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址門牌一定要是﹝市﹞
2.主要道路旁的第一條巷子內,最好是邊間
3.要有車庫
4.可以步行至小學或大學校區的距離範圍(國、高中排除)
5.可以在10分鐘內開車進入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的交流道
6.週遭環境的主觀感受(要有一種鬧中取靜的氛圍…)
為甚麼會有這些條件呢?我覺得只是因為自己在外生活這幾年來,對於食衣住行育樂種種經驗與需求的一種綜合考量結果而已……
初出社會幾年後,遇到台灣房地產剛脫離一底部(SARS)起點的新週期,因為是人生新階段的初始,也抱著必須闖一闖的心態,凡事總要先有個起頭才行,所以開始請一些仲介帶看房子,那時新建案不多,有也還買不起,所以多是鎖定透天中古屋,因為單身的緣故,只要在貸款及還款能力許可下,我覺得我應該是可以買間房子的,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租不如買而已,我的車貸結束了,房租一個月8000元,再加上每天少抽點菸、每星期少上點PUB,這些錢其實已經可以繳房貸了。
我還蠻感謝那時候的房仲跟銀行業者,對待我這種未滿30歲的年輕人,真的是打破我的刻板觀念(呵…可能是大環境不好吧…可是老實說…現在這階段…遇到的我覺得也都還不錯),我買的是投資客接手的裝潢法拍屋,屋齡超過20年,位處市區中相對較為老舊的區域,裝潢也一定不是挺優,但看起來還可以,最重要的是該有的都有,所以我只要再花傢俱和家電的錢就好(這就像我買車,第一輛網路中古車,自辦38000元…第二輛雜誌二手敞篷車,每年修車錢都可以再買一輛前面的中古車…但一定是符合我的當下需求,我都很滿意,也不後悔…),我想還不扣掉他的稅金,那位投資客大概賺2支漲停板再多一點點的趴數,雙方也都滿意了,房子的條件幾乎都符合,除了不是邊間這點,但因座北朝南,以及屋後沒有遮蔽,所以前後陽光室還不少,我很喜歡這一點。
回到標題,第二間房子是以第一間房子的基本需求而再延伸,再加上因工作性質轉換以及孩子成長規劃為需求,除了上面的幾點,又多了一些條件的修正,也就是地坪要第一間的2倍以上(2~3車位與庭院),大概是50坪以上,但是在這兩年,所有的市區或郊區的新建案我都買不起,而不管新舊建案的設計及規劃,其實我也都不甚滿意,不滿意不是自己的標準太高,只是希望第二間房子的機能可以盡量貼近我們夫妻原有的許多生活習慣而已。
第二間房的出現是因為有小孩要再加入了這個家庭,人生階段的需求有所不同了,讓尋覓第二間房的念頭轉趨積極,但結果要歸功於最重要的一個人-我的老婆,單身的時候,我一份薪水一個人花用,結婚後,一份薪水依然可以兩個人使用,有了小孩這幾年,我的薪水(當然也要努力讓薪水跟著提升才行)還是可以打平所有開銷(包含小額投資),老婆連差價幾塊錢都要每日記帳弄得清清楚楚,而我是皮夾花到沒錢才知道沒錢的那種人,但也因為她的儲蓄觀念,我的薪水才有剩餘可以去進行一些小額投資(老婆的薪水完全是儲蓄用的,所以其實結婚後可以比婚前儲蓄得快,政府應該用這個理由多多鼓勵來提高結婚率才是…先結婚沒生小孩時更快...),就這樣儲蓄加上投資…我陸續隨意看了幾間房,也請仲介帶看了一些大坪數的中古屋,不是我對其失望,不然就是人家對我搖頭,所以就自然而然轉而尋求購置一塊土地來進行自建的規劃了。
這塊地最重要是因為接近我工作的地點,但是有2點並沒符合我的購屋需求,一是它依然不是邊間,所以我在側邊留了通道,而且地坪只有50坪(另外還一併購買了地主的7坪道路持分,不過,人生哪得完美呢,所以也欣然接受了,至少也讓我省了點土地預算…),網友可以看到第一張照片的後方跟第二、三張的後方怎麼不同呢?



因為後方的地主也在新建自住房舍,可是他一樓拆模後,我發現他廚房的柱子有部分越入我的地界範圍(兩處紅色噴漆鑑界點拉直線即可看出)?!各位網友覺得要怎麼辦呢?當然是無法怎麼辦?難不成要他打掉樑柱,於是他又申請一次鑑界…,其實我是個很好商量的人,但我希望清清楚楚,乾乾脆脆,所以我答應跟他換地,我去了幾趟地政事務所協調,先行暗示如果有人瀆職那就有人該負責的觀念而已,所有其他的行政業務都是後方地主請人去完成,結果,劃了一條雙方都滿意的線,但是,我的自建計畫被耽擱了一陣子…。另外,在申請指定建築線時又被耽擱了一陣子…,我是巷道第一間,明明巷道內部都還有幾年新屋而已,但我就是一直被某些爭議耽擱,中南部的行政官僚體系就是…(本來預計2012年3月開工…不過接著梅雨季…雷雨季…所以延至9月動工了…)。
至於跟建築師討論房子的設計與規劃部分,我看重在當地的經驗資歷,我們夫妻當然要尊重專業,而且抱持這個態度去進行所有的溝通,定案前(數不清親自去找建築師的次數了…)務必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所有需求,一直打掉重練…又打掉重練…,這些討論真是無法三言兩語交代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我前一階段的心路歷程...。
購地自建房屋計劃...請教大家......
還有水電配置也是很耗心力時間的…電燈/吊扇/插座/開關/網路/冷氣室內外機/冷熱水/廚房電氣/浴廁…等規劃,只好等2/3或3/3整體工程的照片,再順帶說明了…。
最後,新建房舍因為預算控制以及親友相助的因緣際會,所以採取分類統包模式,目前約進行1/3整體工程,這篇並不打算特別深究各種工程工法,一來我一定講不周全,這樣對於所有協助的營造人員不是很尊重,2home網站上的經驗與資訊更甚於這裡,二來我怕被吐槽,因目前希望繼續保持這樣期待下去的喜悅與成就,不過還是歡迎大家互相討論,互相成長…。以下工程名稱是我以自己的認知打上,如有錯,可請大家協助更正……。
整地 開挖

打底 放樣



基礎 扎筋



基礎 灌漿



地樑 扎筋 灌漿 拆模






回填地基 土方澆水 安裝化糞池



地下水管 回填級配


水電配置

地面完成


1樓板模


1樓牆板 樓板

2樓板模


先跟大家分享到這一階段,從101年9月(建造核發)~102年1月底為止,2樓的牆板灌漿於農曆年前剛完成不久,等3個禮拜(21天)後,過完年再繼續3樓及3.5樓的部分…,最後,大家一定最想知道各項原物料及各種工班工資的價格吧,每個業主一定都會針對自己的所有支出進行詳細紀錄的...不過同樣要再等剩下2/3或3/3整體工程完成時,再好好找個時間與有興趣的朋友們說明了…。
--------------新增-------------先行請教--------------主結構體工程之後--------------
主結構體工程之後,再兩個月後就會進行包含泥作、油漆、外牆、地板、門窗、衛浴、廚具等的基本裝修工程,我與老婆的共識是盡量不在這間房子用到木作的裝潢(大概廚具的流理台與主臥的更衣間是避免不了的了),希望多數接觸到的空間是比較實實貼貼的感覺,我們會以購買現成的傢俱為主的佈置規劃,當然,一眼也會讓人看出來...就是為了節省經費啦,呵...。
我趁年假期間正好將一些蒐集的資料做個整理,因為這間房子並不會請設計師來裝潢,所以希望裝修工程時就能達到一些兼具設計性與功能性的作法,我們家人都覺得生活的舒適並不需要華麗亮眼,實用與方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花太多錢就會讓人心裡舒適吧...呵...一切的一切...(又是苦笑...)。
我最主要還是平日從01網友的po文分享以及房仲和建商刊登的廣告等找找靈感,陸續截取了一些部分圖片...(因為都是隨意亂逛,忘記仔細留下出處,如果違反任何明文與非明文的網路使用規範,煩請網友告知了),以下便是我接著要找各個分包所要完成的,也希望各位大大如有相關專長,可以提供優缺點的比較建議,或是提點一下應留意事項,再此先行感謝了,略作說明如下:
因為採光,前院車庫做成全鏤空鐵捲門,不知故障頻繁嗎

外玄關做成玻璃屋型式,有落塵區及整面鞋櫃,還沒有找到有人想這樣做的參考圖片

大門使用電子密碼門,應該會方便許多吧

冷氣內外管線都是明管,有哪些包覆(明管)的裝飾方法呢

一樓地板及樓梯使用相同的淡色大理石,不知踢腳板的材質如何

客廳天花板油漆後只裝吊燈與吊扇,不知單單如此看起來如何(好像找不到有人的家沒做天花板的...)

一樓客廳旁要裝個兒童洗手台

老婆已趁詩肯特價買了2個電視櫃(合起來擺有10尺吧),如果電視用壁掛在上方會好看嗎

廚房、書房、遊戲間等所有施作的拉門皆用地面無軌道,方便打掃機器人

廚房流理台使用不鏽鋼材質,配雙水龍頭的雙水槽

二樓以上樓層全部鋪木紋磚,外觀效果真的會像木地板嗎

浴室地板及牆面皆用大理石或磁磚(整地及整牆都用淡色),不加以其他花紋與顏色

因為我們的浴室都不大,這樣的乾濕分離效果如何

所有鋁窗、露台欄杆烤白色漆就好(不鏽鋼的花費太可觀了),不知耐久性如何

以這張圖為例,應該是先把屋頂做好還是先做太陽能

頂樓用這樣的種菜架,有沒有網友可以分享(不過這好像要問隔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