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裝潢的過程,參考很多01前輩的心得與經驗分享,
著實收穫不少,不單可以用最少的預算滿足需求,
更可避開裝潢的陷阱及容易忽略的地方,
因此這次裝潢的心得與分享,採取各細項分享的方式(如窗簾、系統家具、超耐磨地板、廚具等),
希望對站上的網友能有所幫助,也期望各位前輩能夠針對不足的地方給予指教。
***********************************************
之前在另一篇文章有提到挑選窗簾的經過,
(參考:[分享] 尋找窗簾的經過 (及高雄廠商比較))
好不容易上週才搬入新家,也才有機會拍照並稍微分享這幾天使用的心得。
我家的裝潢風格如同標題所述-簡單、樸實,
所以窗簾的花色也儘量配合各個房間的風格與色調,
因此所有素面的紗、樓梯間捲簾、廁所捲簾都是同一款式,
有花色的窗簾布也只用三種不同的花樣。
以下是窗簾的一些資訊,最後則是附圖說明及使用心得及感想。
*窗簾:分為捲簾和窗簾,其中窗簾還分有裝紗和未裝紗兩種。
*窗簾軌道:客廳與主臥是裝藝術軌,其餘都是使用窗簾盒。
*窗簾安裝地點:
a. 1F客廳 (紗加布)。
b. 1F 孝親房 (布)。
c. 2F 主臥(紗加布)。
d. 3F 臥室(紗加布)。
e. 4F 書房(布)。
f. 4F 臥室(紗加布)。
*窗簾安裝地點:
a. 樓梯間(三處,其中一處包含一扇門)。
b. 浴室 (兩處)。
c. 書房 。
*照片(部份照片顏色明顯偏綠,所以色差嚴重,基本上牆壁的顏色是百合白)。
[窗簾篇]
1F 客廳:





說明:
紗選擇有花樣的,布則依據老闆的建議選素面滑面的材質,
因為滑面的材質比較不會附著灰塵(抖一抖可抖掉一些灰塵),
也可減少拆下來清洗的次數,畢竟客廳的窗簾很大,拆洗也不方便。
1F 孝親房:


說明:
只用一層布,因為目前當作房間使用的機會不大,
選擇和客廳同一花色是希望能夠有所搭配。
因為地板部份架高的關係,老闆建議窗簾有一處要比較長,
好處是可以完全遮光,我個人也覺得比較好看,
缺一角看起來總是怪怪的。
2F 主臥:(這裡照片色差最嚴重@@,前面兩張是白天不開燈拍得,就沒有色差了)






說明:
布選擇有花樣(滑面),紗則是素色的,除了好整理外,
也是為了配合房間的色調(房間的床、床板、書房等都是系統家具)。
3F 臥室:




說明:
布選擇(比較)非亮面的素色三明治遮光布,紗則是素色的,這裡也是全屋唯一遮光效果最好的窗簾。因為房間風格的關係,我不希望找有花樣的窗簾,但之前看素色三明治布又都偏亮面,好不容易找到比較沒亮面效果的布就用了(好像因為三明治遮光布材質的關係,多多少少都有點亮)。
實際使用後,遮光效果真的不錯!
4F 臥室:



說明:
房間地板架高的關係,窗簾有一處會比較長,
這塊窗簾布,正反兩面的顏色也有所不同。
4F 書房:

說明:
只有作一層窗簾布,因為樓梯的關係,有一處比較短,
且該房間地板和系統家具都是深色,因此窗簾就挑比較明亮、透光的布,
看來看去還是這款花色比較素雅,所以此花色全屋就用了三處。
[捲簾篇]
樓梯間:
a. 2F窗戶與門



b. 3F窗戶

c. 4F 窗戶


浴室:
2F 主臥:


3F 浴室:


3F 書房:


說明:
捲簾都沒有選全遮光,就是希望透過光線,讓空間更有變化,
且捲簾當初的設定就是要以隔熱為主要訴求。
因為書房使用的頻率很高,又要跟其他捲簾有所區隔,
所以就挑選稍微活潑、有變化的,但價格也高出許多。
註:這間房間油漆是ICI 藤色。
[心得與建議]
經過這幾天使用的感覺,目前對於所挑選的窗簾很滿意,
沒有什麼特別不便之處,唯一可惜的就是當初開始裝潢時,
不知道有電動窗簾軌這種產品,以致沒預先安排。
如果不常使用的空間,或許可以考慮先不用裝紗,
除了可以減省費用,也可以省下拆洗的麻煩,
但要記得預留之後裝設軌道的空間。
本來我不喜歡用窗簾盒,但是迫於冷氣安裝的需要,
所以裝壁掛式冷氣的房間還是做了窗簾盒,
這幾天看下來,小窗戶裝窗簾盒其實也沒那麼難看,
至於大窗戶還是裝藝術軌比較好看。
起初我覺得房間要全遮光(用三明治布),但是詢問家人後,
他們反而希望透點光線進來,所以這也沒有定論,一切以使用者為依歸。
其他日常活動的空間如客廳、書房,我就覺得有點透光的窗簾比較適合,才不會過度偏暗。
註:
經過剛剛站上前輩的提醒,我才想起捲簾安裝的位置不夠高,以致不能完全擋住保全的蓋子,
這點我詢問廠商後會再將結果發表於此(或許真的是施工師父的疏忽@@)。
另外有幾個保全的蓋子我忘了蓋上,但是師父安裝時也沒注意到就裝上去,
這點算是施工上比較不滿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