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宅本來設定走「北歐風」,但融合了幾本設計裝潢書上及mobile01裡幾個喜歡的設計理念,後來變什麼風我就不是很肯定,管他的~對我來說是個溫馨宅就對了~

我的設計師讓坪數不大的房子在較不壓縮任何的空間下多了更衣間,下圖:是原本的建商格局v.s.定稿設計圖:

小孩房目前只有規劃一間,但我其實已有兩個小孩(一個快兩歲,一個即將出生),離他們要分房睡的年紀可能還要10年,所以我們夫妻倆希望能有自己的書房,先對自己好一點。
*因為一開始有點抗拒搬到中壢,沒有在購買預售屋後跟設計師討論客變細節,導致後來的打牆,延伸應該要省下來兒沒有省下來的費用,建議:設計裝潢的東西如果能提早進行最好,免得像我這個白癡。
*跟建商退掉了2間衛浴,所以預算有多抓一點。
以下就是我的分享囉!
1.玄關:

玄關處做了個感應燈,晚上一進門不會暗摸摸,蠻實用的!圖裡有門的櫃子都是鞋櫃。

箭頭處:磁性玻璃,上面用來放帳單及記載一些待辦事項。

推開門板,規劃成便衣櫃及女主人放靴子的地方。右邊也是收納空間,可開。
2.客廳:

前方:客廳;右手邊:隔柵及吧台。


很機動的桌几,沒事的時候去旁邊休息讓小朋友有比較大的空間跑來跑去,有事的時候可當充當桌子或椅子。
3.廚房:


已經使用一陣子的廚房,比一搬進來凌亂許多。

女主人的電器櫃,女人嘛~總是希望可以多著墨一下自己的廚房。A:老公替我選的德國電陶爐,後來才知道老公用心,電陶爐不挑鍋電磁爐挑鍋。B:不小心多買的大同氣炸鍋,某一天看到電視購物在賣就覺得好便宜好便宜,忘記了其實水波爐(G)也有炸的功能。C:電鍋。D:請日本友人帶回的調理棒(組)。E:萬用鍋,燉東西煲湯超好用。F:沒地方放的手持式吸塵器,借放一下。G:也是請日本友人帶回的水波爐,台灣與日本價差很大,缺點是沒有中文說明書及要禱告他不會壞。H:富貴手女主人的救星-洗碗機,雖然還是需要親自把菜渣沖一沖,但它已經幫了很大的忙了,省下來的時間可以陪小孩子玩,值得!。I:2年前購入的5門冰箱,經過一個過年及家庭成員變成4口後,415公升好像真的不夠用。
4.餐廳:

餐桌後的牆面為文化石,設計之初,我只求無論如何我只要一面文化石我就心滿意足了。餐廳吊燈走極簡風,太複雜的東西總是會看膩退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餐桌可以變換3種尺寸,最小的那個尺寸加上另外買的專用邊框剛好可以拿來四人桌游。

5.書房:

書房+臥榻。
臥榻下都是儲物空間,偶而有單身客人來可以屈就一下在臥榻上睡一晚。(目前還沒有單身客人出現過就是了)
後面是一整面書櫃。


左手邊是書房,右手邊是小孩房。設計師幫我們設計活動櫃子(可移動)當牆,優點是1.省下做牆的厚度和金錢2.變化多種造型


右圖:加上隔板後活動櫃子就被固定住
6.客浴:

退掉原本建商附的白色磁磚及有框淋浴拉門,實在非常怕白色磁磚用久卡黃色水垢改成灰色板岩磁磚,有框淋浴拉門改成無框的。
7.小孩房:

大兒子跟小兒子的房間,等到他們兩個各自需要獨立的房間應該還要一段時間,預算關係,先讓他們一起睡吧!

床下面都是儲物空間,家裡的坪數不大,不喜歡看得見的地方太過凌亂。
家裡有收納地毯的需求,設計師幫我將兩個櫃子的隔板挖一半,一方面櫃子的結構強度不變,另一方面可將地毯完整收納。

小孩房那一面的活動櫃子,櫃子往左推後,右邊空間加上隔板又是一個櫃子。
8.主臥:

主臥走灰色系路線。

床頭櫃化身化妝台,但目前因為懷孕的關係蹲、坐不下去,暫時移到其他地方化妝。
心得:設計師將抽屜裡面均分為六等份,能放東西的方式跟空間被限縮了,保養品跟化妝品多的只能放在地板上了(還是我東西真的太多?)。
9.更衣間:

進去更衣間的門是做隱藏門。

不算大的更衣間,剛搬進來時就已不敷使用。
10.主衛浴:

退掉退掉原本建商附的白色磁磚及浴缸,白色磁磚改成灰色板岩磁磚,馬桶、洗手台…的配置也大改。
選擇用鏡櫃、浴櫃,將瓶瓶罐罐藏起來,但會定期打開除濕以免發霉異味。

好喜歡泡澡,仿湯屋的浴缸~舒服!
師傅在砌深色磁磚留下白白的痕跡,我刷了好多次刷不太掉耶!求解?
11.工作陽台:

工作陽台還是需要有個洗衣水槽比較方便。
12.隱形鐵窗:

家裡有兩個幼兒,為了安全起見另外找廠商做的隱形鐵窗
只是…我看mobile01網友分享的隱形鐵窗,寬超過200公分應該要有十字扣吧!?
13.補充:

原本房間門的顏色。

有辛苦的工班大哥才有我溫馨的家,感恩!
感謝大家看我拉哩啦紮的分享我的開箱文,
如果有什麼不專業歡迎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