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_mato wrote:
拆除過就知道; 一鎚下去; 上下砂漿可黏著磚塊很牢固
但磚己經碎了...(恕刪)
磚是燒過的當然比較硬也比較脆,沙漿沒燒過又是1泥/3沙的比例,為的就是地震時當磚塊的緩衝。為什麼磚縫要有沙漿?因為除了黏固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發揮緩衝的功能。
床頭牆的磚和磚之間如果是空的,沒沙漿緩衝,地震時真的要靠平常多燒香了。

一槌敲下去,當然是硬和脆的磚先裂。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會敲磚,物理理論就會改寫嗎?
橡皮也敲不裂,但是能拿來當牆用嗎?
樓主是因為對隔間牆擔心,上來問一下OK不OK。就是問說有沒有安全顧慮。
他又沒說一坪做多少錢,為什麼後來一些人都把它扯到錢的方面去呢。
就算品質有關錢,如果有事先和他說明,我想他也不會上來這裡發文了。
atag wrote:
磚牆的施工規範其實很...(恕刪)
反過來說你覺得一個遵守施工規範的師傅應該日薪多少(不含材料)?請問一個遵守施工規範的師傅養成教育需要多久?養成成本有多高?有沒有證照要考取?勞力最重的打石工平均日薪是多少?一般高技術層級的工程師日薪平均又是多少?碩博士平均日薪又是多少?
我願意一天付3000-3500工資給師傅.至於那種兩光騙吃的一毛我也不願付,做的爛我還要多花錢打掉.
rousso wrote:
這是我家最近施工的照...(恕刪)
在沒有要求的工地這種磚牆很常見,砌磚師傅為了做數量偷掉了很多砌磚步驟,一般來說砌磚會有摔漿、撥漿、刮漿、砌頭、置磚、推擠、敲平、刮縫等動作。拿上述的動作去問現場的砌磚師傅,保證很少會有百分之百知道這些動作在砌磚時是在幹嘛,大部份會告訴你這是書上教的,工地要依現地去調整施作方式...#$@...等相關自創或從他師傅傳下來就是這樣的狗屁道理。
我敢這麼說是我會砌磚還拿過全國冠軍,民國89年因為代表學校參加全國高中技藝競賽有機會學到傳統的砌磚方式,那時教我師傅是民國30幾年出生的泥作老師傅,從放樣、立皮數桿、摔漿、撥漿、刮漿、砌頭、置磚、推擠、敲平、刮縫、水泥粉刷、粉光...一樣不少,老師傅教的砌磚過種和課本內容一模一樣,差別在於一些經驗和技巧課本沒寫的部分,在這就不再贅述。
會回文最主要自己也從事土木建築業,做過建築、古蹟、土木等工地監工,每每看到砌磚工項,除了古蹟場一天3,000元的點工老師傅砌出來的品質,其他都讓我看的搖頭,從剛開始還願意去點工班做不對請他改用正確的方式,一直到最後只剩三字經和拆掉重做,現在砌磚師傅的素質真的讓我搖頭,但看完這篇的回文,滿感慨還有不少人的觀念是正確的,另外01真的還是有不少高手想出來切蹉一下。
回到正題,關於原PO這樣的砌磚品質是不合格的,一看就是磚故意不泡到面乾內飽和甚至偏乾,砂漿調的很溼,摔漿完直接置磚,省去刮漿和砌頭的動作所以垂直縫是空的,另外因為不是做清水磚牆,所以敲平動作也做的不確實會影響磚塊咬漿,但水平和垂直控制還是ok的。再來是一天砌最多高度就1.2~1.5M,砌到3M絕對太高了,低皮數的水泥砂漿都被擠出來了,而且沒有撥漿和刮漿,垂直縫是空的,這樣有漿跟沒漿有什麼差別?!!
順砌法走磚磚縫交丁可以,最後和RC牆收尾那立磚我看不出來是那一招,似乎也不見30cm的補強鋼筋和植筋,地震大一點就從交接縫裂給你看,如果屋主床頭又剛好擺在牆邊,晚上啪啪啪太勇猛只有1/2B的磚牆被撞倒也不是不無可能

我的建議是改善就好,還沒到要拆掉重做的地步,磚縫砂漿塞一塞,補強鋼筋補一補順便改掉交接縫裂的立磚,以上供參。
內文搜尋

X