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我的室內設計工作室

說實在真的要感謝樓主的刺激阿!!
板上不但引起滿熱烈的迴響..也讓頗多人動起來整頓自己家中的樣子

我這兩天打算找找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把房間內的空間規劃的更好的
我覺得空間利用若能有多一點巧思 再加上DIY過程中的樂趣 真的是滿棒的!!

雖然現在是個窮學生 不太可能大幅改造自己的窩
不過至少要把自己的讀書、工作環境弄到舒服、讓自己滿意

多謝您的分享喔!!希望有機會能再看到您的文章與分享照片喔

照片看完真的是會流口水
建議在同一個空間中、甚至同一個大空間中 (同一戶人家)都用同一個色溫的燈光,在不同色溫環境下會影響眼睛的判別,我並不建議這樣作,若是黃光,就全部都用統一的色溫,讓眼睛不需要每次進出房間都要調適一次

有些賣場很奇怪,故意一支黃光一支白光的交錯使用,以為如此比較會有正確的光線,既然混用3000K 與 5000K的光線,未何你不選4000K的燈管呢,在上課時燈光大師姚仁恭就有提到這點,以老師的理論,這樣的配置是錯誤的,我也吸收也認同的

我剛才搜尋了一下找到一篇關於姚仁恭大師的文章,非常棒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New_Life/Office/lamp.htm
裡面提到幾個重點
1.台灣的辦公室經常是一片慘白
2.要照得亮,更要照得舒服
3.不反光
4.均勻合適照度 (面光)
5.光源穩定不閃爍

eric0939 wrote:


shangri wrote:
以歐司朗或菲力浦而言譬如說40W日光燈管,只要是家庭使用,我都會選擇黃光

請教shangri兄:
一般客廳、臥房使用黃光還不錯,暖色調比較舒服。
但像工作室之類工作的地方,也是用黃光嗎?還是換5000K的較好?
我找了一下相關文獻
http://www.ascc.net/nl/86/1320/06.txt

大約文章中段有寫到

(二)視線角度
眼睛與螢幕間的角度(視線角度)應適當,建議電腦終端機螢幕 應位於眼睛水平線下約10~20度間,最低處不超過30度,並使螢幕與視線成90度為佳,即螢幕面應稍向上仰。

http://www.epochtimes.com/b5/4/9/26/n671797.htm

以上文章提到
螢幕的 "頂端" 應置於與 "視線水平面" 平齊

大多數的文章都是提到,使用者看著螢幕的角度是微微向下,而非與中心點與眼睛水平

我想你應該要建議公司,多多參考其他文獻

我是用"良好電腦坐姿"來搜尋google所找到的一些資料,希望有幫助



Juergen wrote:
最近公司將所有的LCD螢幕都換成可以調高低的,好玩的是全部都爲了要調高而非調低,原因是健檢出來,有非常高的比例,員工的頸椎都有僵直的問題;醫生推究,應該是市售的LCD 螢幕過低,中心點未能略低於眼睛的水平視線;小弟家裏沒錢換LCD,倒是拿了幾本不用的舊雜誌墊高LCD,確實有舒服多了(也不會駝背~),給shangri 大大參考嘍!!


1.要看你的吊櫃如何固定,固定在哪裡,吊櫃自己的結構是不會瓦解開來的,但是固定的方式當然要注意,該用壁虎、膨脹螺絲等都不可省,或是懸吊處做補強,尤其在桌前或是床的附近,更應該要加門片,以免地震有高物掉落

我的吊櫃是頂在LCD後面這面牆上的,吊櫃作90公分深,書房這面用30CM,主臥那面用60CM,因為我這面書櫃放A4 SIZE 30CM夠用,對面主臥的背投影50吋電視上面的吊櫃當儲藏,剛好將電視埋入,造成一個錯覺,不會覺得電視很肥厚,我上下左右只留2cm,乍看之下還有點像看在牆裡的電漿電視,你可仔細看兩邊照片的對照

一部二手的pioneer 50"的背投影只剩3萬元,yahoo拍賣都可找到,而pioneer 50吋電將卻要25-30萬,我這樣的狀態已經用了五年,等到過幾年,台灣的數位電視達到1080i的解析度時,我才會更換成大概是sony的LCD背投影電視,我相信這樣的選擇是最划算的,現在花了一堆錢,但是看第四台的畫質實在夠慘,C/P值(成本/效益)太低了

你提到的遮梁的問題,我建議做一點層次可化解,譬如說我常做的是,床的兩側天花有日光燈的間接照明,往上打向天花板打光,假設你的樓高不高只有256CM,高天花處先封一層6CM的天花板(有做天花板,打光比較平整),高天花處尚有H250CM,而間接照明下緣的低天花是H220CM(床所躺的兩側即可,不用繞成"口"字型),假設你床頭的梁下是H210CM(梁不要再包低了),此時低天花與梁下的落差只有10CM(15以內都沒問題),你就不會感覺那是樑了,你反而會覺得那是天花板造型的一部份

我是不建議在加上吊櫃,那會越包越大,很有壓迫感的,但是你提到不想做天花,我設計師也很難有別的方法了,給你參考看看,或許想法轉個彎,結局會更圓滿

2.雖然沒啥質感,但是我目前只有覺得這是最好分類與最省空間的方法



synsky wrote:
請問Shangri:
1. 吊櫃會不會有掉下來的危險? 承重的可靠度如何? 因為我的兩光設計師要在我的床頭上頭設計吊櫃, 檔住屋樑, 我是怕怕的, 怕砸到頭. 除了吊櫃, 天花板(我不打算做天花板)之外, 還有其它方式可以擋掉屋頂橫樑嗎?

2. 一般散裝的燒錄CD片除了用簿子之外, 如何收納較好?
shimi wrote:
shangri 大哥
感謝你這麼多與詳盡的回覆
不過我看很像還沒有人問到你那壁崁式的喇叭........據您所提到的好用好安裝不貴...
請問一下不貴大概是多少阿 我對這種崁入式的喇叭還蠻有興趣的

還有 因為我有一組bose的音響(lifestyle 28)卻不知道如何擺設才是最好的....因為想 把線藏在牆壁裡.....自己動手卻不知從何起手阿

能請shangri大哥 給點建議或是診斷一下嗎?
或是先把我房間照片寄給shangri大哥 問點建議可以嗎 :-P ?



喇叭每對約6000~10000等級很多種
他是一吋半高音與6.5吋低音
鴻韻音響代理
我大都用入門級的即可

BOSE若要藏線,沒有預埋是沒辦法的,若是木作牆面可挖孔配線,但是若是水泥牆則水電鑿牆配線在補回去,然後還要批土油漆,有點大工程,但是若長久使用是值得的
有網友提到翻拍光源的問題,若是不想買翻拍架(我也沒買)及翻拍燈,則可參考以下DIY的作法

翻拍當然是約5000K(跟閃燈一樣)是最好的,但是在室內可能會太藍,你可考慮840的型號4000K的色溫,但是這還不一定,因為你要確定你的相機能正確判別環境光線的色溫,選擇正確的COLOR BALANCE,或是你將AUTO BALANCE調成手動的,多是幾個場景,看看哪個拍起來跟實際的色差最小,當然還有一個環節,你的螢幕色彩是否真的正確

以上的部分真的很專業,光是顏色校準,就是一個大學問,許多平面排版的MAC高手,都是這方面的長才,但我不是,我光將三個螢幕調成一樣就花了好幾天,還都不是很滿意

翻拍最基本的是不反光,所以光源最好能盡量壓低從上下方的30~45度角打光,若是只有單一光源上方打光,則對相方向放一張反光板,或是白色保麗龍都可,微距一定要開,閃燈一定要關,光圈盡量大,手不要抖,若光源不夠則,稍將ISO調高,我覺得用腳架太麻煩,校調更浪費時間

在有太陽採光的窗邊拍照是很好的選擇,不能有直曬的陰影,陰天或是10點與下午3點左右都是不錯的光線色溫

拍室內設計DIY適合用的小相機
我隨身攜帶RICOH R1 28MM鏡頭,RICOH RX1也是不錯的隨身機
NIKON CP5000, CP5400, CP8400都是很適合拍室內設計與翻拍的小機器,顏色正確,配件豐富,CP5000的閃燈測光不正確
NIKON CP5000 AND 5400 28MM鏡頭+原廠0.68倍的廣角鏡=19MM超廣角
NIKON CP8400 本身就是24MM的廣角端了,所以相對體積較小,比較好攜帶,電池也改善很多
單眼數位我會等全片幅的單眼數位降價再考慮敗下去,目前有CANON 1DS AND 1DS MKII,都是天價,其他的焦段都要乘以1.5-1.6倍,所以鏡頭對於廣角而言都是多帶重量且多花錢的
現在唯一支援三螢幕的好像只有MATROX Parhelia系列,我是用128mb的很夠用了,大約一萬多,但不好買,因為不是主流產品
http://www.matrox.com/mga/archive_story/oct2002/video_workstation.cfm
效能不是頂高,但是絕對夠用,除非你要玩3D GAME,我是不會玩
若有預算新組電腦則可考慮雙PCI-E的主機板,加上兩張PCI-E的顯示卡
則支援到4螢幕,都是DVI
但是我建議單數的,因為一個主螢幕在中是比較舒服的
過去我用雙螢幕時,看正面總是兩個螢幕中間的接縫,所以只能一個正的擺中間,另一個當副的擺側面,還是三螢幕比較舒服,目前的解析度是設成最高的1280 X 1024 X 3 = 3840 X 1024,只有中間的是DVI,左右兩端接VGA


真紅眼戰神 wrote:


請問.. *多螢幕作業* 這一樣要怎麼辦到呀?~ 需要特定的險示卡是嗎?~




shangri wrote:

Addy wrote:
呵呵! 感謝 ...

我發現我們有很多一樣的設備

1. 多螢幕作業(但是沒你多個啦)
2. 818 PDA Phone
3. Logitech 的 KB + Mouse
4. 一樣的 Tablet PC
5. 一樣的 Printer
6. 都有架 Video Server (但是我的 Server 還作其他的事)

只是我的環境真的是亂到不行,有時要走到電腦桌前,要先用腳闢一條路出來,真是汗顏

大大在哪裡阿?有空請您來幫小弟 "診斷一下" 環境好了 ,哈哈!

PS 另外請教,大大對 12cm 的光碟(CD/VCD/DVD ...乃至於將來的光碟格式,應該大概都會是 12cm 吧)有何好的收納建議嗎?


我在台北市信義區,若你需要診斷,可以幫你看看,或是你拍照mail給我也可

我的不鏽鋼燈箱上方就是留14公分高作為放CD的放置架,還有LCD背後那面牆也留一部分收納儲藏,其實這面牆的收納是吃到對面的空間去了,利用後面那部50吋背投影電視上方沒用到的空間來收納,重點就是工作區的精華區域就是,桌面以上到吊櫃以下這段空間,這段最就手最精華的空間一定要充份利用,不惜作點木工,或是利用到對面的空間,都盡量利用

12CM光碟的收納最好用的就是,外面賣的幾十塊的,CD資料夾,然後將他稍微分類,每個資料夾大約可放2-30張,每個層架留15CM高,多層一點,這樣會很好用的
好熱血丫

看完,真的會讓人有股想重新規劃自己電腦桌空間的慾望
在這裡認真,你就輸了!
許久未發言,因為這篇文章又將小弟給喚醒了過來,第一看到大大的空間設計作品後,內心有許多感觸,很多事情真的是事在人為,其實只要認真經過思考,在經過整理的家,還是會有一番新風貌展現的.

在來是看到大大的許多專業的解說後,真是覺得很汗顏,學無止境,這一句話,說的一點都不錯,非科班出身,只要願意自己在進修,還是有超乎水準的演出的.

請問大大一件事,一般請專業室內設計師代為設計及施工,最好是以預算為主還是以符合自己要的為準呢?為什麼我會這樣問,因為一般如要達成自己要的程度的話,要不超乎預算太多,友一點不符合實際的感覺,如要符合自己的預算的話,似乎又有一點好像沒做到什麼的感覺,跟當初的期待落差很大!

在一間毛配屋(40坪左右)剛完成,如請室內設計師設計的話,自己需要有什麼樣的準備?才能跟師父有良好的互動,已讓空間設計師能在預算內,實現心中完美的房屋!!
很少遇到我想收藏的文章!
想要表達自己的觀念讓眾人接受很不容易,能夠像這篇一樣有足夠份量的實例拿出來,真的是太有說服力了。
更加令我佩服的是後續的問題疑惑解答部份!
只憑熱血去做一件事是相對簡單的,但要長久熱血下去就不是一般人做得到。
真誠地為樓主鼓掌喝采!

ps.我也是住在台北信義區。
絕對沒有炫耀的意思,只是想補充說明,常常有人一聽到住信義區就誤以為是有錢人住的地方。
其實……
信義區裡也是有貧民窟的。
  • 1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