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47年老屋改造住家店面記實《引光入室之鑿光》


+zoom in

在防火巷開天換上透明PC浪板引入陽光後,接著就是把側面的光線引入室內,主要的工作是打穿原本的嵌入式櫃體,讓防火巷與房子之間多些溝通,鑿光的工作於是展開。

側面的光線除了既有的一扇窗,我們打算也把門給拆了,引光之外更可以增加流動性與使用空間。


可別小看這個櫃子,當初以為是薄薄的一層,就算是採用保留櫃體的非破壞式拆除,不消三兩下工夫,必可穿透。


誰知當初老匠人的功力之深厚、工法之用心,可讓咱們推山設計的陳大哥花了足足六個小時才完工,比原先預估的兩小時還多了三倍。


陳大哥是推山設計公司的負責人,因為自己也很熱衷投入施作,經常親自下海幫工班師傅找解決方案,於是什麼工種都會一些,那天在木工師傅阿龍的引薦下前來協助穿牆的工作。


一開始推測應該是簡單的木板隔牆,陳大哥帶來了輕便工具,打算從背面打穿。


但快一個小時才鑿出一個洞,透過這個洞確定壁面只是木隔板,還有鐵網、水泥,用來增加壁面牢固度,卻也讓施工難度提高許多。


眼看工具強度不足以應付眼前的局面,陳大哥決定回家款更多傢伙來應戰。


於是電鋸上場,先切出形狀。


然後陳大哥有如魔鬼阿諾手持步槍般提起大型電鑽繼續上陣。


而為了能夠不破壞的保留原本的櫃體,用大型機具打出一個一個孔後再用輕便的工具小心的敲穿牆壁。


初步完成後,我們討論打算留下來再利用的材料後,陳大哥細心的思索怎麼進行細部拆除,盡可能的完整保留櫃體的方式來施作,這就是我很欣賞陳大哥的一點,親力親為又細心謹慎,讓人很樂於與他合作。


先以電鋸小心的從檜木隔板片中找出可以保留的最大面積。


每次施作一下就暫停一下,不貿然出手,在旁邊觀看的我,感覺這時陳大哥像極了考古學家,把老櫃子當成了剛挖掘出的萬年恐龍遺骸般細心呵護。


簡易可取下的板片我就先拔下放置,留待日後讓它們以新的面貌重生。


陳大哥把中間的較厚隔板取下後,才發現會那麼難拔的原因,是因為每片木板每邊都由五根五公分左右的鐵釘固定,不由的再度佩服以前老師傅扎實的施作,細節一點都不馬虎。


板片全部取下後,再一一的把鐵釘割除。


小小一個面積的牆面鑿穿也如此大費周章,實在是當初始料未及的事。


完工後,陳大哥再一一的檢查是否有不平整的地方,陸續的修飾收尾。


工作完成後讓我們都很興奮,對這房子的熱情感染了合作的師傅,互動起來彼此會幫對方出主意,讓每次的施作都學到很多。


收拾好現場後已經傍晚,靜靜的享受當下的美好與內心的喜悅,說實在的,這並不是什麼偉大的改造計畫,既非名師之作也得不到環保綠建築標章,一切的一切只是想讓這個老空間盡如己意的被適當的運用,一個空間與人之間的擁抱,此時此刻的我,心裡感受得到這個塵封一年多的房子在呼吸,一種相互尊重而起的共鳴油然而生,心裡泛起了何不先住進來感覺一下的念頭。

接下篇

老屋改造攝影紀錄
2010-10-11 16:12 發佈
哇!!頭香耶!!
在雜誌上就看過台南的老屋改造計劃!!
很感動!!新感情舊回憶!!不外如是....加油!!
萬里悲秋常作客
哈,你有看到雜誌報導啊
謝謝你的鼓勵~~:)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