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日前與先生傾盡畢生之力,終於購入屬於我們自己的家。
畢竟是10多年中古屋,故其廚具已有些老舊,因此仍須在僅存的經費下規劃預算進行更換。
最近也在論壇裡做了一些功課,以下是打算購置的器具及動線的規劃,
因新家廚房空間較小且動線不佳,再加上預算有限,
許多目前還不甚清楚的地方,還請版上各位厲害的大大們指點,
希望能讓好不容易才入手的新家可以更完美,在此先謝謝大家了。
************************************************
首先是廚具購買清單:
1.瓦斯爐:
可以的話,首選當然是夢幻逸品林內爐連烤,但預算不夠,就先看看版友們開箱文過過乾癮就好。
對瓦斯爐要求就是不鏽鋼面板(擔心玻璃會爆裂)、嵌入式(檯面式還不太習慣)、二口(三口會手忙腳亂),
目前屬意的型號是內焰爐第一品牌林內RBTS-200SN或RBTS-201SN,
差別在於一個是板金爐架、一個是鑄鐵爐架,不知道兩者間有何差異?或是比較推薦哪一種呢?
PS.瓦斯爐上方有加65*80烤漆玻璃便於清潔。
2.抽油煙機:
對抽油煙機的想法就是:無論再怎麼保養或清潔,都很難不卡油,所以就是把抽油煙機當消耗品,
五、六年換一台吧,因此重點擺在便宜、好用、不需要電熱之類功能,機種要不鏽鋼、直立式、雙馬達,
目前屬意的廠牌是老牌光陽KE-381、或是理想LR-6205、婦友LW-866,不知道哪一種會比較好用呢?
3.水槽:
超中意日本製防臭防蟑水槽,但能力不及當然就待來日方長了。
水槽部分要求要夠寬,且還要有大提籠款以防蟑。
目前屬意的是鑫傑工業國產的KL-168大愛琴海或KL-172石灣單槽或KL-005雙層式歐化單槽;
雖不喜歡韓製,但若有合乎預算的韓製防蟑大水槽,那就也不要跟口袋內的小朋友過不去囉。
PS.排水管要內接密封。
4.烘碗機:
最想要的當然是現在買不起的神機ASKO D3250洗碗機!退而求其次只能裝設壁掛式的烘碗機了。
品牌當然是烘碗機界最有名的喜特麗,型號是JT-3680。
5.下櫥/上吊櫃桶身&櫃體:
材質上,除了水槽櫃用不鏽鋼外,其餘使用E1級V313塑合板。開門方式水槽櫃及上吊櫃採左右側開門,
其餘下櫥想設計60cm木抽抽屜配BLUM三節緩衝滑軌(緩衝鋁抽預算不到啊,空間也不夠配置80cm的抽屜)。
接合方式首選木榫結合、其次KD結合。
PS.因調理作業區背向光源,故上吊櫃下方希望加裝照明燈。
6.下櫥/上吊櫃門板&把手:
一樣是E1級V313塑合板,或是橋豐釉晶板。
傾向無把手好清理,故下櫥設計隱形C型把手或斜角無把手或是門板上方直接磨成一凹槽當把手;
上吊櫃則over hang門板下降1cm。顏色的話目前還沒有頭緒,本想選用蘋果綠或天空藍,
不過可能還是白色或米色看起來比較會有空間的寬闊跟明亮感吧。
7.檯面:絕對是萬用不鏽鋼。
PS.水槽、調理區與瓦斯爐區要做高低差,檯面上下製作止水緣(或止水線),
檯面接縫處提高10cm(防發霉)。
8.水龍頭:
挑選上希望是霧面或毛絲面(避免水垢),最好是35mm-38mm的通用款式,有起泡器可省水者佳。
目前屬意的品牌是臺製JUSTIME巧時代的不鏽鋼水龍頭,還是有其他好用的產品可以推薦呢?
9.鉸鏈:當然是BLUM鉸鏈+緩衝。
10.踢腳板:
如果要封的話,不會用木料材質,會用鋁製或不鏽鋼製的踢腳板;
如果不封的話,也是用鋁製或不鏽鋼製的腳架。不知道封或不封的優缺點各如何呢?
************************************************
接著來看看現場照片:
這是由客廳往廚房看進去的樣子

這是由陽台往廚房看進去的樣子

再來是畫得很醜的不專業繪圖圖檔,看不懂是小妹手殘畫太爛,敬請見諒:
(PS.尺寸是自己測繪,可能會有幾公分的誤差,但原則上應該就是這樣,不會差太多)

簡單講就是A面為客廳往廚房的門,其門板由內推開到底就是B面,而一進去一整面牆就是C面,
至於D面則有另一扇往陽台的門,陽台門往內拉開到底就是A面。(ABCD標示參看上圖綠色字)
小妹的困境就在於能完整擺放廚具的C面牆長度不夠,ABD三面牆不是卡門、就是卡開到底的門板,
幾乎無法靠牆擺廚具,而寬度也不足以擺中島,完全就是小又動線不良。
(PS.因為無預算,所以完全不考量任何泥做工程,因此只能就現有的空間配置來規劃。
不然其實更動D面的門窗位置,把門由旁邊開改到中間開,變成雙一字型的配置,感覺就不錯了。)
在此先插播一下現有會入駐廚房的電器用品:東元小鮮綠小雙門冰箱(因預算不夠,這次不換)、
大同電鍋、九陽豆漿機、象印熱水瓶、奶瓶消毒機、電子鍋、攪拌棒、果汁機。
未來預計會產生的電器用品:烤箱、麵包機、飲水機、濾水器。
目前是夫妻兩人加一個包尿布的小屁孩,最多就擴充到兩個小屁孩,容量以可以滿足小家庭使用即可。
主要使用者是小妹,身高163cm,先生頂多燒燒開水洗洗碗就很不錯了,他的身高是178cm,
兩人都是右撇子。另外,沒有宗教信仰或風水禁忌上的考量,一切力求以最大空間最佳動線為規劃原則。
接著是小妹自行繪圖模擬的各種規劃,還請各位大大協助指點迷津。
(PS.因為不是專業的,所以圖畫起來比例都怪怪的,原則上可以參考尺寸就好,
雖然說尺寸目前也都只是預估值而已啦!)
第一種是新家鄰居建議的冰箱與廚具合一的L型配置:
下圖左是鄰居家的配置,因為長度不夠,規劃上只能捨棄大水槽改小水槽(甚至可能只能用60cm)了。
另外考量到電器用品的放置跟收納空間的需求,傾向在A牆上多裝一個電器櫃,
改良為下圖右的配置(此規劃電器櫃跟冰箱可互換位置)。

鄰居也是半年前剛買入搬進去的,一直強烈建議用L型配置動線才會順。
但小妹是認為水槽不能用大水槽,洗鍋子很難洗;且調理作業區本身已不大,轉角L型又卡住瓦斯爐台,
感覺較不方便使用,但考量空間、動線、置放物品後,應該還是會列入配置的選項之一。
第二種就是把冰箱放到A面,C面廚具採一字型或L型的配置:
下圖左是A面冰箱/一字型廚具的配置,陽台門雖無法全部開啟,但往陽台的動線感覺還可以,
流理台長度增長了,但電器用品可能無處放,只能擺在檯面上,導致調理作業區使用上會壓縮空間,
且視覺上會較凌亂,最後可能就電鍋什麼的會往外搬到客廳/飯廳去,而這是小妹最不樂見的。

上圖右則是把瓦斯爐擺到L型的樣子,往陽台應該比較難通行,而檯面長度再增加,
只不過電器一樣放檯面上,為使用方便,久而久之可能真會搬到客廳或飯廳去,
所以大概還是希望可以在小小的廚房內讓電器們有個容身之處。
第三種則為因應電器無處可去的難題,延伸出在B面架一小小電器架的配置:
下圖左是A面冰箱/第3個注音符號字型廚具的配置,感覺電器有家了,水槽也夠大,調理作業區也還可以,
小妹個人是比較傾向這種配置,雖然可能往陽台的動線比較九彎十八拐,整體空間似乎比較擁擠,
不過也沒辦法,地方小當然就有一好沒兩好。

上圖右則是想要讓空間比較清爽的圖左改良版,就是把瓦斯爐放回一字型裡去,變成小小的L型配置,
動線上感覺比較不會那麼擁擠,但還是就是小小的水槽跟作業調理區了。
以下是比較屬意的L型配置圖跟第3個注音符號字型配置圖的規劃:
(PS.圖一樣是畫得慘不忍睹,尺寸是對的,請忽視畫得看起來怪怪的比例。)
先看L型+冰箱同側的配置,因為沒辦法畫在同一張,所以電器櫃畫在下一張,基本上就是小小的廚房,
因為空間就是不大,那當然就只能這樣囉。


至於第3個注音符號字型的配置圖有點難畫,小妹畫不出來,但想法跟概念都跟L型的差不多,
只是多了一個邊邊可以放電器,以及使用長度變長了,可以增加一些抽屜,上吊櫃也延伸成一整面牆。
************************************************
以上拉哩拉雜的說明了一大串,可見新家廚房的規劃真得讓小妹傷透腦筋,
希望可以集論壇裡各位大大專家們的建議,來讓小妹小小的廚房更加完善。
最後就是敏感的預算問題了,因為耗盡積蓄買房,當然也還有借貸款的部分,預算自然是不高了,
希望可以壓在10萬以下,可能的話7、8萬以內更好,這樣其他家具也才能更有著落。
如果各位大大們有經濟實惠品質又好的廠商可以推薦,當然也拜託務必務必要p.m.給小妹囉。
(PS.小妹家在大臺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