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介紹給台灣熱愛原木素材的朋友們。
就從日本的銘木商店開始...
日本的銘木商店主要是經營珍貴原木的高級素材,
裡頭的天板是屬於基本款,
而所謂天板,指的是原木鋸開後(一般是2寸~3寸,日本幾乎都是2寸=6公分),
保留原木的自然邊緣(日文叫耳付,有耳朵的,影射兩邊的原木原貌還保留著),
天然原木(銘木)板。.........

天板可以運用在玄關踏板、檯面、屏風、門片、招牌、桌面、傢俱......等
日本的木材市場拍的天板

日本銘木商店處理好的櫸木天板(生漆)

現代的銘木商店更貼近生活,也有作一些生活小物。

簡單介紹一下天板的處理方式(原木鋸開後)
(天板最重要的處理就是天乾(天然乾燥),其實就是儲放的方式和過程)
(天板的儲放要很注意,我個人認為天板的儲放應該也要視為備料工作,馬虎不得)
(關係到品質的好壞)
(1)清潔,表面的木屑及髒污要情除乾淨,不然很容易發霉。
(會造成藍變,特別是淺色木材)

(2)處理天板已開裂的部份,特別是端裂的部份,水芯裂並不是完全不能用,
在儲放前一定要打上U型釘,較嚴重開裂部分也是相同的處理方式。
(端頭嚴重龜裂,若不處理會非常嚴重,隨著木材乾燥會越裂越深)

(釘上U型釘)


表面處理要防止天板天乾的過程中龜裂產生,尤其是曲花(山紋)的部份,
(特別是針葉樹,直紋的部份幾乎不會裂,但是闊葉樹則不一定,都會裂)
處理方式是在表面上底漆防裂、腊、冷膠(優劣依序)
(在廈門鋸松木出口日本,包裝前全木封腊)

(特別是曲花的部份,直紋的部份不需要)

(我個人習慣封底漆5/4今天下午拍的)

(3)儲放方式,疊放的話,向芯(年輪的中心)的方向要朝上,
底層墊的角材一定要是乾燥材,堆放後最好每週搬動一次,
最好可以將角材換過,疊高時,每一層的角材放置位置要一致
(今天還沒有疊起來,打算放個一週讓天板通風,有照片再補)

(4)測量標示尺寸,天板的形狀不規格,所以測量的公道很重要,
還有長度的計算各家的習慣也不盡相同,有半尺計,日本也有2寸計。
這都要依自家的標準先紀錄好,將來才有依據。

等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真正成為"天板"
(與上面的素材為相同材種,很漂亮吧)

(處理好的櫸木天板,紋路真的很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