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買的第一個房子 在LA
因為是現成的格局 沒有太多裝潢
只能利用現成的裝飾品及家具去妝點
在搬回台灣後 我們立刻訂了一戶預售屋
決定要依據自己的喜好習慣來做改變
Here we go
四樓透天(面寬五米/一樓樓高四米/二樓三米六/三四樓三米三)
一樓可當店面
或辦公室使用 目前空缺
現階段兩人居住

因為先生本身喜歡實木的東西
看了蠻多裝潢是會將室內做滿收納櫃 或是牆壁都會貼木皮或大理石
總覺得這樣會襯托不出家具的質感 而且重點太多會有點眼花撩亂
因此選擇了多數牆面都留白 利用燈光跟家具做搭配就好
原本的配置圖如下
((Before))

((After))
- 一樓後方空間外推(廁所原本在戶外 現在變成室內空間)
- 二三樓前陽台皆外推 (小陽台基本上不會出去 只會積灰塵 外推後可以做窗台)
- 後陽台外推後 廚具改成一字型 加長到3米3
- 三樓變動較多 原本的格局主臥太小 沒地方做衣櫃 而且不喜歡開門見床或是廁所門對床
因此把門的方向全改了 廁所拉到最後面 加大做雙槽
另一個房間是預備的寶寶房 所以小一點(約3.5坪)沒有關係
- 因為是三折梯的關係 頂樓就來挖個天井吧((灑花))

一樓照片 Ikea扁鞋櫃很適合站在柱邊
3合一門有自行加貼霧面貼紙

二樓客廳 La-Z-BOY 3+1沙發
訂製窗台臥榻及可移動式小茶几 烤漆門片
之前買過很美的歐式沙發 但東方人個子太小 坐上去坐姿不雅(大家可以想像吧)
因此決定要買一組專看電影用的懶人沙發
有了臥榻的部分 客人多的時候也不會擔心只有四張沙發不夠坐


柚木電視櫃(兩掀蓋+一抽屜) Sony 60吋

捨棄扶手 用南方松替代做隔柵 樓梯下方有一個隱藏儲藏室


全室用調光捲廉 加上我們是角間的關係 白天光線非常好 不需開燈


這木頭是以前家裡茶桌用的 有上亮光漆 很可怕
全數帶到木頭工廠請他們重新拋光處理恢復原色 給它新生命

建設公司付送的木頭扶手全部換掉 改用鐵作烤漆

廚房跟餐桌
很喜歡這個不修邊的原木餐桌


兩個人吃飯時就用小中島
餐桌的部分平時就可以當坐辦公桌使用

3米3一字型的上下儲櫃可以收納蠻多東西


二樓上三樓梯間
梯間旁的小平台 請木工加上貼皮梧桐木
這個小空間就變得好利用 比起油漆壁面 容易清潔不堆積灰塵


三樓主臥外
每早開門下樓時都可以有陽光灑進來的感覺

進主臥內直接是walk in closet 檯面可以放戒指耳環的小飾品
所有的抽屜都沒有把手 直接請木工挖一個洞 通風又省一筆把手的費用 且走路不會撞到
(這是未開燈的自然採光感覺)


往右邊看去是主臥衛浴

用人造石雙槽檯面式 櫃體請木工直接訂製 玻璃加大同檯面面寬
Shower部分有加設一道牆 這樣洗澡的時候也不會直接看透XD

主臥衛浴有兩扇窗
洗完澡後對流很快 濕氣就可以散去
這樣衣櫃的衣服就不易潮濕


主臥門進來後往左則是通往睡覺區 做一整面烤漆牆
好處是晚睡的人不管是洗澡或東摸摸西摸摸都不會影響到已經睡覺的人



柚木床架 可訂製

房間內很空 目前就是睡覺才會到的地方 睡前會按個腳看個書
這台Osim已經有六年歷史 是之前美國家新居落成時的禮物呢

@#

未來寶寶房的入口 門都有加高到230cm
這樣空間上會比較一致 只是門全部要訂製就是了


主臥的拉門

梯間有跳色 加上我們有開天井 自然的採光



天井是這樣的

四樓衛浴 一樣有乾濕分離 磁磚跟主臥一樣都客變過了 洗手台是直接買Ikea的


客房 簡單運用層板遮住樑跟冷氣管線 做床頭板為了檔樑 然後有個檯面可以放手機或書很方便


住進來已經三個月了
目前覺得一切都還蠻ok的
有幾點我覺得可以建議一下新購屋的朋友們
1.裝潢不一定要多 夠用就好
我們的在美國第一個家 全面裝了木百葉 很美 花了一萬塊美金 結果走的時候帶不走 哈哈
所以木工裝潢只著重在遮樑柱及冷氣管線 天花板也沒做 只用層板燈替代
一來省錢 二來室內樓高不會被吃掉 挑高的很舒服
收納櫃的部分可以針對畸零的區域做就好 其餘的可以找家具店訂製需要的尺寸 選擇多且價格有競爭力
2.家具買好一點
家具的價格差別很多 一定要多比較(有時間的話) 當然風格相似且質感好的 下次搬家時可以長久使用
3.用不到的地方先不裝潢
我目前有兩個房是處於空的狀態 因為暫時沒有成員使用 鞋櫃的部分也還沒做
因為住進來後 生活的動線會有不同 要依據自己的習慣去修改 有些不是很急迫的東西 就緩一緩吧 也不需要一次將子彈用盡:)
4.要客變喔
可以客變的時候一定要! 常去看看壁地磚 廚具 衛浴 家具這些細節 歸納出自己想要的空間跟感覺
5.需看風水的記得要先看 (這個見仁見智)
我在房子蓋好毛胚後才想到要請老師來看風水 結果廚房的洗手台跟爐子需對調 嗯 額外又花了三萬塊 所以要記得
大概是這樣
謝謝收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