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最近去了一趟日本, 住在日本朋友家!!

雖然說日本的房子很多都是獨棟, 上下兩層, 面積加起來, 也不是很的大!!

但他們的裝潢的感覺, 基本上在台灣沒有看過!!

朋友家的裝修, 只是日本很一般的家庭風格, 不是豪宅等級, 但感覺很不錯, 在細節上看到很多東西!! (想說在台灣, 要是也裝潢成這樣, 應該很不錯!!)

例如:

1. 他們的廁所和浴室, 是完成分開的兩個獨立的空間, 台灣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空間裡, 只要有人洗澡時, 那廁所其他家人, 也都不能同時使用!!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當然有些其他的版本, 就有額外附小的洗手台!!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2. 廁所被讀立出來後, 雖然空間變得很小, 但改想到的都幫你弄好了, 日本的馬桶有些都要洗手的功能, 是直接做在馬桶後方的續水的地方, 讓你節省水緣, 洗手後的手直接變成馬桶的用水! (最開始進去時, 想說有毛巾擦手, 那洗手台跑哪去了?? 後來才發現, 原來後面有水流出)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3. 一般在台灣, 廁所在廁紙的地方, 就是一個抽捲的地方, 但日本會在上面加一個木板, 讓你可以讓東西上去, 現在大家手機都是不離身的, 上廁所時, 常常不知道該往哪放, 這在板子, 就是可以放些隨身物品!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4. 同時廁所, 也會有手把, 讓行動不便的人, 有支撐的東西, 幫忙站起來!!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5. 在浴室的插頭, 也不像台灣直接就插進去, 他們是要先頂住, 再向左轉平, 才可插進去的, 這樣可防止水跑進去!!

6. 台灣的淋浴, 基本上都是站著洗的, 日本的, 則是坐著洗, 浴室都有個小椅子, 他們的水龍頭要都設在坐下來的高度, 這方面也是他們的習慣, 對無法久站的老人家, 也是不錯的設計!! (當然也可以直接站著洗, 都是沒問題的)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7. 在台灣, 門後下方, 都是有一根含池鐵的小柱子, 幫助開門後, 可以吸付門, 不讓門再關起來, 但在吸地時就造成很大的不便, 小柱子後方的灰塵, 吸塵器常常吸不到, 但日本是直接做平的, 門靠上去後, 鐵片直接吸起, 就可以頂住門, 平時則是平的, 吸地也好吸!!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請問一下關於日本的裝修風格??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都細節, 都做的不錯!!

順道想請問一下, 目前在台灣有人會將浴室和廁所, 分開做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嗎?? 做這樣的裝潢設計嗎???

謝謝!!

2015-12-17 15: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日本 裝修風格

Cagoldwin wrote:
最近去了一趟日本,...(恕刪)


日本這種設計說實在話不錯!!!!!!!!!!!

Cagoldwin wrote:
最近去了一趟日本,...(恕刪)


台灣早期很多房子浴廁是分開的。當然,沒這麼精緻。
想法是一種

作法是一種

現實又是一種
==========

三種當然能夠兼顧 就是要花時間 金錢 跟 心力去完成

光 廁 浴 分離這件事來說

在台灣的建築設計 目前還不是主流 從建商所完成的房子 甚至是買地自建 "習慣性"就不會這樣蓋!

因為現在資訊流通很容易 全世界各地的建築模式 風格 習慣 都很容易找到

就是看適不適合自己使用了

很感謝大家的建議!!

目前台灣的建法, 的確是不會這麼去蓋!!

請問一下, 如果是舊房子打掉全部重新規劃, 這種浴廁分離的設計, 會很難辦到嗎???

會受到房子管線的限制嗎???

謝謝!!

Cagoldwin wrote:
他們的廁所和浴室, 是完成分開的兩個獨立的空間, 台灣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空間裡, 只要有人洗澡時, 那廁所其他家人, 也都不能同時使用!!

這主要是因為各民族生活習慣的不同。

就像日式的浴室多半在浴室外面有一個放置乾淨衣服、脫衣、髒衣籃的小更衣室,
台灣人則習慣在浴室內穿脫衣服。

在空間足夠的情形下,
台灣人通常還是比較習慣採用歐美式的全套衛浴設計,
所以建商在蓋新房子的時候…幾乎都是這種設計。


Cagoldwin wrote:
廁所被讀立出來後, 雖然空間變得很小, 但改想到的都幫你弄好了, 日本的馬桶有些都要洗手的功能, 是直接做在馬桶後方的續水的地方, 讓你節省水緣, 洗手後的手直接變成馬桶的用水! (最開始進去時, 想說有毛巾擦手, 那洗手台跑哪去了?? 後來才發現, 原來後面有水流出)

這種馬桶其實台灣一直都有賣,
只是一般消費者還是偏好正常的洗手檯,
(方便洗臉刷牙)
所以銷路不高,並不是太常見。


Cagoldwin wrote:
一般在台灣, 廁所在廁紙的地方, 就是一個抽捲的地方, 但日本會在上面加一個木板, 讓你可以讓東西上去, 現在大家手機都是不離身的, 上廁所時, 常常不知道該往哪放, 這在板子, 就是可以放些隨身物品!

這是個貼心的設計,
不過一般在台灣比較常用的做法是做成玻璃層板。
(因為大家真的好害怕白蟻…)


Cagoldwin wrote:
同時廁所, 也會有手把, 讓行動不便的人, 有支撐的東西, 幫忙站起來!!

安全扶手和日本、台灣無關啦…
有需要隨時可以加裝。



Cagoldwin wrote:
在浴室的插頭, 也不像台灣直接就插進去, 他們是要先頂住, 再向左轉平, 才可插進去的, 這樣可防止水跑進去!!

機械構造式的插座防水/防塵蓋設計其實出現過不少,
但在台灣賣得很差,
甚至之前台灣的combo有一組節能插座,
是設計成要兩孔同時有東西插進去,
內蓋才彈得開的設計,
相當不錯的想法。

但實際販售好像不到三年吧…就把這組內蓋取消了。
經過詢問combo的業務,
公司決定取消這個內蓋的原因是故障率不停受到攻擊。

其實很簡單,你賦予插座多了一個功能,
它當然就多了一個容易故障的地方。

但台灣人大概太習慣了凡是插座就要用一輩子,
所以不大能接受只有三、五年使用壽命的機械式插座…


Cagoldwin wrote:
在台灣, 門後下方, 都是有一根含池鐵的小柱子, 幫助開門後, 可以吸付門, 不讓門再關起來, 但在吸地時就造成很大的不便, 小柱子後方的灰塵, 吸塵器常常吸不到, 但日本是直接做平的, 門靠上去後, 鐵片直接吸起, 就可以頂住門, 平時則是平的, 吸地也好吸!!

磁吸式門擋有很多種,
照片中這種磁吸式門擋在台灣賣了應該有將近十年了,
其實很常見…


Cagoldwin wrote:
順道想請問一下, 目前在台灣有人會將浴室和廁所, 分開做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嗎?? 做這樣的裝潢設計嗎???

其實有很多台灣住家由於空間不足,
所以也常見到有半套的衛浴設計,
也就是會有一間完整的衛浴+一間純衛生間。

至於如果住家只有一套衛浴設備卻將衛生間與浴室分開…
RAY從業近二十年,
還沒遇過可以接受這樣做法的業主……

Cagoldwin wrote:
目前台灣的建法, 的確是不會這麼去蓋!!
請問一下, 如果是舊房子打掉全部重新規劃, 這種浴廁分離的設計, 會很難辦到嗎???
會受到房子管線的限制嗎???


一點都不難。

Cagoldwin wrote:
很感謝大家的建議!...(恕刪)


如果想自建或是重新重作,不會很難辦到~
您說的是日式家居的習慣,大多是浴室、廁所、洗手台在同一個區塊卻又分開。

版上也有這樣的家居分享。
日本各地都有“住宅展示場”,我個人為了自地自建花了兩年實地走訪日本參觀超過100棟已經蓋好的房子,坦白講:衛廁分離確實是未來主流,只不過台灣人還沒意識到現行的蓋法其實跟25年前我還在唸土木時一樣(意思就是沒成長,思維還停在25年前)

日本25年前的設計風格跟現在差別很大,現在更講求節能、自然採光、以及空間的合理性。反觀台灣還是原地踏步。

樓主說的獨立廁所其實不小,或者說房子本身條件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設計。那種獨立廁所我有看過200X100(CM),也有看過170X90(CM)的規格,要大要小其實還是得看房子大小。這種廁所以170X90來設置其實就很寬敞了。

雖然日本會把廁所獨立出來每個樓層都設置,但每棟其實也是會保留一間豪華的衛浴供全家使用。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