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氣的時候,要如何省錢裝潢-設計費、管理費、假設工程

不景氣的來臨,讓大家備感辛苦
買了房子,除了頭期款,還有15~20年的貸款要繳,
這期間,還是得要照顧生活上的基本需求,
而且,物價漲、薪水卻不漲,只得從其他方面來縮減開銷,不然生活就過不下去囉
有鑑於此,提供一些我的室內設計經驗,是可以適度的節省裝潢費用,也可以達到裝潢的效果
我們先知道裝潢費用會花在哪些地方
1.室內設計師的設計費
2.室內設計師的管理費
3.假設工程--公設保護、地板保護、門框保護、廢棄物運棄
4.拆除工程
5.泥作工程--含泥作、地壁磚
6.水電工程--含水電管線更新、衛浴設備、燈具
7.木作工程--天花板、櫥櫃、木作隔間、壁面造型
8.油漆工程--木作油漆、牆面油漆、特殊漆
9.鋁門窗--含大門、鋁窗
10.其他--鐵件、玻璃、石材、廚具
11.窗簾
12.傢俱
13.空調工程--室內空氣調節系統(就是冷氣啦),不含家電
從上面,我們一樣一樣來檢討,要不要花、要怎麼花、要花多少
1.室內設計師的室內設計費--若要請室內設計師,需事先談妥,並簽訂室內設計合約,明定室內設計圖面時程及內容(配置圖、3D圖、各工種施工圖、大樣圖、材料樣本),作為估價與施工的依據,一般約為2500~4000元/坪,若超過的話,那就是名室內設計師的價錢囉,最高有到12000元/坪的。
2.室內設計師的管理費--若要給室內設計師管理工地,要知道室內設計師對於工地管理的態度及方法,室內設計師到工地的頻率(最好是每天到,不然最起碼2天一次),不然你就得每天到工地去解答工人的問題、監督工程的進度及做好各工種間的協調。一般的收費是工程總價的5%~8%,也有室內設計師收到10%。
3.假設工程--就是在完成室內設計合約規定的室內設計圖說而施作的一些臨時性工程,在室內設計工程完成後,必須拆除或銷毀者(參閱假設工程是做哪些東西?如何做才是好的)。管理中心都會要求在電梯、電梯間及公共走廊鋪設牆面(塑膠瓦楞板)、牆角(塑膠瓦楞板、夾板)、地板(防潮布、塑膠瓦楞板、夾板共三層)鋪設保護設施,以免在搬運材料的過程當中,破壞公設。
室內的保護工程,則包含大門門框、大門門檻、室內地板、室內門框、廚具、浴室(不同材質有不同的作法)。另外在木皮噴漆完成後,也要保護好,以免後續施工者碰傷。假設工程的費用約為400~1000元/坪,做得越仔細,越不會有後續的問題,如磁磚刮傷破損、地板刮傷、門框碰傷、木皮刮傷。或是,備妥材料,自行施工,這樣40坪的房子,還可以省個一萬多元。
2012-08-03 13:57 發佈
請問大大....
通常消費者買產品的時候..有所謂的鑑賞及..品質的保證..設備安裝費用..等等..就是沒有監管費用.
但是為什麼裝潢都會有所謂的監工管理費呢?(從設計到工程發包都是給同一家設計公司施作)

消費者花錢請設計師設計..(收設計費很合理..因為這是專業)
消費者花錢請設計師發包施工..(一般材料報價都包含施工..很合理..但是怎麼會有監管費用呢?)
消費者還要額外花錢在監管費用上?如果說是消費者本身自己找的工班..請設計師監工管理..那很合理..
但是給設計師自己的工班施作..卻要額外收監管費用?邏輯上怎麼想都不合理..

有朋友說設計師要負責安排工班進場..現場問題的溝通解決..
但是消費者花錢買裝潢..中間生產過程不是本來就要設計師去做嗎?
難不成我買個筆電還要付個監管費用..因為我要請工廠幫我監控管理個零件的組裝及品質嗎?

不知道大大或是其他的人可以給我一個正確的觀念嗎?
我不知道這樣想法跟推論是不是有錯..
請多多批評指教..
還蠻困擾這個問題"監管費"
因為占總工程的5%~10%....不少錢
一個裝修案的設計與工程是兩件事,而"監工管理"的意義與目的在於"督促施工品質"~

大大提出的問題很好,也說的沒錯~

如果設計與工程分屬兩個不同的公司或單位承攬,此時委由原設計公司對工程承攬單位(或另行對外發包的工班)進行"監工管理",此時才應該有合理的"監工費",簡言之,就是設計師另接受業主委任對"第三者"的施工單位進行"監督管理"(注意:施作單位是第三者,並非是原設計公司).

大多數的設計公司,除了設計也同時承攬工程,問題來了,此時的設計公司也是工程承攬單位,委任工程承攬人來監督自己,豈不是"球員兼裁判嗎!?

大大說的沒錯,倘若設計公司也承攬工程,理應將工程做好,監工成本及責任也該由該承攬人去承擔,因為承攬工程單位的監工責任是對自己商譽及利益的監督,而業主委任的監工者,其層面應是站在維護業主權益的立場上對工程單位進行監督,這兩者的立場上是全然不同的.

許多設計公司同時承攬工程時,幾乎都會來上一筆監工費,也有不少設計師可能最後會告訴你"大家都有",也可能告訴你這是其公司的利潤,也有故意列這條等者被殺價用,但說實在的,有利潤要賺錢是理所當然的,但名目也得合理才是.




監工費除了代表工程監督以外,我相信也代表工程風險的分擔,一般業主手上拿到的估價單,即使已經請所有廠商都來現場估價,數量圖面都很清楚,也會有所謂的工程風險,例如說:拆除時一小塊磁磚砸到樓下的BMW,拆除浴室牆壁時把大樓管道間的給水震裂了,工人下工忘了關水導致樓下天花板漏水...很多很多,即使經驗老道,工班默契很好的團隊,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問題,然後產生費用,這些費用當然就會從監管費來吸收,助理也會搞錯,設計師來現場看後不滿意拆掉重做,這都是常發生的狀況,要是預算不足,設計師通常也不會那麼吹毛求疵。
而監管費也可以防止當某項工種被業主自己發包後,還可以保有利潤,不是說業主不能自行發包,可是沒有配合過的工班在銜接上很容易出問題,這時候設計師或工務就需要較長的時間待在工地,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也有很多人說現場不常看到設計師,有時設計師敢不去現場,憑的是已經與工班培養出默契,只要每天聽工班回報進度及狀況即可,自己大概兩三天去一趟,不常做裝潢案子的人,或是設計師,通常沒有辦法有這樣的工班可以配合,
Man…大說的很好,承攬工程本就該有利潤,有利潤才能穩定的生存並在未來持續服務客戶,在下再提出一些拙見與大家分享,也請各位先進前輩給與指教:

設計公司同時承攬工程時,如果工程項目是確實的”實報實銷”,此時的設計公司再列出”因付出專業及承擔風險而獲取該有的利潤”的項目,這絕對是合情理的,但實務各工程項目報價通常也已經加入風險及利潤了,此時再以”風險承擔”的角度另收取”監工費”是否是扒了兩層皮呢?!

設計公司既然承攬工程,對業主來說就是”總承攬之統包”,從契約責任的角度上,統包對業主負責,工班對統包負責,施工過程產生的疏失也應該各自承擔負責。如果工程項目報價已經內含利潤了,業主對這些因工作疏失及錯誤進而的費用也要另行買單?? 業主花錢讓設計師當好人??做錯也要付錢?? 我想這是很直覺會產生的疑問!!

消費者(業主)若無工程管理的能力,實在不建議自行各包工程項目,如果工程項目單純也就罷了,項目多時,會有責任區分的問題,你不是專業時根本無法排除問題,更遑論將來的保固了。

我所談的並不侷限在是否給設計師包工程這件事上,我也不反對設計師也承攬工程,只是應該要賺的合理,而設計師(設計公司)難道必須汲汲營營的包工程才能有更豐富的獲利嗎?沒辦法,固化的觀念及環境造成如此生態,大多數的設計公司是”小單位”營運(甚至僅是個人工作室),因此沒有心力也無法提出更多利於市場經營及服務客戶的作法及作為,導致多數的設計師必須靠包工程營生。其實,設計、工程分離並不會不利於消費者及設計師,反而更能達到專業分工,而熟不熟識也並非是確保工程進行無虞的絕對要素(就如同一個陌生的消費者找到一位陌生的設計師一樣),重點在「專業」,例如:設計完成後,專業的替業主遴選合適的統包商或工班、廠商,然後替業主監管工程的進行。換個角度想,倘若設計師不再背負工程承攬者包袱,甚至完全站在業主的立場對工程承包商進行監管時,結果是什麼…………

其實以實務經驗來說(雖然我並不是幾十年的老手,但就活到現在看到的經歷還是可以分享一下)~

若是設計師(這裡指室內設計為主)而言,

如同前面幾個前輩所討論的,設計與監工分開來看時,
會產生幾個現象/問題。

第一個是,
當設計與施工不屬於同一個團隊時,而這時候監工由設計師本人擔任。
<這裡討論的設計師真正畫你案子的設計師,而不是事務所內助理或其他專任繪圖,且親自監工的是
設計師本人而不是助理設計師或其他人員。>

舉例:
你可能會有認識的親戚、朋友,甚至房東、隔壁鄰居"認識的某工班",
而由於案子是設計師設計的,而你也委託了設計師親自監工,

問題就來了,
由於不是設計師自己認識的工班,
那麼當工班偷懶、偷工減料、施作錯誤...etc 發生類似問題,
小則影響合作氣氛,大的可能會延宕工期甚至因此額外增加奇怪的金額負擔時,

其實設計師會非常難管理這樣子的工班。

第一,這不是有默契、合作過的團隊,對方要不要聽設計師的指揮是一點。
聽了有沒有擺爛是一點;更囂張的甚至會跟你耍賴、亂做,搞得天怒人怨。

第二,多半這種狀況工班可能會直接跟案主請款(一方面案主也有可能可以直接給現金,工班比較開
心),因此,你就大概可以想像,工班不會把設計師放在眼裡,因為錢不是設計師給的,很有機率能
偷懶就偷懶,賭你沒注意到的就乾脆摸掉,甚至有可能私下跟案主抱怨設計師監工故意刁難etc....

第三,這樣子的狀態,設計師很難放心交給工班施作,導致要嘛案主在設計師沒有排監工的日子需要
自己到場確認狀況;不然就變成設計師要全天候在場監看每個細節、每個工法、收頭收尾。

但是盯得太細又會被工班的人噹,盯的稍微鬆一點案主又會說我付你錢你還給我這樣監工。

第四,設計師其實無法保證對方工班"所謂的品質"跟自己所要求的"品質",講的是不是同一件事
情。 這種狀況很多都是對方工班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的服務品質良好、施工品質一級棒,但問題是
驗收時完全沒有達到設計師心中的標準;這時候要求對方重做,對方不是認為監工在刁難,就是回一
句"大家都這樣做、我們這樣做十年了都沒有問題...." 但對於設計師來說,你工班有沒有問題不
關我的事,你接我的案子的包就要按我的標準來做到好,我驗收時就是要符合我的標準,不然就是重
做。 >>>可問題是設計師強硬不起來,太強硬又會被噹,重新陷入四面不是人的狀態。

因此,大多數(由其比較小型、比較喜歡自己做設計的工作室或事務所)都喜歡給自己合作有默契的
團隊來施工(更不用說那種不單賣設計圖的設計師了)。


那麼,第二種狀況就是,

當設計與施工是同一個團隊時,而這時候監工由設計師本人擔任。
<當然這裡討論的還是設計師是真正畫你案子的設計師,而不是事務所內助理或其他專任繪圖,且親
自監工的是設計師本人而不是助理設計師或其他人員。>

原則上就可以避免上一個狀況的問題,

但也有其他的問題,

例如:

一、可能要面對業主的不信任,因為業主總是認為設計師只要在家動筆就可以賺很大。其實這背後也
有很多辛酸ORZ。(當然也要譴責那些把業主當智障的低劣設計者,都是他們害得台灣的民眾覺得設
計師都在坑錢。)

二、設計師可以完全要求工班一切照設計師的規矩來,通常就是做不好就給我拆掉重做。 因此這方
面,合作一段時間的團隊來說,設計師只要圖面(3D)有把細節交代清楚之後,其實真的大概只需
要抽空去抽查或分各小班的各小階段驗收及回答工班可能有的問題這樣就足夠了。 一方面節省很多
時間、另一方面也讓工班可以心理比較輕鬆的加快工作速度(當過雇員的應該可以了解老闆一直在背
後盯著你看的那種感覺)。

而這時候監工的頻率與是否親自到場就看事務所的規模跟圖面的完成度。

若是圖面相同的完成度之下,(意思就是設計師的圖面工班可以理解,並且很少有問題跟狀況),那
就可以安排兩天~三天看施作的項目來決定是否去現場,或是有支援的助理可以解決的事務所可能就
會派小咖去現場。 最理想的狀態可能一兩天就抽一兩個小時到場看有沒有問題。 但這也要看案件
本身是不是急件、規模大不大來說。其實沒有非常一定的標準。



如果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老實講,我還是會比較推薦想要做室內設計或建築案的人,找你信任的設
計師並要求他使用他信得過的工班(除非對方連熟悉的工班都沒有,或是你真的有很信任很認識的工
班)。  但縱使是這樣,無論你要親自付款給工班還是工班是你的親朋好友,也務必要告知工班,
一切施工項目以設計師為準,不懂就問設計師,要設計師說了算,不是他亂做就可以交差。

很多案子就是因為分包複雜、親友關係剪不斷,導致設計師監起工來,真的會想自殺。

請體諒那種明明是設計師畫的圖,但是工人沒有一個想鳥他的那種狀態。真的很氣人。
而多半這個時候業主因為不懂的事情很多,所以又會站在工班那邊,或是一直催設計師怎麼還沒做好
,怎麼找你來監工了還是做得很爛。

沒有一個設計師會願意看到自己熬夜畫圖辛苦設計出來的成果被一個爛班搞得自己灰頭土臉根本不想
承認案子是自己設計的,最後可能跟工班、案主的關係搞得很糟。(這對設計師來說非常的傷啊)


嘛~不過還是要說,有很多低劣設計者就是這樣擺爛,其他的設計師也很無奈阿。
畢竟室內設計現在雖然有乙級,但還是不像建築師一樣是國考,很多半途出家的人或是路邊來亂的,
(不是說半途出家就不好,而是不專業的機率真的很大),而台灣的室內設計業非常雜亂,因此也難
怪案主無所適從。



而回到前輩們討論的金額問題。

應該說,
設計費設計師收的本來就理所當然。因為這是你找我替你設計,我幫你把你跟我的想法實踐在可以做
為施作參考的圖面上(平立剖、透視/3D、細部大樣),這樣子的程度叫做完成設計。
我自己稱作前期工程。

而相對的施工(我叫後期工程),就是工班拿到一份圖,他需要按圖施工,來完成設計師與案主期望
的目標與品質。

但是怎麼知道施工單位的目標與品質有沒有達到標準呢?

那就是我們請監工人員的用意。

因此無論你請的是專業/專職監工人員、你自己、親朋好友的某一個人、隔壁學設計的老王、工頭、
甚至設計師本人,案主會付一筆錢當做酬勞,而該人員需要考核工班是否有按圖施工跟溝通協調。

如果有任何問題時,監工還要負責聯繫雙方(甚至三方)人馬,包含協調、簡易問題的直接決定等。
因此本身最好也要是懂個七八成的人比較適當。

回到設計師自己監工的問題就會變成,
因為是自己畫的自己最懂,所以只需要對下要求按圖施工,有問題可以直接解決,對上則對案主負監
工責任。 因此這種監工的方式會是最有效率也最不容易出問題,也因為這樣"看起來"比較輕鬆,多
半設計師也會凹不過案主所以打個折扣。

但其實設計跟監工的責任是分開的。

若不包施工的設計師,收完設計費之後就等同於賣斷這個設計案。案主之後找到爛班做的品質很爛,
那是案主自己找的、要找案主自己找的監工負責,跟設計本身沒有關係。

那若包施工的設計師含監工的話,就是他還要負責盯住工班依圖施工,並要求工班有一定水準的品質
。並且對案主負責。

若另外找監工人員,則變成監工人員要負責盯住工班依圖施工,工班有問題要聯絡設計師/廠商/有
問題的人/案主etc做協調,並且對案主負責施工的品質。

因此這才是設計費、監工費,本身的含意。

當然以上的觀念,我自己認為屬於的是設計師"本身"自己監工時,如果他找的是同等於專業/專職監
工人員來監工的話,那麼收全額監工費也很合理。 但若是自己都不來監工把監工丟給案主、或是找
根本無法處理大多數問題的人(例如設計助理、打雜的、他家隔壁的小王),那麼收全額的監工費是
非常不合理的,因為有監跟沒監一樣。


最後,這是我自己的一點點經驗給大家參考,
可能每個設計師的做法都不大一樣,因此這也只能參考而已。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

一、找一個好的設計師、監工人員、工班

二、信任他們、放手讓他們去做

三、抽空關心一下進度然後等著驗收

你要找一個你相信的設計師or監工,然後授權並全責交給對方去處理,有權責的人才有辦法有手段
去處理那些有的沒的事情。 
MAKI..大分享的實務經驗相當好,非常實際^^

的確,有時業主自己找來的工班可能會對設計師造成某種程度的不配合的困擾,但設計師熟識的工班就不會發生工程干擾的問題嗎?

相信許多設計師在從業經驗裡,曾自己遇到或聽過熟識有默契的工班因為拿翹而使工程進行延宕或產生一定程度困擾的事,我曾協助過的設計公司就發生這樣的事!更有因為工班做錯,設計師基於人情及無奈然後轉向去說服業主接受錯誤的結果,除此之外,還有明明是設計師的工班,卻因業主自行的干擾而使工程有了差異結果,讓設計師在期間不知如何監管工程。

相信多數的設計師早已把”設計”與”工程”劃分成兩件事了。在下的看法是,不論是設計師自有的工班或者業主找來的工班都可能會產生未知的錯誤或干擾,所以監工機制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就是MAKI..大所說的信任專業及授權專業。

對於工程由誰承攬,我提出的角度是:
一,交由原設計公司承攬:
工程承攬者本來就該完整交付好的工程結果給業主,利潤也直接含括在項目裡,因此沒有監工費的問題。後續的保固及瑕疵擔保責任及售後服務亦由設計師提供。
二,原設計師僅負責監工:
為使工程進行順利,業主必須事前授權設計師,遴選工班或統包由設計師進行彙整評估後由業主裁奪。後續的保固責任及瑕疵擔保責任由該統包及承攬者負責,設計師可以在後續另提供間接性售後服務,例如:維修性問題的支援提供等。

純監工是很艱鉅的挑戰,因此相關責任歸屬及風險等設計師必須有相當的設想及提出備案、維持計劃,設計師在接下此任務時也應有相當的範疇,簡言之,就是由設計師去規劃一個規範來提供合宜的監工服務,超出規範及遊戲規則時就不必勉強接案。正確的服務態度應是有計劃、有規劃的,須要細心去鑽研將問題找出解決方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