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勃舵 wrote:
Z大Z大對攝影似乎也...(恕刪)
舵兄:
真不好意思~還讓您老去找照片

小弟以前常看手札、dcview、LFC、MFC、PFC....最後轉到老機論壇
回來台中後因為沖片不易....遂不常使用SLR拍照
連帶變得很少看攝影論壇.....(最近在ZFC潛水

小弟日前有再買一架平台掃瞄器,打算把家裡的舊照掃一份數位檔......不過始終沒動作~很懶

倒是已經把照片改裝到無酸套(購於楔石),以避免舊相本老化,發生沾黏的現象
至於最老的黑白照片(黏在大相本,有襯紙的那種),就只能整本送入防潮箱了...
您日後整理時,也可以準備看片用的lupe(5X~10X)
照片的背景裡,往往有些額外的資訊
底片則是建議排序整理起來之後,挑出精華的送店家掃瞄 → 省事、花錢
或是買架Nikon中高階底掃,處理完之後.......再賣掉底掃 → 省錢、花時間
八仙山資料裡,有提到雍正年間始在台灣伐樟造船,這是最早的官方紀錄...
但您的照片裡的鐵軌,算是滿"新"的
會不會是戰後為了採取目標物資,而架設了輕便道、索道(鋼索拉台車)
之後拆除掉主架構轉移至它處使用.....所留下的鐵軌殘段??
棲蘭枯立木的頭端所刈上的數字,為伐倒時賦予的造冊番號 (應該和"台灣碼"有淵源)
進入集材場之後,再改以油漆標示阿拉伯數字 (末四碼確實是...七八六五)
羅東貨運站、扁柏原木 (1975攝)

老家的土場(1971攝、現在的忠明南路雙子星大樓)

daxiabig wrote:
ZURG :對不起打...(恕刪)
Daxiabig兄:
小弟是想說利用年假,好好的掃瞄個幾天!!
不過這和 " 它將是我最後一支購買的鏡頭 " 的意思一樣

總之~感謝您的建議啦 ^_^*
-----同場加映-----
栓木餐桌板

美檜47寸板,傢俱廠再割成圓形桌面

閱讀推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