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格局請益

請問一下版上的各位大大,


附圖為預計施工的廚房平面圖,樓高320cm。

小妹有一想法是,在圖面150cm的地方,廚房跟餐廳做一道隔間牆,門採用拉門。
隔間牆上方隔一間小儲藏室,不知這樣的想法OK嗎?
隔間牆上崁入玻璃採光。

一直在很猶豫該讓廚房餐廳是開放式的,還是要隔起來?
因為逢年過結的大拜拜油煙一定不會少的。
但又怕空間太小會有壓迫感。

小妹已參考過網路相片跟資料了,這方面的資料非常少。
再請各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建議跟做法,謝謝!
如有相片提供更佳。

廚房格局請益
2016-06-17 11: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廚房格局
一直在很猶豫該讓廚房餐廳是開放式的,還是要隔起來?
因為逢年過結的大拜拜油煙一定不會少的。
但又怕空間太小會有壓迫感。

不要陷入油煙的迷思,真正好油發煙點都蠻高的,
控好油溫是不會有油煙的,為了健康就應該買好油與好的抽油煙機才對,
而且也要用好鍋具並正確料理食材,而不是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上,
為何中式料理就一定要跟油煙連結呢?想一想那調和油與進口純油的價差跟你的健康哪個比較重要,
哪個價值比較高呢?吃好油比去油更重要,

轉貼以下給你參考,

高脂vs.低脂 哪個才能又瘦又健康?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三采文化】飲食不必刻意講究低脂,保持飲食均衡,多吃「食物」、避開「食品」,才是健康飲食的最高指導原則。
不知道有沒有讀者看到本篇的標題後,心想:「這人瘋了嗎?他應該是假扮的醫生吧!」別急別急,請耐心看下去。
脂肪長久以來被認為是阻塞血管,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也因此,低脂飲食是現代健康飲食的基礎,男女老少,人人皆知道要吃得「清淡少油」。直到近10年來,這個觀念才再度受到學界挑戰。
在本文中,我要來分享一篇刊登在《內科學年誌》、燒燙燙剛出爐的飲食研究,來與大家探討一下低碳高脂與低脂飲食到底哪個好!
低碳高脂與低脂的驚人真相
2014年的《內科學年誌》,美國學者巴扎諾(Bazzano) 收納了148位肥胖(BMI值30~45之間),但沒有心血管疾病史或糖尿病史的男女,將他們的體重、體脂、血脂肪等參數詳加記錄後,隨機分配為2組:一組人吃低脂飲食,另一組吃低碳水化合物但高脂的飲食(以下簡稱低碳高脂)。
營養師定期與受試者會面,指導他們這兩種飲食的注意事項。低碳高脂飲食者必須限制碳水化合物在每天40克以下,而低脂飲食者則需保持脂肪不超過總熱量的30%2。1碗白飯(碳水化合物含量約50~60克)就已經超過低碳飲食的標準了,可見這方法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啊!

低脂組:脂肪不超過一日總熱量30%。


低碳高脂組:碳水化合物低於40g/天。


經過了1年的時間,研究者重新檢驗兩組受試者的身體數據,有了以下驚人的發現:進行低碳高脂飲食的人,第三個月的體重就少了將近6公斤,持續1年後體重也維持得很好,沒有復胖跡象。但進行低脂飲食的組別,相比之下減輕的重量只有高脂組的一半,並且在第三個月之後,體重也沒有繼續下降。(如下圖)
高脂vs.低脂 哪個才能又瘦又健康?
高脂vs.低脂 哪個才能又瘦又健康?
在體脂率方面,兩組人的數據也有相當差距。低脂飲食組的體脂率在研究進行到第三個月時下降,但第三個月之後到1年間,體脂率又逐漸回升,甚至比1年前還高。反觀低碳高脂飲食組的體脂率,相比之下降得更多,而且在1年間保持穩定。
在實驗開始12個月後,低碳高脂飲食者的體脂肪平均下降1.2%,低脂飲食者則反而增加了0.3%。除此之外,低碳高脂飲食者的血脂肪得到了顯著改善:他們的三酸甘油酯降得更低、高密度膽固醇升得更高,這可能意味著低碳高脂飲食者更不容易得到心血管疾病。
高脂vs.低脂 哪個才能又瘦又健康?
高脂vs.低脂 哪個才能又瘦又健康?
等等,別急著去買炸雞!
但是先別高興得太早,我要提醒大家:

有一個好的血脂肪指數不代表一切,這僅僅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中的冰山一角而已。當然減去體脂肪的同時改善血脂,是再好也不過的事情,但這樣就可安心了嗎?那也未必。


本研究並沒有「雙盲設計」3,研究結果很可能被實驗者跟受試者心中的成見所影響。


過程中有合格營養師在指導監督,一般人自己在家嘗試可能無法達成同樣高品質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低碳高脂飲食就是減重的祕訣嗎?這倒未必。低碳高脂飲食者平均攝取了更多的蛋白質,蛋白質的高飽足感與提升代謝率的能力是減重所不可或缺的,但低碳高脂飲食是否因為高蛋白的特性才勝出呢?我們難以得知。
再者,雖然本研究並沒有針對每日總熱量做出任何建議或限制,低碳高脂飲食者卻自動自發地比低脂飲食者每天少吃100大卡左右。各位讀者想像一下,烤雞大餐是否比清粥小菜更能使人飽足?那麼,這樣的研究結果似乎也不會讓人太意外。
【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
事實上,這篇研究的結果並沒有讓學界太意外,近10年來至少有20篇研究做出類似結果:低碳高脂飲食有著更佳的減重效果,同時能改善血脂肪指標,甚至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但這是否意味著各位讀者回去就可以大啖炸雞,狂吃薯條呢?完全不是喲!
理想的低碳高脂飲食應該是:大量的蔬菜水果,油脂是來自天然未經加工的來源,例如肉類含有的油脂、乳製品、橄欖油、奶油、魚油等。加工精煉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沙拉油、葡萄籽油則最好避免,或是不要用高溫烹調,速食業者愛用的氫化植物油更該「禁」而遠之。
而且,這些研究的設計並非完美,像兩組間蛋白質、熱量攝取的差異等等,我們還需要更多更好的臨床試驗來解答這些疑問。但希望這些研究可以讓各位讀者在吃牛排、塗奶油的時候心裡少點罪惡感,其實不必刻意講究低脂,保持飲食均衡,多吃「食物」、避開「食品」,才是健康飲食的最高指導原則。
看了圖面的隔局,此種擺設的方式是早期廚房旁直接放上餐桌的配法,但就圖面來說假使要做隔間廚房最小凈寬要1.6.m才會好用,而目前圖面是1.5m所以要隔的劃還要在扣除牆面約10cm所以餐廳的部份會在小點,至於廚房跟餐廳是否要區隔要看使用者的習慣來決定,會以餐廳的使用量來考慮為主,若餐廳不常使用建議不需區隔,整間當廚餐聽使用空間會更舒適。
至於隔牆上面是否可當除藏空間使用,以你的樓高3.2m-樓板0.15m-門高2.1m剩約95cm的高度,在無天花版的狀況下是可行的但高度會很壓迫而且不好使用,也只能設至於餐廳這側,所以建議取消會比較好。
150cm-10cm牆厚-55cm流理台深度=85cm活動寬度
空間夠嗎?


不要問我為啥餐桌畫這尺吋...版主原圖的尺吋更小...

懶的設圖層厚度...請見諒!!

天花板上方儲藏空間...那沒問題!

敝人左圖為拉折門...開口約100!!右圖為拉門 單片88

冰箱由別的圖塊抓下來的!!尺吋未調...不過97~100 是有稍大!!

自行請設計師處理吧!!甘溫!

圖右桌子尺吋是錯誤的!
非常感謝您的意見!

右邊的圖非常不錯,但牽涉到廚房上方是房間,怕設灶會剛好落在床頭的位置,影響樓上的人。
左邊的格局我再思考思考!

真的非常感謝!
菜籃鈴 wrote:
右邊的圖非常不錯,但牽涉到廚房上方是房間,怕設灶會剛好落在床頭的位置,影響樓上的人。
左邊的格局我再思考思考!

公寓房子,房間的樓下剛好是人家的廚房,你能怎麼辦?不在自己的家中,眼不見為淨是最好的做法!

如果事事都要合茅坑年代的風水,你那廁所是要搬到屋外去的你知道嗎?!

菜籃鈴 wrote:
請問一下版上的各位..
一直在很猶豫該讓廚房餐廳是開放式的,還是要隔起來?.(恕刪)

有這考慮就買座雙面酒櫃替代牆壁,兩面都有玻璃門櫃子,要拿要放都方便.
菜籃鈴 wrote:
非常感謝您的意見!
...(恕刪)


其實...不管左或右圖的示意~整組廚具是可以對調的!但重點在於動線的流暢性!

何謂流暢性(說了其實打槍我自已的左圖)

進門後~習慣先擺冰箱!

作菜~習慣先放料理台!

炒菜~習慣先放備料台及炒完後的出餐台!

也就是 入口->冰箱->水槽->火爐!!

至於版主提到的上方對火爐!這是小問題!(我解釋一下!)

屋寬約為408!!門的尺吋約為90!

床頭設定40~60床頭收納櫃!床長度200cm(一般是195cm)!

床尾到牆約還有148cm 剛好閃門!空間又足夠!!


cinnamon coffee wrote:
公寓房子,房間的樓下...(恕刪)


老一輩有禁忌還是聽一下...省的不順時被長輩找理由!!
(其實稍有年紀的客戶之所以著重,是避免更老一輩話語!!彼此退一步,合家歡)


cougar2015 wrote:
有這考慮就買座雙面酒...(恕刪)


如果版友仔細換算過尺吋...
即使餐桌轉向~也無法採用雙面酒櫃或是中島的擺法!!

保證導致走道小餘70cm(推估)

除非放麻將桌!!

以上!

事實上設計方式還能很多種...但...住的人不是我!!

只是依客戶需求規劃!(我總不可能只把火爐隔起來做熱炒區吧...)

在補充一點,原圖面火爐偏左...大概推測...排油煙管套管也在左!若能重新洗洞!瓦斯爐擺右亦可!

但...無論有無隔門...瓦斯爐向門!味道還是易衝!
謝謝cinnamon coffee您的意見!

我沒把完整圖面Po上來。

這是自地自建的透天,廚房在二樓。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