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下,曾經收到這間媒體基金會記者的名片,看著他向偏鄉的公所查詢某個高風險家庭的政府補助情形,還實地訪查並詢問受助者,再回去寫篇匿名的募款故事。你以為募款到期就把錢匯給這個弱勢家庭嗎?代誌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XD。既然是高風險,代表這個家庭已逐漸失去功能,一大筆錢到手很可能拿去用在非必要的消費(毒品或槍枝 who konws?)。這個基金會評估案家有在學的小孩,先撥一筆錢到學校,由校方提供小孩生活費,再每個月撥3萬5作為家用,直到善款用罄。整個流程很費事,是吧?但這樣至少幫助了這個高風險家庭穩穩地度過兩三年。這才是我會把辛苦錢投注的"慈善公益"。他利用了媒體的優勢來做慈善,卻沒有把它當成一件有做就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