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20年27坪老屋翻新,全室翻新,從格局到窗戶全都更換,全室已高階水準品質及建材為前提,有辦法以一坪多少完工價來衡量嗎?
近日因為遇到一些爭議點,想在01跟各位小談一下看法!
業主經過朋友B先生介紹找了A設計師委託設計及裝修,經過溝通後,A設計師了解業主的需求品味及預算,爾後經過設計規劃、3D圖確認,給業主設計圖及報價單讓他近10日的比價時間,10日後雙方簽訂了設計約與工程約,雙方付款方式30%訂金為第一期款項,A設計師收到款項後,開始進場施工,也依照設計圖完成前置作業:拆除、水電、泥作、鋼構、鋁窗、玄關門、冷氣吊隱式安裝配管,已經進入到木工進場階段。
A設計師向業主請第二期款項30%時,業主突然提出木工要自己安排!此刻A設計師也嚇到了,前置工程都依照標準工法施工,且在施工工期時,業主也都沒反應施工不良等任何問題,也都依照雙方溝通好的材料施工,經過A設計師主動向業主了解之下,業主回覆:「我們拿你的估價單給朋友搞工程的看,他說你多貴了40至50萬,所以後面的裝修我們自己處理」。
此刻A設計師嚇到了,即刻反問業主:「你朋友真的了解我們所有使用的建材嗎?所有建材及品牌都有跟你解釋過了,你也經過近10日的比價,你現在怎突然跟我反應你朋友說我多貴他40至50萬?再說你朋友就算用料與我相同,但是工法呢?細膩度呢?還有真的會依照圖說完成你的裝修嗎?」業主也沒做回應,因為他所為的工程朋友的言語已經比過去業主對A設計師的信任
在泥作退場日雙方約至工地驗收,A設計師也同意後續所有裝修工程讓業主委託朋友處理,同時也不追究業主毀約賠款,前置作業的不足款項業主也答應會付清。
當初介紹雙方認識的B先生聽了A設計師述說了整件過程後,表示要向業主了解實際狀況,三方約見面後,A設計師也向業主解釋:「當初我也給你們夫妻看過我的實例作品,也跟你們表示過,我們以高標準建材及口碑好作工細膩的工班來施工,前置作業也都依照約定的材料施工,你也親眼至現場看過我們的SOP施工,曾經也大費周章讓你了解過裝修大環境的狀況,工法及用料會影響到預算,也因為知道你喜愛高品質的裝修水準,才會有今日的報價金額,況且你對木工等工種報價有問題,為什麼不先找我談談,讓我再次跟你解說呢?只聽信一位稱自己搞專搞工程的朋友只看了估價單也沒看過設計圖,更沒去勘查過工地現場狀況的評論!就完全否定了我與你溝通改圖近一個月的設計師的話。
業主經過A設計師及B先生詳談後,B先生問了A設計師:「不然你在單價上做些許的調整,然後繼續與業主配合下去,這樣可以嗎?」
A設計師回覆B先生:「我想還是依照業主當初的決定好了,我們就配合到這裡,因為沒了信任感,我也不想再繼續配合了,更何況,是你介紹的案子,能給業主適當的折扣都給了,工程費再砍只會影響品質」。
此刻現場鴉雀無聲,整個裝修案子就此落幕,中止合約,業主也將裝修案子轉交給搞工程的朋友,B先生是滿臉無奈無法完美促成雙方合作。
說了漫長的小故事,有了疑問與見解,不管您曾當過業主或是設計師,可以提出看法來一起討論,謝謝
我個人看法如下:
1.當就整個過程最為難也最無辜的就是B先生!還不知道爾後會不會被A設計師或案例中的業主討厭。
解:這年頭,好人難做。
2.我也覺得A設計師很笨,沒有依照合約向業主提出毀約金賠償。
解:至少用合約內容讓業主明白,不能將裝修工程委託當兒戲。
3.也覺得A設計師很冤枉,被業主來路不明自稱搞工程的朋友說估價單比自己貴40至50萬。
解:整個裝修案子不是經過一天二天就能估算出來,必須經過設計圖及工班現場勘查才有辦法做出準確的估價。
4.為什麼業主當初在近10日的比價期,不先拿給搞工程的朋友評估呢?
解:百思不解。
5.A設計師所說的工法及料真的有可能因為不同工班施工就能影響到40至50萬預算嗎?
解:相信可以,一分錢一分貨。
6.看網路上有人分享可以利用坪數來衡量新舊房屋裝修費用。
解:應該是可以,但是應該只適用在5成的裝修案例上吧?
以上小弟淺見分享,不知道還有其他朋友有不同看法嗎?切勿筆戰,謝謝
looklooklk wrote:
一間20年27坪老...(恕刪)
看了這裡這麼多討論,就屬您的題目最讓小弟有感受!
其實所有工程,大至建設、營造,中至設計、繪圖,小至統包、下包、工班等.
每種工程都是一行學問.需要時間及經驗累積至專精.專業.
故事中的業主及A、B都沒錯,也都有疏失.
業主=現階段大部分業主心態,每種品項及每種細項都要比價(而且還網上比,這種最傷腦經)
深怕被多賺或自己被當冤大頭.尤其廠商是親戚、朋友或身邊的人介紹的...
總覺得網路上"才"賣多少?成本應該"才"多少?你怎麼可以跟我"報價"多少?是把我當盤子嗎?
業主沒錯,因為誰想要買的產品比別人貴!
只是業主沒考慮到規劃人員無形中付出的成本,這下面會討論.
設計師A:十分挺B的設計師,依照版大所言,現在設計師大概只有少部分不會收取圖面費用或規畫費用.
誠如版大所言,估價需要現場丈量,可能不只一次;丈量後出圖,修改的圖面可能數次至數十次不等.
討論的時間成本、公司設計師或助理的成品、交通及電話費的成本以及最重要的"設計的專業".
我公司趕圖時期,基本上三位繪圖人員都是加班到半夜.只為了趕快將圖面交到客戶手上,
讓客戶在想想或討論哪裡需要再修改.
設計師A沒錯,因為夠堅持,也都與業主商討過相當的細節.
好友B:最沒錯的角色,因為我也曾經經歷過一樣的故事!
事後,我的業主朋友工期原是四個月,我的設計師朋友退場後,業主的朋友的工班進場施作,再施工了六個月.前後共八個月.
最後,很難再跟兩邊的朋友回復到原來的情感.
只能向各位說:
工程是專業,不是服務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