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9s8z2t5 wrote:
回去查了一下拍賣網頁...(恕刪)
O大.....五分約等於1.5cm
書架承板的厚度,會考量懸空那一段的長度來決定,"跨距"越長+放置物品越重=承板越厚
此外視覺上的觀感也會考慮進去,厚一點看起來比較不會那麼單薄.....所以小弟才會建議5分or以上
日後添購傢俱的話,建議用文公尺量一下
因為桌、床、櫃就會比較要求落在吉數
例如整片原木桌板,業主寧可裁短一點,也不要長度落在兇數....
至於光憑照片看出是什麼樹種.....恕小弟實在沒這個能力,因為當面都會看走眼了.....

而沒接觸、熟悉過的木材就算剖成片片、看上一年半載....也無法確定是什麼樹種?
所以....歡迎O大貼上來分享,但別要小弟猜呀~

o9s8z2t5 wrote:
發現桌面的上下面及邊條作貼皮處理...(恕刪)
這位大大,貼皮的桌子恐怕不會是實木再貼皮的,一般通常是以木心板加貼木皮方式處理.
很多店家都說他賣的是實木傢俱,結果通常是...有些地方用實木有些地方用木心板...
3F的小客廳尚缺一個擺電視的架子.....決定自製
材料為日前整理樟木,在漏水牆角發現的大陸紅豆杉x2片,應該是1989試引進的殘材
已經無銷售可能,所以乾脆拿來用...
不夠料的那塊下方隔板(順便當作橫桿),用台灣紅豆杉來補足
近二十年的不當存放,白邊完全沒有腐朽,於是就不再刻意割除
整體的風格依舊是.......毫無設計

大小約4.35x1.20x2.00、板厚1.3
先來張紅豆杉的葉子

找料


#120砂光掉髒污→以便決定如何裁切



最右邊的那片,會再對裁成兩邊的腳板.....目前看起來真是支離破碎


剩下的....就先放著吧!

被包覆在內的樹皮

原生蟲蛀

斷面來一張

兩產地色澤比較

剩下的料→收起來

換砂輪機上場


拋掉側邊的髒髒
邊材與樹皮的交接面,會有一層薄薄的硬殼
如果後續不再以砂紙打磨,這層殼就儘量避免拋穿透...

開始漫長的初步手磨.....把所有痕跡除掉→倒角→全面圓潤化

完全未處理的另一側 vs 初步磨好的樣子



因為是不規則形的側邊,講究一點會再透過打磨的程度,來調整木紋的浮現
一般都以呈現"同心圓'木紋為佳,觀賞時才有停留點
下面第一張...顏色較深的小斑,再挖下去就會逐漸浮現....然後連成一圈
第二張就是同心圓的樣子...


左右兩側畫出...要修成山谷型的基準線(底),週一師傅就可以直接動工...

線鋸割除

修

磨

腳的部份......螺絲未免太多了吧




組立完成,等噴漆...


噴漆→研磨→噴漆...重複4~6次



完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