用一般大面積的單價行情。
二方面…可以選用的材料、工法很多,
一樣是輕質樓板,
採用了不同的設計方式,
造價可以差個三倍。
舉個例子說明,
就說結構用的骨料鋼件…看樓主打算將強度做到什麼程度,就有這麼多選擇:
鋼料從C型鋼到方管到H型鋼,材料費都不一樣,同樣的…C型鋼、方管、H鋼也都有不同厚度可以選用;
骨料排列有平行軌式排法,也有方格狀骨料的做法;
鋼料的間距通常是45/50/60/80/90這幾種,當然是間距愈小強度愈高,但價格就愈高;
鋼料的材質,鍍鋅鋼管、不銹鋼管都有人採用,價格不同、強度也不同。
支撐柱的多寡,對強度有影響,相對的也會影響造價。
樓主不妨先GOOGLE一下"輕質樓板",
了解自己有哪些選擇之後,
選定自己比較喜好的方案,
找個兩個廠商來比價,
並詢問清楚對方的結構規劃如何、用料規格如何?
比價的同時也同時可以比較出誰設計的結構比較結實,
再做最後的定奪。



真的從RAY大哥這裡聽取很多寶貴的教導,目前我認知的是以RC工法來施做夾層是否更為牢固及耐用?
是否使用RC工法就不用增加立柱加強結構安全?
茶裡布朗 wrote:
圖都是小弟實際於案場測量及不成熟的繪製.
希望別傷了RAY大哥的眼睛,如有標示不明的地方還請告知我一聲

沒關係,
待會讓你看看RAY花3分鐘畫出來的更傷眼的版本



茶裡布朗 wrote:
我想這應該就是RAY大哥所說的標準RC做法吧.(詳見下圖)

只能說有可能,
用這二張照片很難判定。


茶裡布朗 wrote:
我看建商施工似乎底下沒有任何鋼構及柱子作支撐!!!
RAY大哥小弟這樣說沒有其他意思(十分認同您的專業)
是否建商做的不太牢固.

說實話,
如果是直接以RC搭筋去做的話,
就還是那句老話…
真的是有點挑戰極限了,
不知道有沒有請結構技師評估過…

至少如果有業主要叫RAY這樣做,
除非他拿出結構技師寫的計劃書,
否則RAY應該是不敢承接…


茶裡布朗 wrote:
想再跟RAY大哥討教看完1F配置圖後我的支撐柱可以定位在何處?
下方會頂天立地的大概只剩靠牆的系統櫃了

以這個平面配置…的確比較難做支撐柱…


茶裡布朗 wrote:
有沒有安全又牢固和不加立柱的工法施作夾層!!!!
真的從RAY大哥這裡聽取很多寶貴的教導,目前我認知的是以RC工法來施做夾層是否更為牢固及耐用?
是否使用RC工法就不用增加立柱加強結構安全?

先聲明一下:
RAY不是結構技師,
這種牽涉到結構安全的工程,
最好是將計劃先交給結構技師過目,
請對方精算並確認計劃方案是否可行,
會比較保險。

依照片四邊的樑應該都蠻大支的,
(至少以5+1的透天厝來看,這樣的樑很不小了)
就RAY自己的邏輯來看…如果我要增加這一區樓板,當然對這四支樑就是額外的負荷,
所以…如果可以在增加樓板的同時,
讓我的樓板結構順便加強樑的強度的話,
應該會是比較妥當的做法。

所以…
RAY比較傾向的做法是這樣:
(傷眼的要來了…)


1.將整個夾層面積分割為20等份,
以15㎝*15㎝的H型鋼做出主結構體(圖面中藍色的部份)。

2.再將每個1/20的方格四等份,
以5*5的方管在中央焊出一個十字輔料(圖面中紅色的部份),
輔料的上緣與H型鋼上緣平齊,
這樣就是基本的樓板結構了。


這個基本結構的邏輯很簡單,
只有兩個重點:

1.利用H型鋼將四支樑全部結合在一起,
提高整體結構鋼性。
2.將整體負重以比較均勻的方式傳導到四支樑。



有了基本結構之後,就看打算做哪一種夾層:


A.空心夾層:
先在樓板四週加一圈方管或角鋼,
這一圈邊框的上緣與H型鋼上緣平齊,
做為地板的邊框,
然後在整個結構上方鋪釘18㎜的紅膠夾板,
每片夾板的邊長以兩端各跨在H型鋼1/2處為準。(四週則直接到牆)
(意思也就是要確保每兩片夾板的縫都在H型鋼的中央位置)
然後直接將木地板施作在夾板面上,
而結構下方則以一般木作天花的方式搞定即可。

B.實心夾層:
先在樓板四週加一圈角鋼,
角鋼面朝下,下緣與H型鋼下緣平齊,
做為灌漿層的四週邊框,
然後在十字方管輔料的下方焊入20個鋼筋網格,
最後在整個結構下緣固定一層鋼板做為底模,
就可以直接灌輕質漿了。

灌漿完畢不用拆模,
底模就直接留著,
看是要怎麼美化或另外再覆蓋一層天花都行,
上方則看是要貼磁磚或上木地板皆可。
挑高夾層如果不是一次完成而是追加施工,在結構上是危險的
因為你的樓地板沒有樑來傳遞力量至柱,所以該處為脆弱點
輕質混凝土雖較輕但還是有一定重量+表面水泥粉光的重量+面鋪材+裝璜材
以上這些累計的重量很可觀,但在結構上這些力量只靠牆在支撐(因為沒有樑柱結構)
這是非常危險的施工方式
真的要作夾層只能用C型鋼(間距要小)+輔助鋼柱,不要灌漿
儘量減輕重量,但還是不安全的方法(因為先天條件就是如此)..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