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長期看這個版,也受益不少人的設計跟意見,
這次終於輪到小弟來幫新家寫開箱文啦。
其實搬進來已經有一段時間,
拖到現在才拍照片,主要是為了測試種種設計跟裝潢是否容易整理及維護,
這也是當初進行裝潢時,考慮的第一要素。
這張是客廳,電視櫃跟茶几都是烤漆玻璃材質,沙發後方貼壁紙,花色選好的話,
整個氣氛就會出來。
天花板的主樑實在很大支,因為原本是小四房的設計,我們改成大三房,
客廳是主要活動區域,所以把牆面後退了。
這張是從客廳往餐廳及大門方向拍:
餐桌也是烤玻,人多時能夠拉出額外的桌面,桌下有留一個地插,
在這兒打電腦有一點在網咖的感覺。

大門旁有三個懸空的鞋櫃,當然不只鞋子,
像上班的包包、雨傘、鑰匙錢包等雜物都能分別收妥。
地上的Rumba太重要了,咱家的大黑貓實在很會掉毛....

再換個角度看客廳:
窗邊的檯面在客人多的時候挺好用的,可惜檯面下的抽屜有好幾個被沙發擋住,無法使用,
當初忘記設計成上掀式的,小小失策。
這是電視櫃的近照,展示櫃跟CD櫃都是可以左右滑移的形式,因為CD實在太多,
不弄成這樣裝不下,又想盡量簡化正面的線條,所以做成側拿的方式。
餐桌跟吧台的近照:
好喜歡餐桌燈跟吧台前的馬賽克花樣。吧台表面是金色烤玻,黑貓的食盆也在這兒。
可能有人覺得吧台有點高,這個容後再敘...

離開客餐廳,連接的是一條長廊,根據建商原本的格局設計,這似乎是避免不了的。
廚房:
都是建商原本附的,白色的檯面宇宙無敵難保養,隨便一滴醬油、青菜汁等等就染色上去了,
後悔那時沒有退掉或換成黑色的,不過幸好可以自己用砂紙拋一拋就能恢復,
但一段時間就要來一次,不然難保白白淨淨的樣子。
原本的牆面是磁磚,後來也墊上銀色烤玻,以方便清理。
廚房的另一個方向:
這裡可以看到吧台的背面是為了容納一個舊的餐櫃,當初尺寸沒溝通好,
櫃子的寬與高度弄反,所以吧台比預期的高,櫃子搬過來時還放不下,

後來把餐櫃改窄,其上方反倒多出一個可以藏大型鍋具的空間,
算是補救得不錯,呵呵...
而隔壁的食物櫃跟電器櫃都是可以拉出來的設計:
如此一來,不論盛飯、裝水都很輕鬆啦!
廚房的旁邊會連到狹窄的工作陽台;
還好洗衣機夠小台,隔壁再塞個水槽剛剛好...
由於陽台晒不太到陽光,衣服很難乾的時候,就要靠除濕機了。
從長廊的第一個拉門進去,是一間和室:
因為客廳牆面必須後退,又想保有窗子,因而規劃出一個角落,
大黑貓被我追到沒地方去的時候,都會在這裡避難。

地板因為架高的關係,做了一個活動的和室桌跟地板下收納:
另外,書櫃門是單片的墨片,我固定讓他遮住最左邊比較凌亂的地方。
長廊底有一個到天花板的儲物櫃,拉拉雜雜的工具、紙箱、吸塵器等等都在這裡囉:
櫃門在腰帶的地方弄了一排茶鏡,增加一點明亮感。
這間是沒啥特別的客衛:
客衛的隔壁是客房或小孩房,不過現在既沒客人也沒小孩,先拿來停腳踏車吧...

地上的海報是Ayaya的月曆,被我拿來墊腳踏車,花花綠綠的還蠻活潑的,
麻煩Ayaya的粉絲不要打我...

主臥的樣子:
因為錢都花在電視跟冰箱上頭,預算不足,冷氣只裝了兩台給客人吹(客廳跟和室),
自己就委屈一點睡涼席吧...

隔壁的ikea書桌從舊家搬來,繼續充當梳妝台,
跟了我們許多年了,竟然還沒散掉,是我當年組裝得當嗎?呵呵...
來一張床後方壁紙的特寫:
這是更衣間的門,上頭也是用墨鏡和茶鏡來妝點,花樣是從某裝潢雜誌獲得的靈感,哈

窗簾是類似麂皮的材質,我覺得相當典雅,重點是遮光性頗佳,午覺很好睡,嘿。
下兩張是更衣室的內部,同樣因為隔間移動的關係,有面窗在更衣室裡,便做了半面羅馬簾。
大黑貓可以在這裡睡上一整天,安靜又隱蔽。
最後是主臥的衛浴:
原本建商附的是一個大浴缸,不過老婆頗嚮往日本人先坐在板凳上洗澡,
然後一邊有個浴缸可以舒服泡澡,又可盡量減少水的浪費,
就改成現在的樣子...
而暖風機跟免治馬桶也是非常實用的配備:
基本上就這樣了,感謝設計師吳小姐的幫忙,
省去多餘的裝飾,維持明亮、簡單、好整理的基調,
另外,因為相片是用廣角鏡頭拍的關係,
看起來很大,其實室內面積約三十坪而已。
謝謝各位的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