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必花費時間與心力找尋理想中的家,
我跟老公在2010年初開始了假日看屋的生活,
過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同年十月,
就在踏進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
至今已住了近一年半的房子時,
我們倆心中有個共同感覺,就是這裡了!
說來奇妙,可能時間與緣份到了,
與其說我們找房子,不如說是老天爺安排讓這房子找到了我們!
特別將入住前的準備工作定義為裝修而非裝潢,
因為這房子沒有任何裝飾性的工程,
空間規劃完全依我們的生活習慣與需求產生,
風格則由平常的喜好佈置及收藏呈現。
我們深信,
白天能有良好採光,
夏夜還有涼風流動,
便是最好的居住空間。
老婆只提出了兩個需求,開放式廚房及全室實木地板,
剩下的全交給老公發揮,
另外要提的是,雖然設計圖由老公完成,
我們還是堅持請設計師負責工程進行相關事宜,
因為清楚工作忙碌無瑕分心,
設計圖只是設計師服務的開始而非結束,
真正惱人及專業的是施工期間的統籌及安排。
由於照片拍攝時間點差異很大,
因此擺設及家具略有差異。
設計師是多年好友,家具也非名貴品牌,
請大家欣賞就好,無需PM價格了。
原本 空間

重新規劃後空間 打通廚房與書房 變成開放空間

首先是我們一見鍾情的入門玄關 (等待回春的老沙發)



自製鞋櫃

進客廳

太愛水泥之電視牆



剛入住的陽春沙發區

換了沙發,又愛DIY



找回第2春的老沙發




堅持不要間接光

廚房附近

大型鐵板 隨時可變換室內風情




旅行的美好回億

日本旅遊扛回來的 琺瑯吊燈


吃飯待客開會皆可的多功能空間

熱愛百頁窗 光的表情是很豐富的


夜晚多功能空間

自製臥榻

臥室。入門處放置矮櫃非系統衣櫃,減少入門時的壓迫感。系統衣櫃安排在床旁,側邊黏貼大塊玻璃當穿衣鏡。




簡易工作室



最後是一些生活點滴










祝福大家都能擁有夢想居住空間。
以下為 老公碎碎念
(我們喜歡簡單空間,在有限預算內挑選自己喜歡的傢俱,喜歡的家電。沒要刻意表現怎樣的風格,更不想被定義成哪一種風格。住進來1年半了,因為沒有固定式的裝潢,所以空間一直隨著我們生活習慣不斷再改變)
------------------------------------------------------------------------------
2013 0916更新
這一年來,家具擺設依我們的生活習慣有了一些改變,也增添了北歐老家具。
內心的體悟是,
裝潢工程只是營造舒適居家空間的開始而非一切,
保持適當調整彈性,不斷汲取美感經驗應用在往後的生活上,
才能讓這個家永遠讓人一待就不想出門。
(後來才發現我們家有三多,木頭多、椅子多、燈也很多。)
以下為更新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