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是安神位罷了,為何要如此的大費周章?神桌或神龕,雖非現代家庭之必需,但台灣民間信仰普及,在家中安設神桌或神龕者仍隨處可見,若有獨立空間可設置佛堂是較為理想,但若無此條件,通常就只能選擇客廳的一隅安設。看過不少家庭客廳中的神桌或神龕,或因擺設擁擠,或因燈光昏暗,不免令人產生混雜,甚至陰森的感覺!再者,傳統神桌或神龕與現代家具及家電共處一室,若欠缺整體規劃,總是顯得突兀且格格不入!客廳乃居家空間之要角,卻因安設神位而走樣,個人覺得實在可惜!
小弟並無宗教信仰,對於安神位之事,不想拘泥於傳統,也不願盲從坊間術士之言,小弟認為,安神位應該抱持正面且正確的態度,要想辦法讓神位為居家空間加分,而不是扣分。所以,當決定在客廳增設神龕供祖後,自己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搜尋相關典籍,探究安神位的來龍去脈,考證民間流傳的安座規則是否有所依據,釐清哪些是訛傳之規則,去除穿鑿附會之禁忌,然後根據房子本身的條件,選定安座方位、自行設計神龕,全程不假所謂的「老師」之手。
由於安設神桌或神龕有諸多規則須考量,該如何擺設或裝潢,才能讓神桌或神龕在合乎規則的前提之下,自然又協調的融入客廳之中,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曾為此而傷過腦筋。然而,關於這方面的裝潢資訊,不論裝潢雜誌或網路文章都甚少著墨,在01上似乎也不曾見過相關的討論文章,有鑒於此,小弟重寫這篇開箱文,分享心得要點,同時也藉此來探討安神位時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希望多少能對有相同裝潢需求的朋友們,提供一點助益。
如前所述,安設神桌或神龕有諸多規則須考量,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方位,但現代建築住宅在規劃設計時並不會考量這些細節,所以當有安神位之需求時,往往因屋內格局所限,而找不到合適的方位,或是有合適的方位,但卻會影響家具或家電的擺設,兩相妥協的結果,可能導致動線不順暢、配置不合理,以及如前所說的格格不入。小弟這間房子雖格局方正,卻也因為要增設神龕,而遇到這同樣的問題!為了徹底克服此問題,也為了實現自己所構思的藍圖,必須要重新調整室內格局,所以就將全室隔間都給拆了!當然,若是府上原有的格局並無前述問題,或是並不在意客廳的整體性(也許是小弟比較龜毛),也就不需為此而大興土木了。
幾乎都拆光,有圖有真相



室內設計風格可以千變萬化,但若要將神桌或神龕整合於其中,可發揮的範圍可能就相對縮小了,尤其是在空間侷促的大樓住宅。也許是有點難度,所以在眾多的設計案例中,很少看到此類的作品。找不到參考案例,只好自己畫圖,自己想像。幾經思索之後,小弟藉由「禪」的宜古宜今,讓古早味的神龕與現代感的家具,得以毫不勉強的融合,不僅消弭了神龕的突兀感,搭配上精緻的佛具後,也可讓神龕成為客廳的飾景之一;透過「禪」的悠然意境,也為空間注入一股恬淡舒適、輕鬆自在的氣息,不論是起居待客,或是敬祖禮佛,雖然空間重疊,卻能各自滿足;恬適自在的禪風居,便在如此的氛圍中,渾然而成。

為了將舊屋翻新的成果完整呈現,小弟在各個空間裡以多重角度拍攝照片,但攝影器材及技巧都不專業,無法拍出如攝影師作品般的專業美照,傷眼之處,尚請見諒,不過每張照片都是未經加工的原汁原味,所呈現也是最忠實的面貌,也歡迎大大們切磋交流。
before 玄關(前陽台)

after welcome

駐守玄關的布袋和尚,笑臉迎人,主客都開懷

鞋櫃
主要面材:柚木貼皮、黑雲石檯面

藉由這面茶鏡,坐在客廳沙發上也可掌握大門動態,而它也是視聽器材收納櫃


前陽台(玄關)進出的房子好處多多,可惜現在這種房子愈來愈少

藉由竹捲簾調節日光,功能及風格兼具

手工訂製原木穿鞋椅

before 客廳



after 光線是空間的靈魂,藉由自然採光,讓空間呈現豐富的表情



客廳主牆
主要面材:梧桐風化木、柚木貼皮、壁布
來看看不同燈光切換的情境
首先是自然光源,僅點綴LED嵌燈

開啟天花板兩側的間接照明,空間色溫也起了變化

間照全開,同時點亮沙發上緣的氣氛燈

神龕面寬、沙發及邊几尺寸,在規劃設計時就得一併考量,才能達到穠纖合度的配置

不同角度的主牆寫真





全柚木實木沙發,與客廳風格很搭


頗耐髒的沙發布套,坐了7個月還沒清理過






不同角度與距離的電視牆
主要面材:梧桐風化木、柚木貼皮、茶鏡





電視牆至沙發主牆距離4米3,經反覆測試,50吋的電漿大小適中,視覺最舒適
捨棄家庭劇院,避免過多的器材設備破壞空間的完整性而導致風格走樣

夜間風情


電視牆特寫



視聽器材隱身於茶鏡後,可內收門片,使用時不佔空間



客廳全景


為了搭配空間風格所挑選的霧面石板磚,耐髒好清理

與主牆整合為一體的神龕,就是為了它,讓我將全室砍掉重練
不過能妥善的安頓好先人牌位,一切心血都值得

主要面材:梧桐風化木、柚木貼皮、烤漆玻璃




刻意在神龕右側設計一座展示櫃,既可區隔書房,也可讓神龕形成藏風聚氣之格局

神龕檯面下兼具收納功能,不浪費空間


逛了不少家佛具店,直到遇見這尊菩薩,一見投緣,就直接請回家鎮宅了



神龕旁兼具收納功能的展示櫃
主要面材:梧桐風化木、柚木貼皮

這裡是傳說中的財位,擺個聚寶甕應應景


結合電視牆的展示櫃
主要面材:梧桐風化木、柚木貼皮、強化玻璃門片

一時衝動,敗了這四支要價不斐的鍍金瓷瓶


從小就喜歡這類玻璃藝品


before 餐廳

after 趁著改造格局將餐廳移位



藉由大面茶鏡,延伸景深

由餐廳望向客廳




before 廚房

after 綠白搭配,視覺清爽不燥熱
廚具面材:六面彩晶門片、人造石檯面、烤漆玻璃


配合冰箱尺寸量身訂做的電器收納櫃

好用的廚下型飲水機,冷熱皆宜,方便又不佔空間


before 書房

after 改為開放式,可邊上網邊看客廳電視

主要面材:梧桐風化木、柚木貼皮



極簡,沒有多餘的裝飾

從書房望向客廳,這座高櫃就是神龕旁的展示櫃,採雙面櫃設計,此面是收納櫃

before 主臥房


after 沉穩舒適為原則,以求夜夜好眠

主要面材:鐵刀木、白橡木貼皮、床頭繃皮

不想浪費好採光,捨棄臥房常用的三明治遮光窗簾




沒做更衣室,以兩面系統衣櫃取代,但多半被老婆霸佔,我只能分得兩小格




利用窗台空間做成收納櫃,也是老婆專用


before 很小的主臥衛浴,17年來都當儲藏室使用

after 加大空間,採半透明玻璃門,夫妻專用,無需害臊(老婆原本還想用全透明)



不追隨時下流行的飯店fu,收納優先(老婆的機絲太多),實用至上




before 客用衛浴

after 採白膜玻璃不鏽鋼拉門,藉浴室的對外窗,增加室內採光


極簡約,實用好清理


檜木浴桶,藉由這咖木桶,延續禪風,只是擺了7個月還沒用過


客房,極簡約,無裝潢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