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請問業主你願意讓設計師賺多少?


cc31163 wrote:
我請不起設計師,因為設計師又不能完全瞭解我的需求
"需求"這種事,又不是聊個3~5次就可以說清楚講明白...(恕刪)


請問"需求"這件事情,
您是如何分析與紀錄呢?


我接案第一步一定是請業主詳細的文字或表格記錄"需求",
也會建議業主在整理這份"需求"時,
仔細的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
什麼是"必要"....哪些是"想要"....又有哪些是"不需要"....
一開始的需求表只要以空間分類,
想到什麼寫什麼...
但是不能僅止於"想",
一定要"寫下來",
因為白紙黑字才能被"討論",
現代社會大家都很忙,
哪有時間慢慢聊個3~5次?


說實話,
我最害怕的業主型態就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隨性的拿網路上別人家來當範本,
以您發文詢問音響管線隱藏的問題,
其實那個櫃子本身就是不恰當的傢俱,
一開始就錯誤,後面用任何手法去"隱藏掩飾"錯誤,
都是欲蓋彌彰的.....


舉例來說:
極大多數的人都用"畫"來遮擋電源箱,
對我而言那是愚蠢至極的方式,
因為掛畫是有條件的,
多大空間適合多大的畫,
什麼條件下適合油畫?抽象?現代?水墨.......
畫要掛多高位置?距離牆邊要多少留白?.....
總言之,
在不該出現一幅畫的地方掛了一幅廉價的印刷品,
絕不是"裝飾".....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更加提醒全世界的人:我家的開關箱在這裡!!~

Chad Yih wrote:
發文者的原意是若由設計師推薦工班,責任設計師負,
若是業主自己尋找工班,責任就由業主自行負責.


我的經驗值中,
只要是做純設計,業主自行尋找工班,
除非業主能做到告知承包商 : 設計師認可才付款!
不然通常結果都是工班完全不鳥設計師,
因為請款對象是業主,
業主會委託他們大多是有相當的關係存在,
最後設計師會變成路人甲,
甚至工班還會幫業主洗腦,
投訴設計師的觀念不夠正確.....
(理由很簡單:設計師出一張口而已,又不會做,基本上工班是完全否定"讀書"價值的)


其實發文者的陳述,
就是我現在實際的接案模式,
業主與自己要有一定的機緣存在,
寧願不做,不接....
也不強求,
人與人之間從第一次見面接洽就打從心底不信任的話,
做在多,說再多也是多餘!!~


嗯,設計師推薦,責任在設計師,自己找責任在己。這樣公平合理些。

拿10%能承受多少風險這種話來說,小弟會覺得有點不負責任。設計師花半年時間,把業主想要的東西,有品質的呈現出來,依等級賺個幾百萬,若事先講清楚的話,小弟都覺得合理。若事到臨頭才在怪這怪那,說自己沒賺錢或虧了多少錢,我覺得責任可不在業主身上喔

業主配合工班,除非是職業需求或熟識,否則頂多一兩次,哪可能如設計師般熟悉,所以把工班建議權與調配交給設計師,應該會是一般業主能認同的。

小弟希望的模式是,事前充分的溝通與規劃(如小弟這個case有兩年的規劃期,應該很充足了呵),從大到隔局規劃小到每個五金件或材料的細節,都能在事前定案,事後的追加減則依狀況各人負責~不是很喜歡那種邊裝修邊改設計的狀況
Chad Yih wrote:
我最害怕的業主型態就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恕刪)


版大說的這件事是"對的"

我自己是某種服務業,最怕的是"業主不知道要什麼",反正做出來後再罵再修
所以我現在真的開一個Folder, 記一些心得及文章, 留著下次記住

說說我自已
原本預定102年開始買房,102年暑假搬家,因為正好老大讀初中,換個房子是合理的
沒想到某個原因,提早出手,也買到喜歡的房子
在搬家前二個月給公司派到中國.....所以,所有的步驟都亂了

說實在,"住"房子要有點知識
我這次住的房子有降板浴池、浴室有獨立出風口、獨立220V電源迴路....許多我以前舊大樓沒有的東西
在新的大樓都有不同的用途,顯然自己的知識也不足
也是時間因素,本來想全室抽換電源線,最後人在中國,只有壁插換一換
但網路線是全部抽換,光是找懂得網路線,願意出小工的師傅,我就提早1個月預約了
設計師能知道無線網路中繼的用途嗎? 設在那裏?

原屋主有些歐德的櫃子,想要全部抽換,大約要100W,所以只補了一張書桌及一個書櫃,光這一部份就17萬
結果,我那些水管的音響線,就醜醜的等我想辦法改 (我看到電視牆都很美,後面線都夠穿嗎?)


其他的問題還很多,像我現在每天在家補地磚縫,如果當初知道,花個5萬左右填縫及美白,現在也不用辛苦;音響也是,換了房子,電視大小及音響的指向都有問題

另外是大樓抽油煙機回風的問題
玻璃窗透光問題(很不愛穿衣服)
室內燈光組合問題
老婆拿不到上層廚櫃
我打不到蚊子
.....................都是使用後才知道

搬家時我能想的己經夠多了,但後來.....都不夠
在這個版上,每個設計案都美美的,但實用性都沒有人願意分享

=====如果下輩子有機會,直接娶個設計師當老婆好了==========

補一下,設計"師"月薪10萬,成本 10W*1.8 = 18W
如果幫我設計、監工,工期3個月,實際工時300小時= 1.5人月
1.5人月 * 18萬成本 * (1+10%利潤) = 29.7萬

OK啦,下次我老家裝潢,這個錢,有設計"師"要接嗎?
blessme wrote:
嗯,設計師推薦,責任在設計師,自己找責任在己。這樣公平合理些。
恕刪)


在設計公司純設計純監工並不承攬工程業務的模式下

如果在這種觀念下
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推薦工班給客戶?
還是讓客戶自己找,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公平跟合理的"點"
是以誰為出發點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cc31163 wrote:
搬家時我能想的己經夠多了,但後來.....都不夠
在這個版上,每個設計案都美美的,但實用性都沒有人願意分享

恕刪)


這個討論串最後一次回文了,感謝大家能夠把心裡的想法
訴諸於文字,彼此交流,文字內容多有得罪也請見諒
我只是把多年執業的感觸分享給各位


實用性很重要,美觀也很重要
兩者基本上是不太牴觸
但是總會遇到有不相容的時候
假設一個問題
當設計感與您所堅持的"實用性"在某個點上非擇一不可的時候
您會選擇設計感?實用性?
理性來探討住宅設計需求,並非不可以,需求本來就需要一點理性
但是理性碰到設計感這種感性時,該怎麼決定
我可以感覺的到你是相當理性的人
所以或許當你理性的分析過後
你需要的可能不是一位感性超過理性的設計師
而是一位理性大於感性的設計師
甚至你只是需要一位理性跟各方面智能符合您需求的工程包商
甚者,連包商都無法滿足你的需求水平時,你只是需要幫你動手的工人罷了
畢竟美感的設計部分你應該就有足夠的"決定權"了,何必多花錢請一個
可能會一直反駁你意見的"設計師"呢,
美不美實不實用,其實是很主觀的,誰說了算,你,付錢的人,說了算

有時候人是這樣,你能讓我服氣,我錢付的心甘情願
我覺得你不如我,你賺我一毛錢都是多餘,誰說了算,你,付錢的人,說了算
cc31163 wrote:

另外是大樓抽油煙機回風的問題
玻璃窗透光問題(很不愛穿衣服)
室內燈光組合問題
老婆拿不到上層廚櫃
我打不到蚊子)



如果天花板高度只做180公分高,那不但不用擔心會有拿不到東西的高櫃子
連打蚊子都不用在拿椅子墊腳了,你說是吧

樓下的謙哥,純業務人才為甚麼是雞肋,因為純業務人才,卡在業主跟設計師之間
可能聽不懂設計師要表達甚麼,導致雙向溝通的錯誤,再來我們講一個"好"的設計師
本身大概就擁有不錯的溝通能力及業務能力,如果硬要說業務能在公司扮演甚麼角色
最多就是協助公司廣告行銷策略,室內設計公司老闆不會設計的大概都是家大業大的吧
比如說某建設公司小開,某近代權貴之後,基本上你有錢有名,就已經不在正常討論範圍內
因為你不見得需要以此謀生,不過我所知道它們的服務對象跟服務開價,真的不會是現在在網路上討論的這群人


再多的言語包裝 掩飾不了個人的私利
就個人所知,許多賺錢的設計公司其經營者本身並不是設計師,很多行業接是如此,其原因來自「沒有專業的束縛」。

我不是設計師,卻也曾以「業務行銷層面」為台中某設計公司創造不差的業績。
把業務人才當雞肋這就是設計公司發展受限的主因,也算是一種自我束縛的專業枷鎖。

會有不錯的業績不是因為很會做業務,而是因為引進業務行銷系統後,幫設計師分攤了許多工作,特別是耗時的溝通,讓設計師回歸到專心設計、專心監工的本職上,因為專心之故,錯誤減少,加班次數明顯減少,效率更是大大提升了。

業主本身並非專業,要是業主夠專業的話那就自己來了,哪輪的到找設計師!業務跟設計師的差別在於:設計師努力頃聽業主需求並用心規劃後,告訴業主你的預算不夠喔!接著就是等業主回答!業務人才則會先搞清楚業主到底要的是甚麼?並想盡辦法替業主解決需求問題也替公司解決接案問題!

甚麼樣的接案方式,或許大家都不盡相同,但站在業務人才的角度上,解決問題、取得信任並得到滿意才是最重要的,甚麼樣的路線都有賺錢的空間!



cc31163 wrote:
說實在,"住"房子要有點知識
我這次住的房子有降板浴池、浴室有獨立出風口、獨立220V電源迴路....許多我以前舊大樓沒有的東西
在新的大樓都有不同的用途,顯然自己的知識也不足
也是時間因素,本來想全室抽換電源線,最後人在中國,只有壁插換一換
但網路線是全部抽換,光是找懂得網路線,願意出小工的師傅,我就提早1個月預約了
設計師能知道無線網路中繼的用途嗎? 設在那裏?

原屋主有些歐德的櫃子,想要全部抽換,大約要100W,所以只補了一張書桌及一個書櫃,光這一部份就17萬
結果,我那些水管的音響線,就醜醜的等我想辦法改 (我看到電視牆都很美,後面線都夠穿嗎?)


其他的問題還很多,像我現在每天在家補地磚縫,如果當初知道,花個5萬左右填縫及美白,現在也不用辛苦;音響也是,換了房子,電視大小及音響的指向都有問題

另外是大樓抽油煙機回風的問題
玻璃窗透光問題(很不愛穿衣服)
室內燈光組合問題
老婆拿不到上層廚櫃
我打不到蚊子
.....................都是使用後才知道...(恕刪)


多談點我的執業經驗供參考,
我比較喜歡業主在決定要買房子時,
就先約我一起看房子,
因為我或許可以看到更多的"問題"....
假如是已經買完了房子,
再找設計師,
基本上只能盡人事了....


設計師的能力與成熟度,
並不是僅限於美學與基本工程能力,
科技的發展與關注也是大問題,
記得很多年前就開始幫業主在電視主牆預留網路線,
當時多數業主都認為那是多餘且無必要的花費,
但是現在來看呢?
網路佈線在一個居家環境有多重要?
你所洽談的設計師對於這些知識有多深入的瞭解?
或許也是您考核他能力的一環....


建商算是最不知長進的恐龍時代生物了,
最近陪業主找房子,
高雄老牌太子建設蓋的千萬級新透天,
居然還是採用恐龍時代的弱電配線方式,
沒有樓層弱電轉接箱,
對講機依舊大剌剌的掛在每層樓的樓梯間,
似乎數位總機世電話系統從不存在似的,
問現場銷售人員網路線怎麼配置?
回應是:我們有留電話線呀,網路不是都用無線網路就可以了嗎?
更別談基本監視系統的預留管線....
業主常怪室內設計師愛敲敲打打搞破壞,
但是怎不去怪建商蓋房子不用心??


此外,當電視薄型化之後,
多少家庭真正享受到空間的釋放?
如您那些雜亂的音響配線,
它並無必要一定要在我們視覺的焦點呀....
我近來所做的案子,
很久沒出現"電視櫃"這傢俱了,
電視變薄了,音響主機可沒變薄,
電視櫃(或音響櫃)依然在主牆位置,
不可惜了電視少去的那50公分以上深度嗎??


再來說個會被圍毆的話題,
歐德我從不認為他值那個價......
根本是天價在賣,
不過買單的還是大有人在,
總之,
以現在房市來說,
我都會很誠懇的建議業主,
當有一定的購屋預算時,
請自地自建,
以南部來說,
保證比買建商的便宜又可量身打造,
建築設計做的夠好,
根本沒有什麼裝潢問題會產生的,
甚至可以說"不用裝璜"....
因為該考慮的都到位了,
活動家具放進去就ok了!!~


但是這不是建築師可以自行完成的,
台灣建築師的訓練太偏重理工,
很多細部的思考,美學的訓練都不足,
所以我與建築師合作,
由內而外發展建築形式,
內部機能與環境互動優先考量之後,
再由建築師統合請照,
這也是我再跑去讀營建工程研究所的原因,
改變室內設計生態,
回歸原始是要回到建築層面的.

北部比較慘....無地可買....所以這段請自行忽略!!~
建商的確是最不知道變通的恐龍級產物....
在固定的成本底下,就是固定不動的發包價格,發到同樣的機電設計上
就會採用同樣的價格,如果不是物價波動,
我還真看不出來這張請款單和上一張請款單的差異..

但這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如果一個好的建商,以新的線材或科技去做考量,
在拉高成本的方式下,客戶是否能接受?
反過頭來說,如果不拉高成本,不採用這些科技,客戶是否就不買單?
這才是建商考量的思考點...

varg wrote:
但這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如果一個好的建商,以新的線材或科技去做考量,
在拉高成本的方式下,客戶是否能接受?
反過頭來說,如果不拉高成本,不採用這些科技,客戶是否就不買單?
這才是建商考量的思考點......(恕刪)


我接觸過的建商,
基本思維是不存在這些的,
他們都認為消費者"並不需要"這些,
因為房地產買賣僅止於"地段" "地段" "還是地段"....


最實際的一句話,
把該考量的科技面通通加上去,
營建成本能提高多少??
隨便一個建商創造的廣告詞,
附加上的價格都遠遠高過這些吧....


Ex:文山特區.....(到底啥是"特區"?,買房子的有人研究過嗎?....)
看來.......網路長知識....

卻害了經濟..............

比價比價~~~~~~

給"專業"的賺吧!!!!

設計師賺多少錢?????可能藝術是無價的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