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快要交屋了 我去試水 發現會漏水 建商說我破壞他們的建築物 要求最後要交屋時才能再進屋

公佈建商名稱吧,不要再讓其他人受害了~~+1
樓主可能是怕一公布..

影響自己屋子的房價吧...
post 文的人來解釋

本來想要採取激烈的手段
已經有三家媒體聯絡了
也問消保官相關的程序
但家中的長輩希望事情不要鬧大
所以只能忍耐
否則現在應該已經找消保官了

我們打算交屋後自己再找抓漏的來看
我們已經不敢相信建商的施工品質
建商的說法就是
流動的水 不塞住排水孔 就沒問題
我門有試過6小時流動的水
不關水
結果並沒有漏
只能勉強接受

並沒有害怕房價受影響
因為建案的地點和施工過程
都算是有詳細看過
所以會漏水也是出乎意料

建商說有防水保固
我們都不太相信會這麼負責
也許下一批建案 建商就改名了
所以就當作一次昂貴的經驗或教訓
希望不會有其他問題



誠心建議...

若樓主沒有擔心自己屋價的情況...
可以在這公布一下....

畢竟這樣的建商算是地雷級的了...
您可以事後補救...
但其他不知情買到的...不見得有那個時間與金錢...

您希望看到其他的人...就像您剛開這棟樓的無助與憤怒嗎?
真的很討厭長輩說
叫他們拿錢買下你的房子阿,以後換他們進去住住看
誰希望花了那麼多錢,以後還要修修補補
防水都會偷,誰知道建築結構強度有沒有問題,水電有沒有問題

另外這是哪家公布一下 列入黑名單
樓主也許有樓主的苦處,
說不定長輩出了錢,不聽長輩的,行嗎?
又或者,現居地無法再住,只能儘快交屋住新房,不然無處去....
(我隨便猜,別當真,我又不是樓主)

不過老實說,我也覺得應該是想辦法退屋退款~~
這房子,別想住了會安心~~
LITTLE RABBIT HOP HOP HOP

想中頭獎的錢奴 wrote:
我想屋主不止是要爭一口氣吧

現在房子都交屋了

錢也都撒下去了

那些錢可是畢生積蓄,甚至可能還有後面貸款

說不住、退房,損失的時間和心力不打緊

最重要付出去的錢可以完全回收嗎?

我是屋主,想到這裡也只能往前走,無法回頭了



看到這段其實蠻感慨的...
社會上所出現的消費糾紛中為何受害的總是消費者?
無良的賤商大概就是看中
無知的消費者無心、無力、無金
在出現問題與發現問題後與之周旋
才會做出如此無良的賤設
反向思考
若是大多數消費者在簽約前都能做好
自身的保護及相關權益的防範後再做簽約的動作
最後的結局是不是會有所不同?
最後的結局會如同有大大說的只能往前走無法回頭?
為什麼台灣社會上消費者對於合約權益的概念如此薄弱
為什麼消費者總是只能默默的承受
為什麼消費者的權益如此不被重視
難道
不肖商人之所以會成為不肖商人
都是因為無知消費者的無知嗎?

很感謝01上各位大大的寶貴經驗
你們的經驗對於還未面對或即將面對的消費者們都是彌足的珍貴
我個人往後對消費的合約不論金額大小
絕對會詳細的保護自身的權益再行簽約

最後希望版大的新居能夠有個完美的結果

comenius wrote:
所以水往廁所門檻的地方滲出 因為廁所的地面比房間高
所以水從門檻兩旁的矽利康縫中滲出
流到房間的地面
房間的地面沒有防水
只有地磚和結構層
...(恕刪)

這樣是說,水是從浴廁漏到房間囉!
那建商也是阿呆, 哪有浴室地板做的比房間高的,
而且,別說房間可以一點防水都沒做也沒關係
萬一樓上的大型水族缸破了,樓下就漏水,那也很糟糕 ....
我覺得是不及格的,即使在房間積各水就這樣....

你問問他們營造廠的經理, 敢買自個家的房子嗎?
9年前我們買現在的房子,小姐就說別家的營造廠都來買這裡的房子
還拿訂單給我們看,上面就有名片,就是版主新房的營造廠經理(小姐很得意的講!)

而且之前我們交屋,有天銀行來鑑價,問我怎整個房間都是水(我也不知道...)
應該是建商自己在試水,也是很ok阿,沒有什麼樓下漏水的問題~
這樣試水是沒有錯的哦~
浴室本身就得把防水做到一米二(最低)~還有人做到二米二
不只浴室需這樣試水~全部都得這樣試~工作陽台~客廳陽台~廚房水槽~臉盆~等

比較建議屋主直接找建商要求第三公正單位的背書
1.找消保官和建商談,並要求要有第三公正單位(例如SGS)的背書
2.雖然會花些錢(建商應該會要求自行加錢),不過比較有公信力
3.會漏問題還算明顯,若是相版主這樣測會漏水,表是其具有滲水的危險
漏水是交屋時會找建商,滲水是幾年後樓下會找版主(一樣會有鋼筋生鏽,天花板剝落的問題)
4.還有要自行指定檢測單位(因為錢是你出的),不然人家找個“阿撒布魯的”或是沒有經驗的,很容易被人給呼弄過去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