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若合約上已寫明1F防水牆壁高度要做到1.1米,2~12F要做到2.2米,但施工單位卻提不出2~12F有做到2.2米??
依據施工標準規範:
.營造單位沒有意願主動提出2~12F的防水證明和當初施工的圖片,業主要如何自救??
.2.2米比人高,牆壁已鋪磚,在天花板未裝設前,業主該如何檢驗是否高度有達到要求呢??
.是不是有防水處理過的牆壁會和沒處理過的牆壁,在水泥會有顏色上的差異,還是這差異只是單存是鋪磚用的水泥顏色,跟防水施工無關呢?
.基本上牆壁防水施工定義最少要有幾米以上才符合標準
.除了浴室外,廚房牆壁是不是也要有防水施工處理??這是應當就該如此還是不一定??
若今天營造不提出證明真的有將2~12F的防水高度做到2.3米左右,而偷工減料到只跟1F高度一樣,但廁所都已鋪磚和放入浴缸了,那有補救的方式嗎??還是只能要求營造打掉重做,但感覺營造願意打掉的機會趨近於零!
這下業主該怎麼做呢?
qoo5924 wrote:
基本上牆壁防水施工定義最少要有幾米以上才符合標準
基本上1米~1.1米就可以了,水不會淹到超過這個高度,必須要持續有積水,才會漏水。(水管破裂除外,這是在結構內的漏水)
只是洗個澡把牆壁噴濕,都不會造成漏水。
每次拆浴缸,下面總是濕濕的,那是冷熱溫差濕氣造成,連浴缸背後的磚牆也溼透,但除非有積水,否則樓下還是不會滴水。
qoo5924 wrote:
.是不是有防水處理過的牆壁會和沒處理過的牆壁,在水泥會有顏色上的差異,還是這差異只是單存是鋪磚用的水泥顏色,跟防水施工無關呢?
要看是用什麼材質做的防水,防水說歸說但方法不只一種,彈性水泥或防水漆都算是防水。而且貼好磁磚也看不到了。
qoo5924 wrote:
除了浴室外,廚房牆壁是不是也要有防水施工處理??這是應當就該如此還是不一定??
不是經常一片濕漉的地方(近幾年的廚房、陽台),就算有水,只要能順利排掉不淤積,也不至於造成漏水。
但是最近很流行拋光石英磚,有的師傅乾乾的貼,有的師傅把整個地面都弄得很水很水才貼(這裡不討論哪種工法才正確,每個師傅都有他的堅持)
所以光是貼磚也會造成樓下漏水,所以有些有經驗的建商,交屋的時候全室都做防水,做到地面以上45公分。
這種東西(防水)都是可有可無,有些人20年都不會碰到家裡淹水,有些人運氣不好某個水管爆了就遭殃了。
qoo5924 wrote:
若今天營造不提出證明真的有將2~12F的防水高度做到2.3米左右,而偷工減料到只跟1F高度一樣,但廁所都已鋪磚和放入浴缸了,那有補救的方式嗎??還是只能要求營造打掉重做,但感覺營造願意打掉的機會趨近於零!
這下業主該怎麼做呢?
請他開保固,證明幾年內都不會漏水。
因為你做防水的目的是「怕漏水」,而不是為了做防水而做。
為了這種事情跟營造鬧不愉快,這裡就算賺到了,其他地方可能虧了也不知道。
qoo5924 wrote:
請問若合約上已寫明1...(恕刪)
營造單位沒有意願主動提出2~12F的防水證明和當初施工的圖片,業主要如何自救??
停止這部份計價連帶表面材
.2.2米比人高,牆壁已鋪磚,在天花板未裝設前,業主該如何檢驗是否高度有達到要求呢??
沒有隱敝部施工前中後照片,施工日誌,自主檢查表進貨貨單及施工工單等証明文件,就採抽測查驗隨選一處打開來看,費用廠商自付,如有佐証資料業主自付
.是不是有防水處理過的牆壁會和沒處理過的牆壁,在水泥會有顏色上的差異,還是這差異只是單存是鋪磚用的水泥顏色,跟防水施工無關呢?一定看的出來
.基本上牆壁防水施工定義最少要有幾米以上才符合標準
.除了浴室外,廚房牆壁是不是也要有防水施工處理??這是應當就該如此還是不一定??這看圖及估價
若今天營造不提出證明真的有將2~12F的防水高度做到2.3米左右,而偷工減料到只跟1F高度一樣,但廁所都已鋪磚和放入浴缸了,那有補救的方式嗎??還是只能要求營造打掉重做,但感覺營造願意打掉的機會趨近於零!
這下業主該怎麼做呢?
不可能都不做,少做部份減價,拆除,延長保固要看程度
看你這樣查法營造要停工不做了。很多施工管理的時間點不對,逼迫雙方都要走到絕路,要小心多彈性一點。
shinemarcia wrote:
基本上1米~1.1米...(恕刪)
我也不想鬧翻,所以在現場我都沒給她壓力,也沒有說一定要打掉重做,只是mail要求當初2~6F這部份施工圖的照片,還有其他合格的出廠證明,結果所有進料都沒有主動提供合格出廠證明,所以我特定指定了幾項進料一定要給,但兩個禮拜過去了,沒看到任何誠意,假設有100個問題和要求對方注意的部分,卻選擇性答覆幾個交差,或者根本不MAIL回覆,只用現場口頭乎巄的方式帶過幾個!
我半路殺入也在上班,一個禮拜就把這些疑問全用文件列表開給營造了,但是對方只是能拖就拖,各位應該有看到我不懂得還不是到處拜託別人!包括五大管線!
就營造這領域專業的這種效率和服務態度來講,這我相信各位也不能接受吧!
更何況還被我抓包過所言不實,營造卻撇清說我當初沒有這樣講喔!
詢問料的品牌/規格和來源就常常說不清楚,這樣業主是請您貴公司來騙錢來亂的嗎一凸!
或者少做一些文件的話,很有可能都沒有建立報表或照相建檔
如果一開始就沒監造制度的話,你就很難要求,因為沒有照相,除非做假,不然永遠生不出來
牆面的部份
隱敝部份,他說有做,但你覺的他沒做,很簡單的就是打除表面材...
看要測幾點,打開有做,修補由你負責,打開都沒做,請把防水部份的錢全扣住..
接下來就是怎麼談了..
地面的部份,做試水,把排水管塞住,門檻加高,測10~15cm的防水,
如果48小時不漏,就算他有做了
防水主要的目的是防漏,而不是有沒有做,就算他今天用包金包銀的材質下去做
會漏水就是會漏水,防水材質埋在裝修材底下,通常比較不會有材質老化的影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