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zang0310 wrote:
臺灣人的模仿性太重
很多人裝潢不是為了自己的需求
而是希望把房子弄得有上層社會的樣子
於是拚命模仿抄襲,從雜誌到電視節目
東抄一點元素,西抄一點元素
最後搞成四不像的大拼盤
我搞不懂,為何大家要把這麼多力氣,
花在裝潢電視牆上面
搞得像個神龕一樣,
而且幾乎長相都大同小異
人生難道只有看電視嗎
我認識很多台成清交政大教授
家裡根本連電視機都沒有
裝潢雜誌與室內設計的電視節目
很少會教你,如何佈置一個書房,
如何佈置一個靜心冥思的空間
如何讓住家有更多綠意
只會教你如何佈置一個大而無用的客廳
(儘管平常很少有親友到你家拜訪)
或是教你如何佈置更衣間,隱藏式大鞋櫃
如何搞個虛張聲勢的玄關….
這些真的一點用處也沒有
20年前台灣裝潢很流行酒櫃
不管自己喝不喝酒,每家客廳都要有個大酒櫃
因為電影裡的上流家庭,都是這樣裝潢
現在看起來真是俗到難以忍受
10年大家再來看一看現在流行的電視牆客廳
一定也會覺得俗斃了
很多人裝潢,是想滿足晉身上流社會的虛幻慾望
裝潢必須從自己的真實需求出發,
才會有獨特的風格
我家客廳很小,而且沒有電視
因為客廳採光極佳,所以我隔出一半
作成室內花園
不論冷熱晴雨,都可在室內舒服的搖椅上
一邊看書聽音樂,一邊欣賞滿室的花卉
室內設計何須找設計師,
你就是最佳設計師
blockquote>
這是我來01看過最獨特的回復!!!!
太有深度了! 好佩服~
-------還有很多不講話的,也很有深度的人~~ 都不出聲了~
小弟以我的經驗來說明一下啦
小弟是作家具的
從事家具這幾年當中
也從國外的網站跟雜誌看了不少東西
對於一些風格搭配也有些自己觀點
而且剛好電視的置入式行銷
也因為自己待過幾年大眾傳播業也有點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開板大所說的問題言簡意賅
看來很多網友留言之後我也有些對這整體的一些想法
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說個小故事
幾年前我在中國
陪一個駐點深圳的外國朋友挑家具去
當時我在佛山樂從設有家具工廠
他知道之後一直說要來樂從挑
先說明一下
樂從在中國是知名的家具大鎮
知名到很多老外(台灣)都是在這裡採購的
因為我很懶的幫他處理中國物流家具運送的事情(非常麻煩)
我一直叫他去深圳的四個英文字知名國際連鎖家具品牌買
他跟我說
「我才不要去買」
「那東西跟大家一樣,一點都沒有個人風格」
跟他聊了之後
我才知道原來.....
老外不愛那個牌子的家具呀!
因為在他們觀念認為
那個東西樣式一般
每個人都有
現代歸現代但是缺乏個人風格
加上之所以老外會說他便宜的很大原因是
因為他們所得高
所以相對之下他們買他們的產品就會便宜了
所以
說起電視主導這些
我不太認為
會覺得好看的人有
但是會覺得都一樣的人也有
我覺得電視並不是主因
主因是「市場」跟「供需」
很簡單
你想把你的房子打造成跟外國某雜誌一樣
不管是elle或是deco
裡面的家具
你哪些可以再台灣買到???
買的價位你可以接受嗎???
另一個問題是
那這些裝潢的材料
哪些建材行有提供???
台灣是一個小島國~
人口說少不少,說多也不算多
不管是裝潢、設計師
為了壓低價格
無不大量引進同一批材料
a案用完b案用
b案用完c案用
c案用不夠
哇!只好在叫一批
於是d案、g案、h案都用同樣的材料
好!今天h案的客戶想要改成1號材料
抱歉!1號台灣沒有
2號材料呢?
抱歉!一次要訂購n箱(大量)
3號材料呢?
有!但是一才是原本的3倍價格
客人願意接受嗎?
於是市場還是一直供應「大部分」人需要的東西
(總比屯貨好吧)
你想要一個外國網站雜誌的家?
嗯!那就多花點錢吧
而且很多時候花錢還不能了事
像是我們家具就是
我有時候在中國看到喜歡的家具
想要進口
你要幾個貨櫃?
沒錯!有一些廠家一次就要你進口一個貨櫃
一個40呎的貨櫃就可以裝15~25套沙發
我一次要屯一年到兩年才賣得完的沙發
誰會想進呀!!!
其實很多人不是沒有sence不管是業主或是設計師
而是迫於無奈
市場上就是只有這些東西
所以只能妥協
所以我覺得別怪電視、也別怪設計師、也別怪業主了
怪只怪房子怎麼這麼貴
不是大家換屋跟換衣服一樣簡單
一直有在換屋或是購屋
而且又有多餘的錢的話
誰不想要把家裡弄的美美的
無奈這就是現實呀
本職是賣家具的3c敗類
有賣過3C也賣過傢俱
有朝一日希望能賣3C傢俱
目前最常出現的地方有
TOMTOM、美容、裝潢、設計、iPhone、Rico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